早在互联网泡沫还未破灭之前,就有人提出了互联网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只要赢得了眼球就赢得了一切。于是乎就有了成千上万争先恐后的烧钱人,虽然看到那么多的公司烧到倒闭,大家还是忍不住将自己口袋里最后一分钱也烧给死在沙滩上的前浪们。
大浪淘尽,IT业终于迎来了另一个春天。之前濒临在生死线边缘的网络大牛们都缓过劲来,他们都重新焕发了生机。之前烧钱烧来的眼球在这时候起了作用,让他们成了最大的门户。此时,短信网游纷至沓来,裤腰带勒到了最后一个扣,终于迎来了“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一天。
这个时候品牌塑造就被提到了桌面上来。因为互联网企业的业绩考核直接与访问量以及流量相关。所以衡量网络公司品牌也就只有一个标准-有没有人来光顾。Keso说中国的互联网越来越娱乐,我觉的其实某种程度来说网络公司本来就是娱乐公司,要靠客人光顾来维持生计。这不,Google最近还被冠上了全球市值最高媒体公司的名号。
国内被媒体骂的最多的3721,百度还有腾讯,虽然他们名声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大赚其钱。又如百度最近搞了两次小动作,第一次是10万年薪请保健医生,第二次是最近发布一个什么百度知道。今天又发现一个什么娘西皮的百度公社,都没有什么媒体为它捧场,就连Blog上也鲜有报道。为什么?因为大家不想捧场。虽人缘不佳,但生意照样火热。反百度联盟关于百度迟早灭亡的预言看来也不那么容易实现。只是这样的公司既然抱持“做小人,赚大钱”的信仰,那大家便不去超理它,不为它做免费宣传就是了。
坏的名声并不妨碍访问量,或许反而招致更多。Happysky也并没有因为它是成人网站的缘故妨碍他大行其道,大家并不会因为对腾讯,百度不满就不去它的服务。芙蓉姐姐和木子美也没有因为长的对不起观众而被大家冷落。互联网时代的品牌还真和往常都不一样。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无分好坏,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爱情与道德无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