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付兵涛
付兵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97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救助金融机构真的是因为“大而不倒”么?

(2009-06-17 17:20:28)
标签:

财经

金融机构

关联性

美联储

雷曼

美国

too

big

to

fail

分类: 银行观察

前段时间写的粗文“金融危机不是混也业经营下的蛋”,其中提到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比分业经营的机构抗风险能力更强,有朋友指出,花旗等混业经营巨头之所以不倒,主要是因为“大而不倒”,得到政府救助的缘故。尽管心里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但还真的不好反驳。

这段时间,因为写一篇重要文章的缘故,又涉及到这个问题。在阅读资料及反复思索的过程中,忽然豁然开朗:

首先,政府并没有因为小银行不够大就“见死不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中小银行也出现了倒闭高峰,2008年全年,美国共有25家银行倒闭,相当于此前7年的总和。今年一季度,美国有18家银行倒闭,接近去年全年的数量。目前,今年倒闭的小银行数量已经超过去年的数量。但是,这些倒闭的小银行,政府并非完全不闻不问,而是全部由FDIC接管并进行了妥善处理,换句话说,这些银行的债权人(主要是存款人)基本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由于FDIC也是美国银行业重要的政府监管机构之一(其网站为gov类型),因此可以说FDIC接管也是政府救助银行一种方式,只不过形式没有那么直接而已。

其次,大型金融机构没有被FDIC接管但是被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接管了。花旗等大型金融机构在政府注资、担保、有毒资产剥离等支持下,躲过了倒闭的劫难,而不是像很多小银行那样沦落到被FDIC接管,一方面因为它们还没有到必死的地步,另一方面也确实有规模大FDIC吃不消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也这有点“大而不倒”的意味。但是,它们与其说是获得政府救助,毋宁说是被比FDIC更强大的政府机构也就是美联储合美国财政部接管了。被FDIC接管的小银行的高管层们日子肯定不好过,但是接受政府救助的大银行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例证是几乎所有大银行的CEO以及相关高管纷纷均被迫下台,另外一个例证是这些机构日子稍微宽松点,就迫不及待的想赎回政府的股份。

再次,从“大而不倒”到“联而不倒”?其实,在这次金融危机中,too big to fail已经被另外一个更时髦的词儿代替了,那就是too connected to fail,也就说关联性太大而不能倒闭。因为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的发达,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负债关系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最典型的就是雷曼兄弟倒闭之后,金融市场几乎陷入全面瘫痪的境地。市场曾有传言,说美国政府之所以让雷曼倒闭,是因为其发现雷曼最大的债权人是中国,想借机整我们一把。此说固不可信,但我想事后美国政府一定后悔不已,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让规模更大的wachovia和美林被收购,却后来死保规模并不更大的AIG了,因为后者的市场关联性比雷曼还要大。说到关联性,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问题,只有足够大(big enough)才会有足够的关联性(connected enough)。但big与connected显然是两回事儿,通用汽车足够大,但是最终还是破产了。

最后,政府救助的是整个金融业而非个别金融机构。我们在说“大而不倒”时其实有个前提,就是一般是针对单个金融机构而言的。例如,当年美联储救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CM),就更有大而不倒的意思。当然,美联储坚持说它是在救市场而不是救机构,因为LCM还是倒闭了。而这次就大不同了,因为几乎所有有点规模的金融机构,都在政府救助之列,就绝对不是简单的个别事件了,要知道这些机构基本上就等于是整个金融业了。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救助金融机构呢,这就涉及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了,这是自己最近正在研究的课题,却不是本文的主题,就不多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雁栖湖-山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