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温暖全世界?

(2008-07-20 23:04:09)
标签:

爱在中国行

环保

温室气体

京都议定书

罗勇

气候变暖

企业公民责任

康铭论坛

ipcc

杂谈

分类: 随感杂谈

前天(周五)上午在康铭大厦听了一个讲座,“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建议”,主讲人是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罗勇。罗勇研究员6月底刚刚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为中央领导做过讲解。

 

按照罗勇的介绍,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冰雪消融、冰川退缩,据说今年夏天北极的冰层就会全部消失。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天气也越来越严重和频繁,很多本属千年一遇的恶劣天气现在已经变成十年一遇甚至家常便饭。据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比现在提高6.5度,到时候估地球上70%的生物都会灭绝。而且海平面上升,很多沿海的地方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全球气温变化,有自然的原因,如太阳活动、地球倾角变化、火山喷发等等。与人们常识相反的时,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全球气温下降而不是提高。一般来说,与气温变冷相比,气温变暖要更有利于地球生物的存在。事实上,在几千万年前,地球上曾有一段时间的平均气温是比现在还高的。但问题在于,目前的气温提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的,而且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如50年内)的明显变化,因此对大多数生物都是毁灭性的。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本身温室气体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吸收太阳短波并防止地球长波外逃,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像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月亮那样骤冷骤热。但是,现在温室气体过多,气温上升过快,也是对平衡的打破,也有很大的危害性。温室气体,有很多,主要有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二氧化碳主要是C化合物燃烧后释放(如石油和煤,每吨标准煤燃烧后将释放五吨气体到大气中),这些CO2中,有25%的将会被森林光合作用所分解,有25%被海洋吸收(这个罗勇没有解释),剩余的将长期存在大气中,寿命最长可达1000年。甲烷目前的主要来源有冰箱空调制冷结PFT释放等,以前冰箱用氟,后来因为氟会破坏臭氧层,所以现在大部分都改用PFT,据说现在南极臭氧层洞逐渐修复,主要就是得益于各国对氟的禁止。但是PFT又会产生甲烷这种温室气体,可见人类活动要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很难的(除非回到小国寡民,清心寡欲时代)。而且这个甲烷比CO2对气温变暖的危害更严重,因为自然界基本上没有什么自我消化甲烷的能力,所以甲烷在大气中存活的时间可以长达5万年。罗勇也提到了牛羊反刍打嗝和放屁释放甲烷的危害,尽管一只牛释放不了多少甲烷,但是也架不住数量多,看来以后只好呼吁大家都少吃牛羊肉了。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的防范,目前主要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要根据各个国家经济能力的不同,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这也符合公平原则,因为目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开始的,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尽管从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甚至总量可能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还是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京都议定书将国际减排任务只规定到2012年,对2012年之后没有提及,因此从去年开始,国际社会又开始了一个巴厘岛路线图计划,争取在2012年之前通过国际谈判和协商,达成2012年之后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协议。在推动国际减排活动中,有一个名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的组织很有名气,IPCC在2007年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分享了诺贝尔和平奖。罗勇教授一直是中国在IPCC的专家代表(之一)。

 

从目前来说,欧洲对京都议定书是比较积极的,主动提出在2012年之前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日本估计也会比较积极,因为气候变暖的一个最重要的危害就是海平面上升,这对日本岛国的危害可想而知。美国一直不太积极,并且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其借口认为单靠发达国家无法解决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同样的责任,其实根本上的原因是这可能会对美国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如美国人喜欢大排量汽车)。不过,美国国内支持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已经有30多个城市承诺,即使美国联邦政府不加入京都议定书,自己也将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来履行减排任务,这30多个城市覆盖人口占美国的1/4。澳大利亚以前也极力排斥京都议定书,但是澳大利亚在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陆克文总理签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批准京都议定书。这虽然与党派主张有关,实际上很大原因是近年来澳大利亚经常遭受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恶性天气灾害,据称澳大利亚著名的大堡礁将因海水温度上升而在数十年内被毁,从而使澳大利亚人逐步认识到了气候变暖的危害。

 

中国也加入了京都议定书,虽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并不承担强制减排的国际义务。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压力越来越大,按照一些国际组织的测算,中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6年起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每年增速也是世界第一。不管这些数据是否可信,实际上从我国自身的角度看,节能减排也是刻不容缓。一方面近五十年来,中国的平均气温上升是高于全球平均气温升幅的。另一方面,中国每年消耗太多的煤炭和石油,单位GDP能耗已经世界第一,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从自然环境方面,气温提高,影响冰川,进而会影响到以冰川融化为水源的江河,我国两大河流长江黄河都是以冰川雪融为初始水源,气温长期升高下去,两大河流源头必定会受影响。

 

很有意思的是,罗勇研究员作为气象专家,在讲座最后也提出一些节能减排可能带来的经济机遇,如2003年欧洲持续高温时中国冷饮和空调对欧洲出口大增,以及其他一些新能源投资等等。据说,中国50米海拔以上的风能资源总量相当于25座三峡水电站。不过,印象最深的是罗勇研究员最后展示的两个照片:

 

一个是罗勇在首都国际机场拍到的一个巨型广告牌:“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如此广告口号,显然是十分愚蠢和不明智的,且不说鄂尔多斯绵羊对蒙古大草原的破坏,单单那么多绵羊打嗝放屁释放的甲烷就是鄂尔多斯不可饶恕的罪状。

 

另一个广告更弱智的广告词是:“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与鄂尔多斯不同,这个企业的名气小多了,只是浙江温州的一个民营企业:森马服饰。据说这个广告已经引起环保人士的抗议,森马也马上撤掉了广告并公开道歉。但这的确是对所有企业的一个重大警示:绝对不能忽视企业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公民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