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意思的行长更迭

(2006-07-28 18:52:46)
 

有意思的行长更迭

 

一切尘埃落定,常振明辞去建设银行行长职位,走马上任中信集团总经理,张建国辞去交通银行行长职位,走马上任建设银行行长。这一切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完成了,基本上没有多少尘埃。按照媒体的消息:

n        724日,建行发布消息,称公司董事会于23日下午召开临时会议,审议并接受了常振明行长的辞职申请;

n        725日,交通银行宣布,其行长张建国已向董事会提出辞呈。

n        727日,中信集团正式宣布,其董事长王军退休,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孔丹将接替王军出任中信集团董事长,而此前刚刚辞去建行行长职务的常振明则担纲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n        727日,建行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宣布委任张建国担任建设银行行行长,并等待银监会批准。

 

所有这一切都是由执掌中信27年的王军因年龄原因退休而引起的。王军乃名门之后,在执掌中信集团期间,将中信打造成为中国的一家真正的金融控股集团。已年满65岁的王军一直称自己是“超期服役”,其今年退休,享受的应该是正部级待遇。此前曾经有传言说王有恋栈之意,现在水落石出,传言不攻自破。

 

除中信集团外,中行交行都是股份制上市银行,行长更迭也都是正常的董事会任命渠道。有意思的是,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胡昌苗发表谈话,称常振明“因国家金融改革发展需要,将前往中信集团工作”,而交行则称张建国是因“私人原因”而辞职。两人在各自岗位上的时间也差不多,常振明于20049月从中信赴任中行,张建国于20045月从交行副行长升任行长,迄今任职时间都是两年左右。

 

按照中国对工农中建交这样大银行的行长等高管的任命机制,决策权应该是在中组部,因为这些职位都是要兼任党委书记或者副书记的。但在股改、引资、上市之后,需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操作。按照此前常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说法,建行目前的办法是由党委会向董事会推荐,最终的决策权在董事会,而且表示,迄今还没有发生过董事会否决党委会推荐人选的事情。

 

从目前看,至少是从形式上做到了这一点,无论辞职还是任命都是由董事会决定的。不过,建行董事会在常辞职后,迅速任命“碰巧”因私人原因辞职的张建国为行长,自然绝对不是简单的碰巧。

 

其一,常振明当初从中信来建行,很可能就有今日离职之约。原因:首先,王军很欣赏常,曾对媒体表示“常振明是我们公司比较优秀的人才”,常作为中信当时的第三号人物,明知自己即将隐退的王军,绝对不会没有把常作为接班人(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考虑;其次,无论怎么说,但是中信7000多亿的总资产虽大,但与建行4万多亿元的总资产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重要性和影响力也一样,而且同为二把手,常振明本人爱中信不爱建行的理由显然不足;再次,在有运作大型金融机构上市经验丰富的常振明主持下,建行成功登陆香港股市,而且表现不错,常振明的使命已经圆满完成。最后,无论是常和张,在位两年,表现很好,董事会没有理由也应该不愿意更换他们。

 

其二,不知道汇丰等外资股东们在这次行长更迭中的作用。按照中国的惯例,其实是大股东而不是董事会在决定着公司高管层的选拔和任命,因为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一般也相对控制着董事会。按照媒体的报道,持股交行19.9%汇丰集团的发言人称,接到了交行有关行长辞职的通知。言辞颇为斟酌。

 

其三,外资很吃惊。据说在建行上市之处,有关董事长和行长人选上,国家与对入股的外资股东曾有约定,董事长由国家定,行长则以市场化渠道选择。这次行长更换,表面看,一切都是市场化的方式,但是一切显然都是国家的意图,常的去留、张的换位,汇丰和建行的外资股东估计都不能有多大的话语权。所以,有外资评论说,“市场很吃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坚守经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