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书摘2020年第25期
(2024-03-18 14:37:10)
标签:
书摘 |
分类: 冬妮的记录 |
《社会创新在中国》--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
社会企业就是运用商业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它有四项基本标准,首先是不分配原则,盈利但不分配,而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第二是非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不把市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偶尔会表现出一些反社会倾向;第三是,依然需要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第四,清算的时候资本不再回流到发起人,而是重新再进入流通。符合这四项标准的,就可以称之为社会企业。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社会企业,首先我们要看它的目的是不是解决社会问题。
任何一个社会创新性项目解决社会问题,帮助的都是需要帮助的那一批人,而不是全体人。...有一个三圈理论可以帮助衡量一个项目。一个圈是价值,第二个是能力,第三个是支持,达到三圈融合就能使项目成功的概率增加,但并不容易。能力是指机构的能力,价值有公共价值、组织价值等,支持有社会支持、其他各方面支持。
社会创新,就是用一个新颖的、比现有方案更优化的方案去解决社会问题。把社会价值嵌入到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中,是一种先进价值观的体现。...社会创新是自助的一种最高标准,自我认识、自我革命、自我解决问题的最高标准。它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先利己、再利他,再利社会、再利国家。但也有社会创新以助人为初衷,它能赋予创新者一种社会成就感。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这是人的价值的最高需求。但对于普通企业,不要强求于他,而是让他有一种自愿行为。
全社会的价值最大化,本身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我们建立一个社会价值的大框架,把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部门全囊括进来,也许能够合力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前一篇:南风窗书摘2023第10期
后一篇:南风窗书摘2024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