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缘起:《我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编剧”》,故事的继续:《他,收到了》。
有兴趣的按顺序看看这两个链接,大概的故事也就明白了。是的,就是一个农民放弃了种地,到上海当民工盖房子,收工之后这个民工只做几件事:写剧本、发快递、打长途询问结果。故事从2006年的那个下午开始,如果当初拒收那一箱子泛着霉味的稿纸,可能这6年也就没那么多事了,全能王(会种地、盖房子和写剧本)也就可以专心只从务农和打工选择一个了。可惜,一个不忍心,让一个民工笃定可以当编剧;又一个好心寄去创作书籍,让这个民工认为他的剧本会轰动全国;再一个发善心担心寄到北京快递太贵而推荐了上海的刘老师——结果害得刘老师也陷入了全能王的催促之中……
隔三差五,上海的刘老师就会拍一个电话来,例如上个月某一天:
刘:你们家王XX又寄来一稿!那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丸:你就说不行不就完了。
刘:我每次这么说啊,他还写、还寄、还催我问意见!
丸:那……你就坚持说不行,直到他烦了吧!
刘:现在是我快烦死了,他兴致高着呢!你可好,推给我了,我不管了,再找我就让他继续找你!
再过几天:
刘:哎呀!王XX的电话又来了!
丸:说啥了这次?
刘:他说我上次说得对,他又构思了,他这次要写环保主题!
丸:呦,够有觉悟的啊,你看看行不行啊?
刘:行个头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咬牙说狠话他写不了剧本,他还不承认。
丸:那是,他初中都没读完,我不是给他寄书了吗?
刘:他说了,王老师寄的书看了也没用。
丸:嘿,这家伙,那还是跟着刘老师混吧!
过了十分钟。
刘:我要疯了!
丸:我也是,别告诉我他又找你了,又有什么幺蛾子了啊?
刘:他是又给我打了一个,说他想清楚了,他的稿费分我一半!
丸:哈哈哈,那你赚了啊,请客啊!
刘:去你的!你给他开稿费啊!我不管了,这都是你给我惹的事,你给我解决,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
丸:还是你们俩关系好呀,我给他看了五年剧本,自己花好多钱给他往回退稿,他从没说分我稿费啊。
刘:真不知道他哪儿学来这一套,就求他少打几个电话吧!
丸:电话响了尽量让你同事接,说你不在,他那个口音很容易听出来的。
平安地度过一个月。前几天……
刘:(咆哮)我真疯了啊!那个王XX他!他!他刚才打了我手机!
丸:啊!怎么会!我从来不告诉他手机,就是怕他骚扰啊!
刘:我给他把剧本寄回去,结果快递单上留了我手机,谁知道他就给记下来,还打过来了!说又写好了!
丸:哎呀,你太大意了!那他这次说什么?
刘:说什么我也没听清,念了长长的一个故事,我一直在带孩子,最后跟他说不要再打电话了。
丸:那他能干?手机都泄露了……
刘:我跟他说——我辞职了!
丸:啊?这样也行?
刘:我告诉他——我要移民!不要再给单位寄剧本,也不要再打手机了!
丸:那他咋说啊?
刘:他特别正经地跟我说了半天,告诉我:不要以为国外就好,移民不一定有那么好……
丸:哈哈哈哈,太欢乐了,人家农民工都比你爱国,知道移民不一定比在国内好,你就从了吧……
刘:哼,我是彻底疯了,我跟他说:总之你去找王老师,不要再找我!
丸:啊,不要这么不仗义啊……
这两天,办公室电话响……
王:您好,我是王XX,刘老师出国去了,我又有了新构思,我给你说说……
丸:(抓狂)啊,你的新构思,这个……我现在……(说开会?还是马上出去?)
王:我跟您说啊,新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个女孩的爸死了,他哥打工,之后发明了一个环保装备……
(王大作家自顾自说了十分钟)
丸:(忍到不能忍,打断):好的,您不用继续说了,长途费很贵的,这个故事刘老师跟我讲了。
王:那,您觉得您这里可以拍摄吗?
丸:您以后别跟人家一讲剧本就完整念一遍了,小心人家偷了您的概念,抄袭您的作品。
王:哦,好的。那您能拍吗?我这故事跟谁的都不一样,播出一定轰动,获大奖。
(心说这个作家这几年作品没有,名利思想见长,怎么不说分俺一半稿费啊,没良心,启蒙老师呢)
丸:是这样,以后您也别给我寄了,我以后也不做这行了,不拍戏了。
王:啊?那您做什么?也移民?还是……换工作?
丸:我不移民,也不换工作,就是不看剧本了!(心说就是不看您老人家的剧本了!愁死个人啊!)
王:哦,好吧……
迅速挂断电话,长出一口气……
继而45度仰望天空,不是为了看到幸福,而是不让眼泪落下,从心底发出震吼:王大作家,您放过俺们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