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2011-11-05 03:58:53)
标签:

体育

马拉松

关门

跑步

分类: 老丸的运动细胞

    【特别提示】想看大阪马拉松图文记述的可以略过这一篇,因为这篇丸总打算唠叨一下比赛的关门时间。
 
    为什么要报名大阪马拉松呢?是因为去年东京马拉松留下的印象太好了?还是因为今年的大阪马拉松为第一届有特别意义?再或者是大阪离北京比较近不耽误时间?——这些原因都有,但是最最重要的原因,首届大阪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一样都是7小时关门。
 
    7个小时,从来没有跑过马拉松的各位可能想象不出——几乎和上班一样长的时间一直在运动是何感觉?跑过马拉松的各位又有没有想过,用7个小时跑步是什么滋味?估计那些SUB3高手给他们7个小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把时间跑满……
 
    但是,世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可以毫不费劲地就跑向第七个钟头,一如他们不论怎么努力也不能跑得很快,可是偏偏还希望能够通过跑马拉松来挑战一下自己坚持的极限。

    记得2010年厦门马拉松第一次改为7小时关门的时候,国内几个跑步论坛反对的声音都出来了,类似“延长关门时间是对马拉松的亵渎”、“7个小时走都走完了”“4个半小时以上跑马拉松是对身体的严重伤害”……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看得丸总心虚不已,既怕亵渎了神圣的马拉松,又怕7小时走不完丢人现眼,当然更怕给自己带来伤害。说到伤害,有运动就难免会有伤害,有时候看着周围跑友写的各种跑步博客,打心眼里佩服各位的认真与坚持,认真很难,坚持就更难了,遗憾的是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伤病围绕,跑步也许有专业和业余之分,可是周围很多跑友受的运动损伤——那可都是相当专业的。

 

    很多人认为跑6小时会比跑4小时更辛苦,其实真的不尽然。所谓因人而异吧,以丸总和丸粉团目前的反馈来看,跑6个小时确实累,但是如果让大家以4小时的速度奔跑,可能半路救护车都爬不上去了。不过也许是丸总太过皮实,再或许是相对专业的装备起到了保护作用,丸总这样几乎没有训练就去比赛的人,除了因为总在雨里比赛脚被磨出过水泡外,从来没因为马拉松带来过什么伤害,不光丸总,丸粉团的panny和方糖也从没有过类似的运动损伤,倒是目前速度最快、出勤率最高的老铁偶有不适。如此看来,如果天赋不足且努力不济,还是老老实实慢慢跑吧!跑6、7个小时并不丢脸,把自己提前报废才是遗憾呢!

 

    还是那句TVB体的老话:那,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跑步原本就是图个乐,开心就好,不必拘泥形式,也不用给别人一个交代。有时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有这样一群7小时的选手,自然也会有一些7小时的比赛。丸总以为,敢应承7小时关门的比赛,其组委会应该都是做了7小时准备的,这包括最后期的补给,救护和赛道的交通维护,当然还有赛后物品的发放和其他善后事宜,如果组委会做不到善始善终倒不如早点关门,因为以丸总今年北马的悲催经历深深感受到:虎头蛇尾的比赛是会要人命的!

 

    各位在国内跑马拉松的兄弟姐妹们,知道什么是关门吗?知道那扇虚无的“门”被关上后又发生了什么吗?估计那些完成了100个马拉松的选手也回答不上来。丸总在国内参加的大小比赛也不少了,但不是被关过门,就都是踩着关门的号角连滚带爬轱辘进终点,所以对待国内比赛关门这件事还是比较有经验的。闭目回忆那些曾经的终点,大都伴随着关门前后的点点滴滴,没有成绩,没有补给,那些不那么美好的镜头总是让人觉得很残酷,特别是那些不耐烦的眼神和冰冷言语让人觉得身心俱疲。可能这也反映出国内的一种跑步气氛吧,丸总深知技不如人没什么可抱怨的,本来长时间霸占马路就讨人嫌,耽误志愿者和组委会下班是丸总不对,但失望多少还是有的……所以像海口马拉松那样给最后一名的丸总拉起一条冲刺线的温馨镜头,真的会永远记得的。

 

    没有在北马的博文中写过下面这些内容,因为举办一次比赛很不容易,没有什么事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下面这组镜头深深印刻在丸总的心里。这里是北马终点的物质发放处,如果在6小时之内完赛,走到这里可以领到一个紫色的环保袋,里面会有一条阿迪的大浴巾、一瓶宝矿力、一个橘子、一块巧克力、一个蛋黄派和一块被跑友视为珍宝的纪念牌。但是时间一过,那些迟到的选手就将失去这些。

    这次丸总亲眼见到一个选手气喘吁吁跑向终点,他一边向前跑,志愿者一边向后撤计时地毯,等他到达计时牌下,地毯刚好清走……下面这张图是关门时间过了一会,一辆大卡车倒向终点的物质发放处,目标是拉走那些环保袋。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发放物品的桌子边上有一个选手,因为晚了几分钟没有领到纪念品,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一样带着哭腔求着裁判:求求您了,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会就回去了,包里我什么都不要,就想要块奖牌……裁判摆摆手:体育比赛都有规则你知道吧?你的情况我理解,但都像你这样不就乱了?不行,过了时间就不能给了……

     看着选手带着遗憾悻悻离去,那也是刚刚跑完全程的选手啊!而且按照她的时间推算应该很久没有喝到水了,如果她当时拿到那个紫色的环保袋至少会有一瓶饮料。可是,一些工作人员陆续离去,走前打着招呼,顺手拿起既能救命又有纪念牌的包包:拿一个走啊……边上有人附和:拿走吧,拿走吧……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这次北马,丸总是幸运的,提前半个小时完赛,虽然最后20公里没有喝到水,但还是嚼了很多可以化成水的冰块。但是不能保证下一次还这么幸运,如果明年丸总依旧跑全程且被关门的话,一定不跟工作人员计较,因为来年的EXPO也许10块钱可以买到一块……以北京的状况和北马的参赛规模,丸总认为6小时关门就是极限了,千万不要再延长了,也许浓缩的才是精华吧。

 

    7小时关门的厦门,被国内跑友视为数一数二的比赛,丸总去年跑厦门的时候似乎也遇到过断水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真的扩张到传说中的10万人,那……

 

    丸总觉得,国外的比赛可能也有各种缺点,但是在对待关门前后到达选手的态度上,无论是周围的群众还是组委会的服务,都大大强于国内赛事,这主要表现在一种公平和公证,跑得慢得和跑得快的一样可以受到完赛后的尊重,这也是丸总喜欢跑国外马拉松的一个原因——不指望特别的荣耀,如果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就真的很难将这么艰苦的运动坚持下去了。

 

    带着那莫名的“蓝调”废话了一大篇,将悲观和不满喷射到自己的博客中,实在对不住那些喜爱马拉松的朋友,那就在这一篇关门碎碎念结束前,介绍几个丸总今年参加的比赛的关门前后的故事吧!(丸总老是赶不上看颁奖,总是赶上收摊,也算一大特色吧)这些比赛规模有大有小,关门时间也有长有短,但是图基本都是丸总从没贴过的,因为最近连坑都懒得挖了。

 

     先说说那个老也填不上的槟城大桥马拉松的坑吧,那是一个7小时关门的夜跑比赛。凌晨2点发枪,早上9点关门,原本晴朗的夜空被雨神丸总变出一场大暴雨,特别是雷电交加的大桥赛段,雨点被狂风卷成鞭子,抽打着黑暗中蹒跚的跑者,而桥上的饮料和小食都如数发放……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丸总被大雨淋了一夜很是辛苦,但是到达终点看到志愿者的笑容还是非常开心,因为大家跑了多久,志愿者就在夜里淋了多久,此时大会时间已经超过6小时,丸总拿着金色的奖牌别提多得瑟了(半程为银色奖牌),被村干部笑话了很久。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今年1月的埃及马拉松从来没有贴过图,也没有博文汇报,以后还是应该写些什么,还是蛮有特色的比赛。卢克索的赛道暴土扬长,由即将消失的古文明遗迹穿起,物质条件相当简陋,不过笨手笨脚的埃及老还是给香蕉去了皮,虽然不封闭交通,但是赛道上偶然出现的几辆驴车倒也没给跑步造成什么危险。感动的是白水从始至终供应,让丸总在沙漠里总算没脱水。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这个比赛参加的人很少,下面的图片就是位于神庙的起点和终点了。特别一提的是照片中那个黄绿色衣服的人,他是赛会的负责人,类似裁判长之类,拿着一个中学时候体育课测验的夹子,上面的表格是全部参赛者的名字,由于没有计时地毯,一切都靠手工计时。

     当时一个台湾男孩怕被关门后人走光了,拜托丸总完赛后能够帮他把包取出来放在裁判席。这个裁判听说后指着手里的夹子说:放心,就是关门时间到了,我也会一直一直站在这里,直到最后一个人到达终点。

     在这之后的很久很久,丸总的脑子里都是这句话。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香港的渣打马拉松也是分段关门,只要到了预定的关门时间就要被“拿下”了。今年就有一些朋友在上大桥的时候被关了门,不管怎么求情也不能继续比赛了,因为香港的交通压力也比较大,所以恢复交通就要牺牲一些跑友的时间了。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不过香港的补给还是很充分的,不论是10KM还是半程,白水是按点供应,一旦来不及发放,就像照片这样倒入大盆,用纸杯舀水喝,丸总觉得“取一瓢饮”的做法很适合北马,组委就拿那种大蓝桶往盆里倒水就是,志愿者不会那么忙乱,选手也不会多拿多占,更不会有人为了攒瓶子把水倒掉收瓶子。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新加坡sundown马拉松是丸总用时最长的一个比赛,7个半小时的夜跑害惨了一群等候的跑友,等丸总到终点的时候,村干部站的时间已经快和跑的时间一样多了,这个比赛是9个小时关门,等丸总到达终点的时候,后面还有不少跑友在黑夜里溜达呢,但是,到达终点前依旧听到主持人用话筒喊着:下一个到来的是DANYI WANG,她来自中国……当然,依然可以喝到不那么好喝的plus100,吃到香蕉,拿到奖牌和finisherT恤。

     照片很少,但是一些镜头还是足够感动,比如组委会为准备比赛的选手和家属特别组织了现场乐队,让等候不那么乏味,据说还有露天电影来打发夜间的等待时光,多么贴心。。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今年9月,法国的medoc马拉松,49个酒庄的红酒和美食让丸总又一次赛会时间突破7小时。可是这个比赛是6个半小时关门,那个时候丸总还在吃着牡蛎喝第二杯甜白酒……错过了最后一公里的冰激凌,丸总顶着一对兔子耳朵到达终点之前,心里想着在法国被关门是什么场景,可即将到终点前一公里,那些完赛的跑者都在给丸总加油,由于大家都化了妆,感觉就是一群老虎狮子蜜蜂蝴蝶在给自己加油,还有人指着终点告诉丸总快到了……那个感觉相当梦幻,虽然没有拍照,但是那种美好常驻心底,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绝望。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再长的比赛也有终点,特别是已经关门半个小时的终点,当丸总临近终点前,意外发现还有许多选手没有离开,在大声给丸总加油鼓掌,而当丸总踩着地毯冲向那扇铁栅栏门的时候,更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就拉开了那扇门,丸总款款步入终点拱门,接着是一个热烈的拥抱,左右脸颊各收到热情的香吻,脖子上被挂上奖牌,还有人递上一只玫瑰,后面的红酒,美食……这一切,都是送给倒数第三名的丸总的。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下面这个照片是在墨尔本,哎,不幸的是比赛依旧下雨。

这里是即将冲刺前的最后一个水站,两边都有志愿者向选手递水,要知道,丸总半程的完赛时间是2小时27分,对于一个2个半小时关门的比赛来说,已经是“福根”了。志愿者热情不减,当比赛结束后再从这里走过,地面的纸杯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因为交通压力,墨尔本马拉松的关门时间为5个小时,或者说主干道的开放时间为5小时。因为赛会主页就反复强调,一旦超过5小时,医疗和供应将难以保证,但是会留一条路给跑者继续完成比赛,赛会的计时终点拱门会保留到下午2点,到那个时候通过终点依旧可以享受赛会服务……

    下面这图是丸总和丸姐已经离开终点,在街上等车的时候,还有顽强的跑者默默完成比赛,非常感动……有时候通过组委对待选手的态度,能够看出一种生活态度。

丸总的2011大阪马拉松(二)——七小时

     好了,图文并茂地废话了一大篇,跟大阪马拉松有关的内容少之又少,这要是高考作文丸总就死定了。那么,就着7小时关门的话题再提一下可爱的大阪马拉松吧,大阪马拉松和香港马拉松、东京马拉松一样,分段关门,设定若干关门闸口,并先行预告下一个关门点的时间,选手可以按照时间来控制速度,一旦超出关门时间的将会被收容车收容,最后一个关门点给冲刺者留了20分钟去完成最后的两公里,这个时间应该足够了。记得当年的东京马拉松,第一道5公里的关口就关了100多人,原因是排队上厕所……哎,日本人比较守秩序,看着后来电视上诉苦的痛哭流涕的被关门者,心想这要是在某红墙下……就……不会被关门了吧?

 

    7小时关门,有水有粮,这样的比赛比较适合丸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