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胖星儿宝洁总部帮宝适babycare美国 |
真不好意思,让很多人殷殷地催了那么久,一直也没有汇报我的“中国妈妈的美国行”,不能,绝不能再拖了,今天认真地汇报下。
接到邀请的时候,只知道是去美国辛辛那提P&G(宝洁公司)总部和P&G的宝宝护理产品(Baby Care)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参加一个每年一度的“BOLGER妈妈嘉年华”聚会,而我是以中国妈妈的身份参加。所以一直以为,那个活动应该是有各国BLOGER妈妈参加的活动吧。
可是到了那里才知道,啊,原来这个活动一直是美国妈妈们每年一次的聚会——当然,今年也有美国爸爸参加了,但只有我一个人是来自美国之外。嘿嘿,所以,心里小小地骄傲下,倒不是为自己,而是越来越重要的中国之经济影响让我们觉得很骄傲。
这次活动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天半而已,但是内容满满,既领略了P&G总部,也参观了Baby Care研发中心,还受邀在P&G Baby Care北美副总裁家中享用了晚餐,更与十几位美国妈妈一起和帮宝适各个部门的主管一起交流了对育儿和育儿产品的一些经验,而最有趣的则是看到了最早时期的一次性纸尿裤样子:)当然,最大的收获则是与妈妈们的彼此交流.
1,第一条纸尿裤的样子
酒店离P&G总部不远,上午逛市容的时候,顺便先在P&G门口照了片纪念:辛辛那提到此一游.
在一定意义上,纸尿裤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有贡献的人类发明之一,即使它现在受到争议,但是不可否认,对于大部分的宝宝来说,都是穿着纸尿裤健康成长起的,而身为母亲至少从换尿裤的繁重劳动解脱了出来。因此纸尿裤对人类生活影响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左图为第一条纸尿裤,而右图则是纸尿裤不断完善的设计图.
帮宝适的第一条纸尿裤就是在几十年前,美国P&G开发部经理米勒先生为使家人从给可爱的孙女换尿布的劳累中解脱出来,而萌发灵感组织研发设计出来的。虽然之前我已经对最早的纸尿裤有了充分想象——厚,而且肥大,不过当我在P&G总部的历史档案室里看到第一条纸尿裤的样子时,还是有点出乎我的想象:其实应该叫纸尿片更为恰当,最初的纸尿裤一点没有裤子的形状,枕巾差不多大小的长方形,需要用别针固定,而且比较厚重。
左图就是最初的一片纸尿裤所含吸收材料的用量;而右图,工作人员左手取起的则是最新系列产品的吸水材料用量,更少更环保.
第二天在Baby Care研发中心参观时,工作人员还给我展示了第一条纸尿裤所含的吸收材料与最新棉柔纸尿裤中所用材料量的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真的会让人感叹科技的不断进步甚至超越着我们的想象。
在P&G总部大楼里的历史档案室,不仅可以看到纸尿裤的发展史,还有很多有历史记忆的产品.
其实,设在P&G总部大楼里的历史档案室除了展览有最早的纸尿裤,更有很多好玩的历史见证,像最早"肥皂剧"的得名,其实就因为P&G肥皂产品的跟片广告而得名.这家从生产蜡烛起家的公司并没有因为电灯的发明而落败,反而因不断适时地生产新的产品而越来越强大,产品几乎渗透在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听工作人员详细讲述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之后,即使我现在并不做产品生产与销售,不过还是很有感触。
所以回来后遇到一个正在奉命苦苦研发新产品而每天抱怨的晚辈时,正好用我所知道的P&G的故事开导他:当电灯发明之后,蜡烛的机会当然越来少。可如果你因此而抱怨机会越来越少,其实是因为你不肯进步而抱怨社会的进步——应该惭愧才对。
2,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的同样难题
在BABY
CARE参观纸尿库的研发室,在这里,就好象成衣定制一样,纸尿裤的新品投入生产前,人们都是手工制作纸尿裤,并进行各种试验.而因为涉及商业秘密,所以,只能在门口照一张相.
活动的第二天,是和美国妈妈们一起参观P&G Baby Care全球总部和产品研发中心,并与帮宝适各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与育儿有关的问题。
Baby Care是个很可爱的地方,不仅研发产品,一些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在这里玩耍,试用产品.
Baby Care全球总部和产品研发中心与其他几个P&G的研究发中心一并位于辛辛那提的郊区,不过每个研发中心都有自己的独立建筑,而且相隔甚远。比起市中心的P&G总部,这里要大很多。
Baby Care研发人员介绍产品故事
活动是从Baby
Care研发人员介绍一些产品故事开始的。其中的一段故事是和中国市场有关。她介绍说,帮宝适曾为中国市场特别推出了一种一片纸尿裤只相当于一只鸡蛋的“红帮”系列,以使一些收入比较低的家庭也能给孩子用纸尿裤安心睡眠。这引起了美国妈妈们的极大兴趣:“这个产品在美国也应该有市场啊,大家都愿意购买价格更低的产品。”
而接下来妈妈们对纸尿裤的讨论让我很惊讶:原来美国妈妈与中国妈妈的困惑是如此之相似。
话题是由一个正在怀孕的美国妈妈提起的。她说,她虽然一直在给孩子使用纸尿裤,但是她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进行了统计,有不少妈妈却对纸尿裤有所疑虑:一是担心纸尿裤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影响;二则是考虑环保问题而对是否使用纸尿裤拿不定主意。这位妈妈还谈到,有意思的是,虽然妈妈们担心纸尿裤所以使婴儿的皮肤有过敏反应,不过倒是用布尿裤的妈妈都反映,用布尿裤宝宝的PP更容易出湿疹。
而之前,我曾一直以为在美国,从来不存在是用尿布还是纸尿裤的选择问题,美国妈妈都应该是纸尿裤的忠实拥趸者。所以我忍不住立刻接了她的话题说,原来美国妈妈也有这样的疑惑啊,中国的很多妈妈在纸尿裤还是尿布的问题上也经常举棋不定,而且因为我们的长辈,很多都是纸尿裤的反对者,由于我们都是穿尿布长大的,所以他们反对我们给我们的孩子穿纸尿裤。
呵呵,结果我的说法也让美国妈妈觉得很奇怪:在养育孩子上,你们难道还有来自于父母的压力?并被他们追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
嘿嘿,文化差异、文化差异,而我想,这可能也是很多中国年轻妈妈在养育孩子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吧。
不管怎么说,所有的妈妈都会遇到观念上的冲突,让自己有点无所适从。
3,“专业”采访“帮宝适”美国副总裁
这次的活动其实满打满算应该是满满一天,活动从前一天傍晚的欢迎式开始,然后受邀在Baby Care北美副总裁Jodi
Allen的家中共进晚餐.嘿嘿,因为去人家做客,所以就不能肆意拍照记录了,不过对一个细节印象深刻:Jodi用很多帮宝适的纸尿片围合成一个双层蛋糕的样子,插上鲜花作为桌饰物,可爱而且彰显出她对职业的热爱,令人尊敬.
所以第二日活动的最后有一个环节——向你感兴趣的Baby Care工作人员采访提问时,我提出要向Jodi提问。大概因为曾经是记者出身,当然也许是大家对我的鼓励,总之每一个人都对我说:你提的问题太好了。
我问Jodi的第一个问题是:就在我来美国之前的一天,帮宝适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新的产品——特级面柔系列纸尿裤,这一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进口产品,并作为目前中国市场上帮宝适系列产品中最为高端的产品,那么作为中国的消费者我会产生疑惑:帮宝适的高端产品并非国内生产,而为美国进口,这是否意味着帮宝适在美国产品质量更好、是否在各国使用不同的质量标准?
Jodi回答我说:帮宝适在各国的产品都采用一样严格的质量标准,当然也会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推出满足各国宝宝需要的产品,比如在中国就推出了价格很便宜的“红帮”系列,这在美国是没有的。而在美国,也会有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妈妈的需要。
于是,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了“红帮”系列,这一系列每片产品只相当于一只鸡蛋的价格,可是特级棉柔系列的一片纸尿裤确相当于1斤鸡蛋的价格,几倍的价格差异,作为妈妈,我关心的是,是否质量也有几倍的差异?
Jodi依然礼貌地称赞了我的问题很好,并回答我说:定价会有很多考虑因素,但是重要的是,我相信使用特级棉柔系列的妈妈们会觉得物有所值。
嘿嘿,一目了然,提问好,回答更好啊!
帮宝适的“一包纸尿裤,一针疫苗”的慈善活动短片。
而在"采访"的最后,我还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在美国,每销售一包帮宝适都会向世界儿童基金会捐赠一只疫苗为贫困地区儿童注射,希望这个活动也可以中国展开,因为中国的妈妈也同样充满了爱心,乐意帮助更多的儿童.
4,学习美国妈妈好榜样
“BOLGER妈妈嘉年华”的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不过还是有良多感触,除了P&G的发展史让我感叹要不断进行啊,更感叹:学习美国妈妈好榜样:)
每一位妈妈都很厉害!
虽然这些妈妈都是全职主妇,可是大部分妈妈都不只有一个孩子,有一个妈妈已经有了4个孩子,而且他们几乎都是自己带孩子、自己做家务,并没有父母、公婆来帮忙,虽然家务更重,但是心态却更好,不抱怨,累并乐在其中。
当然,除家务外,,她们还写着博客或者做着网站,以让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开拓些,当然也可以为他们带来一些收入。有一位母亲已经出版了如何看护幼儿的图书,还有一位母亲更厉害,她的网站因为专注于名人怀孕的八卦而流量很高,已经被一家著名的娱乐报纸买下,据大家分析,收购费用一定可观。
与这些美国妈妈的交流中,她们的生活状态让我很惊讶,这与我想象中的美国家庭主妇状态是非常不一样,并非是陷于家务之中,其实也有依托着网络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点事业,并可以因此沾沾自喜。也许这也正是网络时代家庭主妇的模式吧,身不动,心却远,理想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