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胖星儿美食香港陆羽茶室 |
分类: 游记吃记 |
大凡香港的老文人,都是有陆羽茶室情结的。很多文章里,都有提到陆羽茶室,加上茶室多年的历史,这家茶室已成为一个香港文化符号的象征。
虽然名为茶室,不过却是地道吃饭的地方,当然更可以吃早茶、午茶,各式小点都非常精美。但是这里被香港文人所青睐,不仅因为食物的美味,还因为店堂布置典雅——这当然是指相对于当时时代而言,更还有名人字画摆设。而现在,陆羽茶室在港岛依然鼎鼎大名,则概因为秉承百年的香港传统文化味道吧。在《米其林指南》上形容这间茶室为“硕果仅存”。LV制作的一份关于城市声音的旅行记录,有关香港的部分,就是在舒淇的讲述下,从陆羽茶室开始的。
关于陆羽茶室,网络上有太多资料和故事,我不必再摘抄来重复了,只要说,我一直以为,这是在香港排在前三位的你应该去尝试的餐厅,这样说,足够撼动了吧——另外两家餐厅一是镛记,还有一家半岛酒店的下午茶。
我对镛记的印象极为一般,照片都忘记多拍,只能以后有机会请朋友吃的时候再去补拍了。半岛,一直没有下决心去吃,因为不住酒店,据说要排长队;住酒店呢,实在不习惯住尖沙咀,所以,只能看时机了,但是一定要去尝试,一定要汇报心得:)
周末到中环的时候时间刚好,于是特意去了趟念叨有段日子的陆羽茶室了,那么就说说这家陆羽茶室吧:)
问香港人地址,人家笑:哦,你要去那里啊,去了那里,你会觉得自己很年轻哦。香港人说,那是老派人最爱去的地方,不像镛记,老的少的,都比较喜欢。
陆羽茶室位于中环,地点不如在最繁华兰桂坊的镛记。但是站在中环,随便问个本土的香港人,大抵都可以给你指清道路,可见他的名气。
我们是中午吃饭的时间去的,本以为会像以前去镛记那里,要拿号等队,没想到,陆羽茶室倒是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忙——虽然一层没有了座位,被安排在了二层,到了二层发现,还要去三层,但是,总是有座位的。
一进茶室,香港怀旧的气氛就扑面而来了。
餐厅的点心单都是每周一换的,有点吸引客人常来常新的意思,有些点心,错过了这周,大概要等一个月才轮上呢,心里会很痒痒。这样的做法,很对老式文人的胃口。估计用在年轻人身上,就很不以为然了:一转头,谁还记着过去。
我们去的这一周很巧,有据说已经失传的“猪润烧卖”。其实我真不太明白,觉得不算很高难的菜,何有失传之说呢?
陆羽茶室的超强人气,也使得对于一般游客来讲,点餐不是容易事儿呢。嘿嘿。很多菜在每周的点心单子和菜谱上,并找不到,要熟客才知道他们的家的特色。
茶室的菜单是两份,一份是前图照片上白纸红字的菜单,薄薄32开小纸一张,但是印刷一批,中间打孔用绳子栓起成一叠,再栓只铅笔,客人自己划上先吃的,撕下来交给店员即可;另外一份则是我手里拿的,但是只有图片和名称,没有价格,而且有些菜单上的菜或许本周并不供应,当然也有一些两份菜单上都没有的菜,却是镇店特色。比如陆羽茶室最有名的猪肺杏仁汤,就不写在菜单上,要到餐厅和伙计要。
送上汤来,问店员:这么好喝的汤的,为什么不写在菜谱上啊。他笑:哪里还用写啊,你不是也知道点。
奶白奶白的猪肺杏仁汤真的名不虚传啊,非常鲜美甜香——只是估计我的北方胃是不习惯猪肺的,只喝了杏仁味极浓的汤,却不太喜欢猪肺。
蜜饯云腿也是菜单上没有菜,论两计价。怎么说呢,喜欢蜜汁火方的人一定喜欢这道菜,不然也会有人觉得,这菜有什么啊,不就是云腿——是云腿啊,但是极香,极耐得住回味的香。
除了特色菜,还要了两样点心:吉利石斑鱼块;连汤炸粉果。虽然味道不够惊艳,但是也有可喜之处。那个看着像炸饺子一样的东西是粉果,里面裹了小虾仁、香菇、笋丁什么的,连着有汤汁,很好吃。尤其是粉果的汤,看着清汤寡水,不过品品,透着鲜香。
一餐吃完,除了香汤美点人情会让人觉得不枉此行,而且还有最完美的怀旧落幕——问伙计餐巾纸,于是递上一把毛巾,还不是一次性的,正正经经的湿毛巾:这样的细节,也许无意,但是却让特此一吃的游客格外尽兴。
老香港的味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