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祝志军金山星期二 |
分类: 互联网评 |
祝志军
1、校友老祝。老祝大名祝志军(博客:鬼扯淡),我习惯了称呼他老祝,感觉比较亲切。他在北大读国关的时候,我不认识他;他在新浪科技做主编的时候,我不认识他;他在赛迪做总编的时候,我不认识他;他创建Techweb之后,我认识了他。认识老祝的时间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可考,唯一有的是05年11月25日老祝发的一个帖子:“刚认识的,在新浪写BLog的许晓辉告诉我42楼拆了。曾经在42楼310室住了四年,顶层510室或者508室当时住着刘峻。现在和讯的总编。”那个时候,我没在任何公司就职,而是正在北大写我的硕士毕业论文,标题是《博客的私人性写作特征》。我曾跟老祝说,曾经在一个园子中呆过,相遇之后的感觉会不同——这不是为了拉近距离的恭维,而是切实的。
2、老祝的911。由于近日忙碌,到了星期一的晚上我才想起来本周“金山星期二”讨论会的嘉宾还没有确定,于是打电话给老祝——我想他一定有很多成竹在胸的内容可以讲。老祝很爽快的答应了,说来讲讲新媒体吧。星期二正好是9月11日,这个日子已没有人纪念,那是老美的事。老祝说不用ppt,请大家提问他来回答比较有的放矢。同事们提了不少问题,老祝的回答很真实也很实际,没有故弄玄虚的莫测高深——这种风格让人觉得可接近。老祝的IT龙门阵在七点半开始(本期嘉宾项立刚),七点钟的时候他和我在柏彦大厦二楼的尊鼎食府聊他的Techweb的规划,聊他的日本行。
3、非江湖人士。网络媒体是一个江湖,身处其中的人想必都有深刻体会。而在我看来,老祝的江湖气并不浓烈,更多一些书生气质——我会认为这和他曾经青春过的燕园有关。老祝的观点很多,我记下了一二:主流价值观缺失的环境下,性、暴力、财富是媒体和读者的焦点;互联网时代无法左右全部舆论,只能比谁的嗓门大;新浪首屏文字多是因为在97年拨号上网时期浏览速度很慢,第一屏用文字比图片速度更快,即使断线也能了解大致资讯,这种风格延续至今;重要文档用邮件发送,便于日后检索;电话拜年比短信群发更有意义。。。观点虽然很散,但各有其价值。非江湖人士老祝正在踏实耕耘着两周年的Techweb,在很多人眼中他是Techweb创始人、执行董事,是祝老师,是祝总,我只把他当作校友,这种关系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