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T圈为何多口水战·好处一箩筐

(2007-05-29 22:46:27)
分类: 互联网评

IT圈为何多口水战·好处一箩筐

 

1、口水战与好公关。口水战,貌似贬义、交战双方会一损俱损;事实上,作为公关的一种方式,口水战在中国国情下频繁出现,特别是IT圈——口水战的主战场一定是互联网,IT人最懂互联网。口水战多数情况下利大于弊、好处多多,于是何乐不为。
 
2、迅速提升产品知名度。一个朋友说谷歌输入法和搜狗输入法之口水战中,谷歌的两台服务器几乎不能承受海量下载的复合而几近崩溃——尽管谷歌的品牌会因抄袭事件和口水战多少受损,但对于一个产品而言,下载业绩目标很快实现,商业目的达到了。而对于搜狗输入法而言,对于提升产品知名度,甚至是产品美誉度,都是大有裨益。口水唾沫横飞之间,海量下载已在进行,可谓无本万利。
 
3、媒体天生喜欢“推波助澜”。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特别是大街上若是有人打架,必然围观者甚重——此所谓鲁迅先生所描述之“看客”心理。对于商业时代的媒体而言,读者喜好与关注度是第一位的,而迎合读者的“看热闹”心理成为必须——所有人都会天然关注看似负面的报道。于是,对口水战的高关注度,往往能令作战一方或双方达到目的。和平时期,厂商要想发篇新闻稿需要下很大功夫,还不一定有好版面,即使发表了也可能是豆腐块。然而,口水战一出,媒体自然来,大篇幅报道毫不吝啬。因此,口水战是一种成本最低、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公关方式,可屡试不爽。
 
4、双方“皆大欢喜”。口水战的直接影响是交战双方或多方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如若不是一方过于理亏,往往能皆大欢喜。于是,常有“一唱一和”的战斗局面出现,各得其所。比如谷歌和搜狐,比如奇虎与雅虎,比如阿里巴巴与慧聪。
 
5、读者不关心操盘内幕。对于从事市场和公关的人而言,口水战双方的初衷、布局、招数,似乎都非常了解。于是圈内人往往鄙视口水战,理由是炒作痕迹太重。然而司马昭之心并非路人皆知,对于普通读者和用户而言,根本不会有人去留意这幕后的千丝万缕,就像散户无法了解操盘手的伎俩一样。于是,口水战中谁的声音大,谁能将不利于对手、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传递到终端用户,谁就是胜利者。而所谓操作手段的正当与否,普通用户无人知晓。比如瑞星与卡巴、诺顿的口水战,胜利或许是属于瑞星的,诺顿与卡巴的还击都太微弱——无论谁对谁错,无论是否炒作,能够影响用户的就是赢家
 
6、让口水继续横飞。你方唱罢我登场,诺顿误杀口水战尚未落幕,当当与卓越的口水战已经上演——结果自然是卓越和当当增加了出镜率,读者哪怕只是到双方网站随便看看就可能多卖出了几本书,双赢。一出比一出更加精彩。欢喜了媒体,热闹了看客,不必讲道理,口水多者胜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