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燕园记忆 |
1、每天午饭后我都会到三角地去走走,已经没有了当初对演讲报告的热情。但我依然希望让自己能够在这里感受到激情四射的青春、那种理想主义的单纯。当混迹于社会很久而麻木之后,我建议你到高校校园去走走,你会重新找回当初的热血冲动,也可以让自己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希望。
2、2004年12月的一个中午从公司回到学校,三角地仍旧是生机勃勃:有人在热烈讨论中东局势、有人在听一个藏族同胞讲述环境保护、有人在教轮滑、车协在义务修车...只有这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蝇营狗苟的渺小。回到电脑前,我写下了《追忆这个浮躁年代》。
2、我一直认为文字阅读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可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电视剧无论多么精彩,都会遭到诟病,原因在于读者在文字阅读中所预期的场景和主人公的貌似天仙,常常在现实中并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并且众口难调——这是影像表现力的弊端。
3、我试图在自己的日志中以图说话的目的并非只是对影像的展示,图片的作用更像是一种文字的陪衬,给想象空间一个载体——并非所有的文字想象都是模糊暧昧的好。
前一篇:白天窄带,晚上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