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个周末看的新书是《私募生涯2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这类基金操盘手原创的作品不多(这一行多的是股评文章的结集)。而作者龙昌是专门为了总结自己的20多年投资生涯而撰写,投入时间精力很多,虽然行文平实,但是胜在有血有肉,他20多年在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之中亲身参与以及耳闻目睹的各种打拼故事,更是栩栩如生,让读者如在现场,感同身受。
老钱是私募基金经理龙昌在2005年认识的一个客户——他姓钱,喜欢人家喊他老钱,好像老有钱了的感觉,严格说他只是用我们的平台来进行港股交易,然后我们把手续费返还给他。
老钱50多岁,是江西人,30多岁来深圳,来深圳后,在一个国有企业做会计,是一个传统的人,最后这家国企效益越来越不好撤回内地了。老钱留了下来,在朋友开的一家传统旅行社做财务总监,业务不多,老钱可以做点别的事情。老钱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慢慢喜欢上了炒股票,一开始他买卖沪深股票,可是从会计的眼光看,怎么都不放心,实在找不到放心的股票。
后来,他在一个朋友的引导下开始买卖起港股,在香港主板,老钱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喜欢找到那些股价在净资产附近,甚至账上现金都不少的股票,特别是地产股,买了以后,他就捂着,竟也赚了钱。后来,一些朋友也开始委托他帮忙买卖港股。老钱和人家分成,后来老钱也研究巴菲特,开口闭口也谈论巴菲特,其实我不想反驳他,巴菲特据我所知没有买过地产股,他在后期也抛弃了那种单纯烟蒂式的价值股,而更追求价值外的确定性成长股。
龙昌说得很生动——老钱人脉不错,他最大的优点是找到那些在净资产附近的低价股后,耐心持有不动,然后有一天股票上涨了30%以上,他就慢慢卖出了,因此几年下来也赚了不少,他也喜欢和我聊天,因为我们都是巴菲特的追随者,虽然看法不同,但都不是技术派,都是价值型的投资人。
老钱介绍了好多客户给我们,前后有几十号人,大都是几万到几十万港元资产。老钱每月和他们分成一次,加上我们返还给老钱的手续费,老钱很知足,慢慢地也积累到几百万的资产。老钱和前妻有三个孩子,后来前妻嫌弃他赚不到钱离婚了,老钱现在独立抚养三个儿子,也挺辛苦。后来老钱找了一个女朋友,在医院里做护士,就是深圳的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后来两个人结婚了。在老钱的影响下,他第二任老婆也开始买卖香港股票了,只不过,她后来越玩越大,偷偷地用老钱的账户玩起了权证。
有一次春节后上班,老钱带了一个儿子来我们公司坐坐,我包了100元的红包给他儿子,老钱很高兴,他儿子走后他和我们聊了很多,他说有一次他年轻时从江西拦了一辆大客车,天黑了走到半路,大客车把客人都赶了下来,说车坏了要找地方修修,老钱一看不好,这是遇到黑车了,老钱急了,因为他兜里的钱都买了车票了,老钱死也不下车,大客司机同伙恐吓一番后,忽然拿出一把刀来照着老钱晃悠,老钱拿起车上的一个破灭火器做出了鱼死网破的架势,下车的客人一看有人出头,又都上车了,最后,黑车团伙一看没办法,只好乖乖开到了深圳,多亏老钱长得挺壮实,胆子也大。
还有一次真1998年,老钱坐那种深圳的中巴车,很多都是私人承包的,为了拉客经常横冲直撞,老钱被招呼上了中巴车,推推搡搡中,老钱感觉自己的钱包没了,里面有刚领的工资,老钱急坏了,这时间,旁边有个好心人使了个颜色,意思是有小偷偷了,老钱一把揪住别人示意的那个人,厉声说:“把我的钱包拿出来!”老钱的气势镇住了小偷,他乖乖地交出了钱包。老钱敢于捍卫自己的利益,他就是这样的人。
谈到最后,作者龙昌在书里面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钱缓缓说道:“我现在已经彻底退休了,我老婆炒权证把我的200多万全亏光了,最后她嚎啕大哭一场,第二天她出去出找工作了。”
接下来龙昌表达得也很到位——听到嚎啕大哭这四个字,我的心为之一颤,生命中总是有些话会从灵魂深处触动你,激发你的某些残酷的回忆,嚎啕大哭这四个字就是这样的话。奉劝普通投资人,尽量远离衍生产品,即使你感觉把握再大,也不可用生活费去投资这些衍生产品。否则你将可能失去优越的生活,面临重新打工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