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黑色产业”变为“绿色产业”的POSCO
吴剑侠
1968年,韩国还只是一个人均GDP不到200美元的贫穷国家。当时政府向世界银行提出贷款建立制铁所的可行性报告,但由于种种原因遭到拒绝。韩国只好
转用日本战争赔款的一部分来建造制铁所。朴正泰在资金、技术和经验匮乏的情况下,在庆州东海岸名叫浦项的小渔村开始了一个钢铁神话——这个名叫
POSCO(浦项制铁)的公司从孱弱的小厂一步步成长为世界排名第三的钢铁公司。
现在去位于庆州东海岸的浦项制铁所参观,有专门的大巴和讲解员,提前在网上预约即可,POSCO这样会做宣传一点都不奇怪。到了制铁所(也就是我们说的钢
铁厂),意料之中的是大型重工企业刺耳的噪声,意料之外的是厂区、车间几乎一尘不染。一个参观者说,“虽然现在已入隆冬,草木皆枯,但仍可感受到
Posco的干净、整洁及其与自然的和谐:晴空蓝天下的炼钢设备,像是没有启用的装饰物,池塘里的净水及闲游的肥硕的鸭子,也像是在迷惑参观者,让我们突
然沉浸在身处大自然的幻觉之中。”
年产1200万吨的浦项制铁所向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呈现出来的良好形象,绝不可能是一时粉饰,也不可能是偶然。了解它的历史,尽管出身贫寒,但创建之初
POSCO就宣称要把自己建设成为公园里的钢铁公司,将“黑色产业”变为“绿色产业”。记录的历史是否与当时企业创办人的真实想法一致,我们不得而知,但
POSCO每年预算中“设备投资”的9%被用于环保相关领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近期也遭遇“广域市环境运动联合会投诉POSCO在当地造成空气污染”事
件,但这也是这个行业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
浦项制铁有一句口号是“资源有限,创意无限”。钢铁行业在技术革新方面一直比较缓慢,以生产生铁的技术为例,自19世纪后期英国发明鼓风炉工艺后,至今一
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实质改变过。而POSCO研发的Finex(融溶还原技术工艺)则是改变鼓风炉工艺基本结构的划时代新技术,可减少15%的投资费用和
15%左右的生产成本,环境污染物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仅为高炉的3%和1%。在Finex研发项目启动之前,POSCO的盈利能力已经不容
小觑,如今更是行业领先。这个项目耗时整整15年、花费7亿美元,直至研发成功前,都没什么人看好。没有做百年老店的决心,很难想象可以耐得住这般寂寞。
性格决定命运。这个从呱呱坠地就致力于“干净、环保、治理、透明”的企业,在2004年,凭借171亿美元的销售额和高达33亿美元的纯利润,成为了世界上利润率最高的钢铁公司。
陆注:去年我作为国家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韩国,亲到访浦项制铁,眼见其环保手段,大受触动。不知道中国企业之中,几时能够有迎头赶上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