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企业:或者IPO上天堂,或者被人收购(转)

(2008-03-21 12:33:44)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改变中国

这篇《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有意思:

 

    …………

    花旗集团亚洲地产投资银行主管何艾文(Edmund Ho)于今年2月通过路透社采访指出,如果一些大型中资房企无法在今年IPO,将面临被同业或基金收购的险境,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限制银行向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

  他表示,现有40家未上市中资房企已着手引入包括可换股债券在内的结构性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正指望这些中资房企在香港上市以便套现退出。而这些可转换债券投资者预计将要求15%到20%的内部收益率来补偿他们的高风险,这一水平高于去年的12%~15%。

  但如果企业未能及早上市,他们可能不得不在今年下半年将自己出售给资本更雄厚的上市房地产企业,或卖给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他还表示,中资房企今年赴港IPO规模原本预计超过去年的约80亿美元,但是,由于近期的股市调整将使他们不得不降低上市规模。

  中银国际的研究员对记者预测,许多地产发展商因购置土地导致资金链脆弱,如果IPO拖上一到两个季度,他们的资金链将变得紧张,而且需要支付庞大的土地溢价,大项目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

  时富金融的研究部董事罗先生也对记者表示,去年内房股在资本市场上的风光那主要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内地楼价及开发商成交量上升等预期推升,但是由于内地调控后楼价下调趋势明显,目前香港业界普遍预期一线城市可能还有10~20%的降价幅度,而且成交清淡将持续,人民币升值早已不能成为内房股做多的理由,由此带来内房股融资难的问题。如果恒大挂牌上市未如理想,很可能将使十多家已递交申请的中小型内房股不得不进一步延期。“作为两年来首个未在招股期引入基础投资者的恒大,主要是因为富豪及基金已经对内房股不再看好。其实从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奥园招股时引入基础投资者已经明显不如他们此前入股合景、碧桂园时积极,富豪的入股金额已经从4000万美元以上,下降至1000万美元以下。”

                      ------《IPO滑铁卢高成本融资 内地房企在港频遭冷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