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跨界阅读 |
《第一团队》
文/朱瑛石
创业四人组
一切传奇都始于一个平淡的开端。
1999年3月,上海徐家汇建国宾馆旁边一家新开张的上海菜餐馆里,两个男人正在喝酒。一个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头比常人稍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沉静清秀的气质;另外一个年纪略大些,留着板寸头,虽然戴着眼镜,仍掩盖不住豪爽之气。
“最近美国的互联网很火啊!”年轻的那位说。
“听说了。JAMES,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
“不如我们也做个网站。”
“好啊!”
英文名字叫“JAMES”的年轻人,是梁建章;年长一些的是他的朋友季琦。
梁建章是上海著名的“大头神童”,初中二年级时就曾因为开发写诗辅助软件而广为人知。这位没上过高中,只在复旦大学少年班学习了一年就考入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小天才,在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甲骨文公司从事研发,一次探亲让他感受到国内的创业气氛,于是他找机会回到上海,担任甲骨文中国区咨询总监。
季琦出身江苏农村,他的经历虽然没有梁建章那么辉煌,却是标准的本土企业家路径。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季琦就曾与同学一起开店卖电脑;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国有计算机公司,很快崭露头角。感觉在这家公司已无法再施展自己才能,他从国企辞职,赴美游历,在硅谷接触到了互联网。回国之后,他为一家民营企业打开上海市场,最终,他自己创业,开了一家主要做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的公司。
有了做网站的想法,梁建章和季琦开始组建团队,他们找到了共同的朋友——沈南鹏。
沈南鹏是一个出生在浙江的上海人,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他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后转入耶鲁大学攻读MBA。当梁建章和季琦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8年华尔街投行经验,正在德意志摩根建富担任董事。一直很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沈南鹏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了参与创业。
三个人开始讨论网站的定位。如同当时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他们也从拷贝美国现成模式的思路出发,提出了网上书店、招聘网站、网上宜家等设想,但是作为三个有相当商业经验的创业者,他们认为这些方案或者牵涉支付和物流问题,或者不具备优势。最终,梁建章提出做一家旅游网站,并得到了同伴的支持。
不过,对于这个三人团队而言,他们还缺乏做旅游网站的最后一块拼图:一个熟悉旅游行业的人。几经周折,他们找到了大陆饭店总经理范敏。
范敏有一份让普通上海人羡慕的履历。他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新亚集团公司。在这家上海老牌国企里,他辗转多个职位,从新亚国际旅行社到新亚集团公司办公室,又从新亚旗下海仑宾馆管理实习生到新亚集团酒店管理公司的副总经理,此后又担任过上海旅行社和大陆饭店的总经理。
1999年10月,在拿到IDG的投资之后,四位创始人带领几十个员工将网站做了出来。10月28日,携程旅行网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