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交易的品质保证体系
(2013-05-20 14:15:08)
标签:
it |
1.何谓交易的品质保证体系
交易中,如何保证货物如供应商所承诺品质?整个交易链为保证商品品质而搭建的系统,即为品质保证体系。
传统交易中,这是由内部质检、商誉、商标、分销商资质筛选、市场监管、第三方估值、有关部门监管来实现的。核心在于让买家相信如果品质有问题,他们的商誉损失会超过品质不合格的收益。
大体来说:内部质检完成对内部的监督,商誉是向客户承诺自己不会轻易撤离,比如门店、装修、广告等投入,都会超过游商。商标则是对商誉的确权,确保商标拥有者对商誉投入的收益权,分销商资质筛选是为了避免冒牌产品的销售,第三方估值通常用于品牌商誉覆盖不到领域比如大宗原料交易由船运公司化验检验,市场监管和有关部门监管则是对企业的外部约束,当企业自己的品质保证体系比较弱的时候,市场需要更高成本区进行检验和监管,因此商誉差的产品售价低一些(买家需要额外付出甄别成本)。也可看作,商誉作为质保体系基石,边际成本较低。
限于技术和成本,这样的体系漏洞很多,导致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甚至供应商很多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所售商品品质。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是,河南全境在售的阿迪达斯鞋没有一双真货!
尤其针对分销体系的攻击最多,比如400防伪链条里,并不能保证使用400服务的厂商是品牌厂商(未闭环)。
可以看到的另一个例子是,国际贸易里的大宗原料,因为有船运公司对货物进行检测和出具提单,所以到达目的港口后收货人可以付款取得提单后不提货,直接提单上柜交易。这是第三方质保让交易变得更加方便的典型例子。
如何建立有效的品质保证体系?本次讨论重点在于第三方质保体系的建立。
第三方质保,含商誉、交易链溯源防伪、化验检验、样品发行等服务。
2.技术进步对体系作用
前面说了技术缺陷导致的验证未闭环,造成产品溯源失效,引进信用度高的服务商来对验证进行安全保证,则可以让产品溯源过程闭环,一个场景是:
关于烧烤用料的安全性,正确做法不应该是由品牌商来保证的么?比如每个标签都加防伪二维码标签,撕开保护膜扫码到达查询网页查询生产场所、时间等信息,如果已经有人查过,提示已经有人查过以及时间,是不是伪造的标签。提供二维码标签服务的商家按发行数量收费。至于有人问怎么网站防伪,可以由信用度高的服务商来保证,比如使用微信扫码,第一次取得认证资格门槛可以设置高一些,以后这个就是可信网站了。
而整个质保体系可以优化的环节不止是溯源:
2.1消重
质保体系中,生产商与买家重复化验检验现象非常普遍,比如说纺织品,生产厂出厂前要检验,服装厂要检验样品再根据样品验收订购的货物,然后还要保留样品,作为出现问题时候的司法证据。
仅就纺织品行业来说,重复检测现象非常严重,平均每种纺织品化验检验次数在10次/年以上。
采用第三方质检+质保库,则可以每种只检验一次,有效降低化验检验开销。质保库发货可以避免货与留样不符。
2.2参数库
生产中使用非标商品往往需要更多的比较、筛选开支,也不利于制造业向柔性制造转型。对可以标准化的一些品类如果进行标准化,采集参数入库,可以大大降低下游厂商的研发成本以及拓宽选料范围,并让产品品质更稳定。
2.3产能优化
由于一些非标商品在选择代用品时候筛选成本较高,导致供需匹配度不好,造成很多浪费。如果有参数库,用参数可以很方便找到代用品,则全社会可以以更低库存、更高周转速度运转。
3.两种业务模式
在业务的推广上,我们通常认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从推广到交易成功,逐级衰减,这种业务需要拼回头率也就是需要不断用有竞争力的价格刺激顾客重复购买,这种的典型是电商。还有一种是链式反应业务,规模达到后业务进入爆发成长期,顾客被绞入链条,通信类服务、商品竞价搜索,都属于此类业务,这类业务拼的是渗透率。
400电话防伪属于逐级衰减模式,所以需要反复推销,而QQ聊天、淘宝商品搜索和百度竞价排名都属于链式反应的,这个很好理解吧?
如果非标商品标准化(比如纺织品做参数库,让纺织品可以象电脑那样比较参数),就可以把原来逐级衰减的400模式变成链式反应的淘宝模式。
4.如何找到合适的业务
合适的业务特征是:起步规模合适,边际成本低,初期口碑营造成本低(链上有大众市场购买频率高的服务),总盘子(发展空间)合适。
食品购买频率高但是标准化较难,分品类盘子又太小,如果按分类功能,比如热量、人体所需营养类别进行标准化,到终端产品后又未必准确,如果直接按终端产品划分,品种数量又太多,因此暂时只能做安全不能做品质参数化。
纺织品种类一年在售大约十万种,年销售额过万亿,重要的是,大众对终端产品购买频次高,网购频次高,因为纺织品单品销售额高,化验检验消重余地大,且可以做比现在丰富很多的指标体系。
5.体系发展路线图
以纺织品数据库("纺织品数据库商业计划书20130424.pdf" http://vdisk.weibo.com/s/z5AbE)为例
第一步做媒体:服装评测,山寨指导,面料代用品可选择品种点评等。目的是通过传播被响应情况,了解大众更关心的参数,迭代开发出更合适的化验检验手段。
第二步做数据库:把服装评测期间积累的化验检验知识产权做成自动化流水线,让流水线可以高效检测样品并帮助企业进行样品手册发行,赚更高层次的媒体费用。
第三步做订单交易平台:租赁企业产品库改为质保库,企业可预约检测和库位,预约后可预售,以根据买家意愿及时变更生产计划,优化产能,避免浪费。订单的交易可以让市场优胜劣汰效应更明显(买家可能放弃定金以选择更合适面料,或者将涨价太多的订单直接销售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