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核论挑战奇点论——关于宇宙起源

(2006-12-14 22:42:42)
分类: 科技杂谈
  此文谨献给亲爱的文科生、文艺青年、文学青年、诗人。
  请理科生及工科生出去,天挺冷的,出去时请带关门,谢谢。
  宇宙起源理论有很多,大爆炸理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宇宙从一个只有位置没有尺度的奇点发生大爆炸,一瞬间同时产生好多天体,然后又经过几十亿年演化成今天的宇宙。一个很有力的论据是宇宙中弥漫的背景辐射。
  也许工科生和理科生能理解这样奇怪的理论,我的小脑瓜是理解不了一个世界如何从“无”中诞生出来的。所以,我以文科生的漫不经心、文艺青年的忧郁、文学青年的幻想、诗人的浪漫写下“双核论”以挑战奇点论。

  宇宙模型:让蚂蚁沿罐头盒表面爬,它会觉得罐头盒表面是平的,在哥伦布及其率领船队被美洲大陆原著民发现之前,大部分地球人以为地是平的,虽然很多海边的人看到向岸行驶的船时总是先看见桅杆顶上的帆后看见船。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那只罐头盒上的蚂蚁一样以为世界是二维的。
  其实如果减一维,宇宙就象一个气球的膜,这个膜相当于一个“等时面”,其上处处时间相等。膜的厚度不均匀(质量不均匀),厚度不同区域受到相同压力(压力即时间)时扩张速度不同(以光速为尺,尺会变化),最终会收缩还是会爆炸取决于膜的弹性与内部气体的供应情况。膜上各种规则来自外部规则在膜上的投影。
  现在,我们对膜内的规则了解了很多,这实际上有助于我们了解投影前规则。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这样的模型:
  两巨大物体相向运动,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有背景力(类似万有引力,我从不认为万有引力是交换力,称之为“背景力”更合适)也有交换力(比如电磁力就是交换力,依靠光子的交换),当距离近到一定程度,它们之间的交换力受背景力约束,形成封闭区域,宇宙诞生(也就是前文所述“膜”诞生)。它们世界的规则投影到“膜”上,由于“膜”的约束,较原始规则有所改变,一定条件下(不超光速运动)各种作用力只会沿着“膜”的方向传播,两巨大物体的比例可能与原子中质子与电子比例存在换算关系,如果两巨大物体相互俘获形成稳定关系(比如恒星与行星),则“膜”内压力(巨大物体之间的交换子形成)会稳定存在,时间就会稳定存在,宇宙不会收缩也不会爆炸。如果不是这样,那么……
  嗯,根据本理论,平行空间之类奇幻小说里描写的东西都不存在哦,好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