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诗历:四月初三日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香故纸钩沉壬寅诗历杂谈 |
分类: 诗词日历 |
壬寅诗历:四月初三日
元·范梈
唐·白居易、刘禹锡、宋·宋庠、曾几、黄公度、薛季宣、黎廷瑞
元·范梈
《四月三日,蚤作,访夏编修》
晓穿甲仗抵晴沙,桥角垂杨乱映花。
春色于人元不薄,将诗勾引到君家。
甲仗:亦作"甲杖"。
披甲执兵的卫士。泛指武器。
范梈(p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唐·白居易
《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孟夏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体中无病痛,眼下未饥寒。
世事闻常闷,交游见即欢。
杯觞留客切,妓乐取人宽。
雪鬓随身老,云心着处安。
此中殊有味,试说向君看。
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汉制﹐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魏﹑晋﹑南北朝因之。隋代始定散官之制。唐﹑宋﹑金﹑元因之。
妓乐:1.指妓人表演的音乐舞蹈。 2.乐妓,舞妓。 3.犹声色。
取人:选择人。
云心:形容闲散如云的心情。
着处:犹处处,到处。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唐·刘禹锡
《初夏曲三首》
其一
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
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
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
铜壶: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斗柄: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
其二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注释:
繁华:花盛开,指春季。
繁华:花盛开,指春季。
阴阴:阴暗貌,谓夏木成阴。
命:教。
其三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注释
晞:露干。
雉朝雊:《诗经·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雊,雉鸣叫。
百舌:鸟名,又叫反舌。体形像八哥但比它小,身体略大,羽毛呈灰黑色,有斑点,嘴尖色黑,它行动时头部向下,喜食蚯蚓。以其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立春后鸣啭不已,夏至后即无声。
平芜:平旷的原野。全诗校:“一作无声,一作绝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宋·宋庠
《春季开无畏灵塔祈雨至夏初霶洽》
春晦西峰雁塔开,香云清梵彻昭回。
初疑咒钵降龙出,终似军持注水来。
百穀根茎流慧润。四郊氛祲卷暘灾。
守臣无状均灵贶,如验元非赞变才。
霶: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香云:美好的云气,祥云。
清梵: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昭回:指星辰、指日月。
军持: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祲:雾气。
指预示灾祸的云气。
暘灾:指干旱。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曾几
《夏初示儿曹》
鸟声四合阴扶疏,江湖散人拜赐初。
此君之子才堕地,一一文采如於菟。
相看又作故时面,乃是秋风箧中扇。
寸阴尺璧定何如,付与尔曹分贵贱。
扶疏:〈书〉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枝叶~ㄧ花木~。
散人:平庸无用的人。
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
於菟:古时楚国人对“虎”的称呼。
寸阴尺璧:汉语成语,指极短的时间,形容时间可贵。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
宋·黄公度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有诗入夏追和》
要洗襟怀万斛埃,一尊相属莫迟回。
颠狂柳絮将春去,排比荷花刺水开。
懒矣宦情甘冗长,拙於句法强追陪。
人生行乐须闲健,千古朱颜同一颓。
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相属:互相劝酒;向人敬酒。
迟回:犹豫不定。
颠狂:形容放浪不受约束。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做官的心情。
追陪:追随;伴随。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著有《知稼翁集》、《知稼翁词》。
宋·薛季宣
《筠乡入夏野花方拆》
墙匝丛丛绣舞裀,一般颜面各精神。
筠乡不为东君去,野草閒花满路春。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入夏才几日,新晴已不禁。
阑珊花晚景,掩映树初阴。
西照山河影,南风天地心。
物情殊可笑,团扇已騃騃。
阑珊:〈书〉将尽;衰落:春意~ㄧ意兴~。
西照:犹夕照。
天地心:比喻寂然不动,无知无识。唐元结《农臣怨》: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谓隐含的爱国之心。
《易·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见其天地之心乎?” 复:
反本。复卦震下坤上,阳气反回,再度生气蓬勃,故亨通,见天地生生不息之心。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2021-05-14
四月诗历初三日:
魏晋·李俊明《感皇恩
杨成之生朝四月初三日》
唐·孙逖《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宋·陆游《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
杨万里《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陈著《四月三日与家小人酌转官球花因花八句略为花》
王之道《予绍兴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时月上》
前一篇:b122、唐·李白诗选(十二)
后一篇:123@365《暮春遇疫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