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2022-04-23 16:03:15)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韵流长

唐·李商隐

故纸钩沉

杂谈

分类: 诗词学习

唐·李商隐《玄微先生》《少年》《妓席》《柳下暗记》《西溪》《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子初全溪作》《碧瓦》《韩翃舍人即事》《蝇蜨鸡麝鸾凤等成篇》《蝶》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玄微先生》

夜夜桂露湿,村村桃水香。
醉中抛浩劫,宿处起神光。
药裹丹山凤,棋函白石郎。
弄河移砥柱,吞日倚扶桑。
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树栽嗤汉帝,桥板笑秦王。
径欲随关令,龙沙万里强。

注释
玄微先生:系道流。玄微先生,指深远微妙的仙人,或指原始天尊,造物主。
《后汉书·费长房传》:“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惟长房于楼上睹之。”
桂露湿:形容月光映照夜露,光含湿意。
暗用桃源事,形容所居如仙境。
浩劫:历时长久的劫数。
《汉书·礼乐志》:“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
《山海经·南山经》谓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汉武故事》谓仙之上药有九色凤颈,次药有蒙山白凤之肉。
乐府《白石郎曲》:“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白石郎谓白石棋子。
《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中。有堪树,长数千丈,大二千馀围,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是名扶桑。《真诰》:“霍山邓伯元受服青精石饭吞日丹景之法。”
《后汉书·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鲛绡:《博物志·异人》:“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绢,全诗校:“一作丝。”
《汉武故事):西王母以仙桃与武帝食,帝欲留核种之,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
《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石皆流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列仙传》则谓关令尹喜与老子俱游流沙。
龙沙:白龙堆沙漠,即今新疆库穆塔格沙漠,与大戈壁塔里木盆地毗连,古人称万里龙沙。

仙翁:男性神仙。定数:气数。桂露:秋露。桃水:春水。白石郎:白石生,仙人住在白石山,是隐居仙人,常煮白石为梁,他流恋人间,不去升天。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以东河水中,禹治水疏导从山两旁过水,山如石柱。龙竹:最长大竹子。秦王板桥:秦始皇要过东海看日出,海中神人鞭石去架桥,皇帝要看神人面,说自丑不允,让画家潜水偷画,神人怒,断桥,仅皇上得脱身。关令尹:周朝函谷关小吏,见紫气东来,迎接老子,获道德经,又随他西度流沙。
注:本诗表达了想随有势力人学道的愿望,并表示了做凡人的无奈。

译文
神仙没有固定的气数,当时作为世人用一个水壶就把自己藏起来。夜夜秋露湿润蕴含月宫桂花香味,村村春水流出世外桃园地花香。神仙在醉酒中忘记了给世界定时制造大灾难,他住宿的地方射出神明的光彩。他的仙药里有仙山的凤骨,他的棋盘摆在白石仙人面前。他摆弄着黄河使三门峡东面的砥柱山好像移动位置,他吞日剩下的一半倚靠在东海的扶桑大树上。大长竹子能做成轻便的马鞭,他把东海鲛人织的丝绸烫平作下身的裤子。汉武帝吃了仙桃后要在人间栽蟠桃树让他嗤笑,秦始皇要造石板桥过东海看日也被他讥笑。我径直地就想要随老子的学生函谷关令尹,跟他们仙人到西方万里流沙还远的地方学习仙道。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少年》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
直登宣室螭头上,横过甘泉豹尾中。
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此首讽勋戚子弟骄纵荒淫。
《东观汉纪·马防传》载,防征西羌,上嘉防功,令史官作颂。兄弟二人,各六干户。防为颖阳侯。特以前绥定西羌,以一千二百户增防,身带三缓,宠贵至盛。马防系马皇后之兄,马援第三子。
《汉书,樊啥传》“赐重封”注:“重封者,加二号耳。”
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螭头:指殿阶上所刻的螭形花饰。宣室璃头上,谓其近御座。
甘泉:宫名,秦所造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十九里,;距长安三百里,见《三辅黄图》。(汉书·扬雄传》:“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从法驾),在属车间豹尾中。”服虔注:“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最后一车悬豹尾。”
别馆:指姬妾居住的馆舍。《晋书·王导传》:“曹氏性妬,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汉书·成帝纪》:“上始为微行出。”注:“于后门出,……若微贱之所为。”蕙兰丛:谓其后房姬妾之众。
田窦:魏其侯窦婴,孝文后从兄子;武安侯田纷,孝景后同母弟,《史记》有传。灞陵:在长安东。
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此喻寒士漂泊无定的生活。

译文
卫青作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兄弟平定外族的侵犯是立下了第一大功,他的外甥霍去病二十岁左右也因打击匈奴有重大封赏。他们势力强盛到可以直接登上未央宫宣室殿的雕画有无角龙的台阶,还可以横着穿过汉武帝避暑的甘泉山甘泉宫的皇上的装饰有豹尾的车队仪仗中。可是在异地的馆舍中醒来了巫山云雨的富贵好梦,后门偷偷地把如同清雅高贵的紫兰花的(丛生)他们的贵人给离去了。灌夫象在霸陵夜间打猎的故将军李广跟随卫青出征那样、夹在外戚窦婴与田蚡的争权夺势中,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如秋天的郊野自在风中旋转的断根蓬蒿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宣室:汉未央宫宣室殿。甘泉宫: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的宫殿,在甘泉山南鹿。别馆:他乡客人的馆舍,皇宫之外的宫殿。南朝梁的庾信三年囚于别馆。云雨梦:楚襄王在章华台住宿梦与巫山神女约会,女称自己为巫山云雨。平羌:平定羌族叛乱,指对少数民族平叛,一指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一指唐李德裕打败吐蕃入侵后取怀柔政策。
灞陵夜猎:霸陵,汉文帝陵所在地,有灞河通过,也叫灞陵。夜猎:夜晚打猎,捕射猎物在归巢入眠之时。北周瘐信的《哀江南赋》中有句“岂知霸陵夜猎,犹是鼓时将军。”:汉代李广将军威震匈奴,由于一小过错,被皇帝费了将军职务,但仍然喜欢领着侍从在霸陵夜猎,有晚归来,霸陵亭长仗着酒胆不给开门,李广说我是过去的李将军,亭长说新将军我都不给开门,何况你还故将军,害得李广露宿一夜。后来匈奴再犯,李广官复原职,要亭长一起出征,借口军务斩了他。
李广之死:李广不服老,非要随卫青出征,卫青不给他立功机会,他在一次重大战役前非要出战,并立下军令状,由于失利,羞愤自杀。李广儿子感觉是卫青逼死他父,刺杀卫青受伤,霍去病为舅报仇,杀死李广之子。皇上感觉霍去病位高功大已不可制,在出征塞外时,说饮水中毒,年二十三,实为人害毒死。/巫蛊之祸,江充害死武帝之太子,卫夫人失宠遇害,卫青之子也遇害。
田窦:窦嬰与田蚡,《史记》中有《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的亲属窦嬰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景帝封为魏其侯,汉武帝母亲王娡的弟弟同父异母弟田蚡被封为武安侯,两家外戚争权夺势,在窦家举行的晏会上,田顾意迟到,在窦敬酒时,田不起立还礼,窦的朋友灌夫仗义使气,大骂田蚡,称为灌夫骂座。田以不敬罪违法乱纪罪将杀灌夫,窦设法营救,在武帝前和田评理,互相指责结党不轨,武帝难断,王太后说帝在臣都不忠,武帝被迫判窦有罪,窦家想起景帝给窦嬰的特诏,允许紧急时重新上诉,田蚡以宫中没有诏书副本为由,再告伪造圣旨罪把窦、灌族诛。这里暗指牛李党争事。

少年为李商隐自己,在诗中李商隐自比李德裕,李德欲比作飞将军李广,李广比作卫青、霍去病,卫、霍靠卫子夫,又把自己比作灌夫,把窦婴、田蚡比作李德浴和牛僧孺,自己在宫中的情人比作卫子夫,表达了自己在牛李党中的脆弱无力,但诗人更偏重于李党,后面有李将军诗说明这点。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妓席》

乐府闻桃叶,人前道得无。
劝君书小字,慎莫唤官奴。

此妓席所赋调谑之作,妓为官妓。
《古今乐录》:“《桃叶歌》,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缘于笃爱,所以歌之。”
官奴:王献之小字。见《法书要录》卷三。此以谑指官妓。
小字:小名﹐乳名。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柳下暗记》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
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儿童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作于大中六年。冯浩曰:“柳璧(柳仲郢之子)入都应举,义山代之作启(详《樊南文集》),故作此暗记之。”
巴南:古巴郡之南。指梓州。巴南柳,作者自喻。
《元和郡县图志》:“吹台在开封东南六里,俗号繁台。”此喻指柳仲郢幕府。
黄映白:本指柳丝、柳絮相映成趣,此喻指俪黄妃白之骄体文。
杏花媒:谓将藉此应举得第。唐人举进士登第,会杏园,谓之探花宴。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西溪》

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
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
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

注释
西溪:在梓州。本篇作于大中七年。作者《谢河东公和诗启》:“某前因假日,出次西溪,既惜斜阳,聊裁短什。盖以徘徊胜境,顾慕良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言及此诗为柳仲郢称赏的情况。
妖韶:鲜妍妩媚。韶,全诗校:“一作晓。”
窈窕:美好貌。
从:任凭。
河:指银河。
凤女:指作者之女儿。
龙孙:犹龙种,指作者之子衰师。撼玉坷:指做骑马一类游戏。
云波:指西溪水。

西溪,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西门外,是唐时的游览胜地。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春天,在梓州柳仲郢幕府里,他去游西溪,写了这首诗。柳仲郢写了和韵诗,商隐在《谢河东公(柳仲郢)和诗启》里说: “某前因暇日,出次(留驻)西溪。既惜斜阳,聊裁短什(篇)。盖以徘徊胜境,顾慕佳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这里讲他写这首诗的用意,“既惜斜阳”,有他在《乐游原》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用意。“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刘安《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看到春草的茂盛,就想到王孙出游在外,应该回去。张衡《四愁诗序》:“依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他在诗里也用美人在比君子。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首联“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潺湲”(chán yuán谗园),水缓流貌。看到水的缓流,在“怅望”,感到无可奈何。为什么?“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不惊异于春天景物的少,只感觉夕阳比景物更多。春天的景物在夕阳的照射下虽然美好,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到了黄昏,这些美好景物就要看不见了,所以要怅望,要感到无可奈何了。这是一。

三联“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 “色染”“光含”是互文,即柳叶和女萝的翠色把清澄缓流的溪水染绿了,柳叶和女萝的翠色又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有光彩。妖韶,美好而富有生机。窈窕,美好。这些含有光彩的翠色倒映在水中,显得很美好。四联: “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这跟“怅望”联系,想望西溪的水,流入大江,从大江流到海,具有“朝宗于海”的意思,这是就人间说。西溪的水,不要成为银河,阻止牛郎织女相会,这是就天上说。这两句话里含有诗人的感情。水“朝宗于海”,比喻地方官的回到朝廷,他想回朝廷而不可得。银河的阻止牛郎织女相会,商隐的妻子王氏,在大中五年死了,人天永隔,这话里含有这种悲痛。所以怅望,感到无可奈何,这是二。

五联: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凤女,指春秋时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相传与丈夫萧史乘凤凰飞去,见《列仙传》。“龙孙”,《正字通》:“青海旁马多龙种,曰龙孙。”“玉珂”,用玉装饰的马勒。“凤女”句,指西溪上有美人在弹奏用玉装饰的瑟,弹瑟表怨。“龙孙”句,指骑着名马的王孙公子飘泊在外。这两句即借美人来比君子,指君子不能回朝廷而怨; 王孙公子在外飘泊不归,也有惆怅。末联“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他想到他夜梦到京城,醒来好好写信到京里,托云中的飞雁传信,托波上的鱼书传信。

这首诗,既写出了西溪的美好景物,又写出了他想回朝廷而不得的苦闷,只好梦到京城,只好寄信给京中友好来表达他的感情了。这是即景抒情,情景相生之作。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杨本胜:名筹,字本胜,杨汉公之子。作者《樊南乙集序》:“(大中七年)十月,弘农杨本胜始来军中,恳索所有四六。”阿衮:商隐之子衮师,生于会昌六年,作此诗时(大中七年)已八岁。商隐大中五年赴梓州幕,哀师即寄养于长安。
日下:指长安。旧时以日喻帝王,故以帝王所在之首都为日下。
数:屡次,频繁。
龙种:指衮师。商隐与唐皇室同宗,故云。
《晋书·陆云传》:“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定是凤雏。”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有《李义山诗集》。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子初全溪作》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
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注释
子初:当是令狐楚子令狐绪之字,见王达津《唐诗丛考》。全溪:当是长安城郊地名。
醅:酒未漉。这里指酒。
《高僧传》载,昔汉武穿昆明池得黑灰,竺法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佛教谓世界自形成到若千万年后毁灭,一周期为一劫。
汉武帝曾于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不知,后问白马寺竺法兰,法兰说:“世界终尽,劫火同烧,此灰是也。”后因以泛指遭受巨大灾祸或变故之后的余烬。多有历尽时艰和变迁之意。也作“昆池劫灰”。
战:抖动。唼:鸟吃东西声。
皱月:指月在水中倒影随波而皱。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唼 : 水鸟吃食。句意: 看到蒲草战动,就知雁在吃食; 月光下溪水泛起了波纹,人们便会知道有鱼来了。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碧瓦》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注释
碧瓦:青碧色的琉璃瓦。此取首二字为题。
珠树:神话中树,见《山海经》:“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此为树的美称。
轮:《全唐诗》校:“一作纶。”红轮、红纶通用,指丝织品。此指窗幔、窗纱。绮寮:绮窗。
无双汉殿鬓:借用张衡《西京赋》:“卫后兴于厧发。”李善注引《汉武故事》:“(卫)子夫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
楚宫腰:本指楚宫女的细腰。后泛称女子苗条的细腰。
雾唾香难尽:借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珠啼:指哭泣下泪。
歌从雍门学:借用《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俪,三日不绝。……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酒是蜀城烧:化用李肇《国史补》;“酒则剑南之烧春。”
钿辕:贵族妇女所乘以金花装饰的车。
金管:用金镶嵌的笙箫一类乐器。
遥:《全唐诗》校:“一作招。”
河流冲柱转:化用《尚书·禹贡》传:“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柱,《全唐诗》校:“一作树。”
海沫近槎飘:借用《后汉书·杜笃传》:“海波沫血。”注:“水沫如血。”槎:木筏。《博物志·杂说》:“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往来不失期。”
蠀蛦:一种状似玳瑁的大龟。
賨:南蛮赋。见《说文》。
娇饶:汉代诗人宋子侯《董娇饶》,娇饶指美女。饶,《全唐诗》校:“一作娆。”

白话译文
青碧色的琉璃瓦衔挂着树木,红色的窗纱结在绮窗之上。
这样好看的发鬓没有第二个,楚宫女的细腰也当属第一。
即使香都烧完了也没有把苦痛诉说完,只能不停的哭泣。
歌是从雍门学来的,酒是在蜀城烧制的。
天色渐渐变暗,片片涟漪围绕着水面上的桥。
用金花镶嵌的车开道进入,用金做的乐器在旁边弹奏着。
梦中看到飞魂便十分急迫,作品写成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了。
河流冲向柱子,海沫逼近搓飘。
吴市有海龟的甲壳,巴賨有翡翠鸟的羽毛。
那个时候并没有知晓此意,再次相见送给美女。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碧瓦》
文学赏析

《碧瓦》这首诗创作于大和元年(827年)的夏日,是在大和初玉阳学仙初始,见华阳宋氏姊妹而爱慕思恋之作。

此诗是一首春日即景小诗,描绘了绚丽的暮春景色:近景是富丽堂皇的碧瓦楼前垂挂着锦绣的帷幕,远景是浓墨重彩的朱栏桥外横斜着一泓清溪,桥下绿水淙淙,空中柳絮飞舞,地上梨花铺雪。全诗层次分明,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犹如一幅色彩斑斓、富有生趣的图画,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使人可以从中享受到赏心悦目的自然之美。

诗为所恋宫女之入道者咏,“三珠树”、“汉殿鬓”、“楚宫腰”、“近槎飘”透露此中消息。首句言碧绿色之琉璃瓦,衔着昆仑山之珠叶仙树,暗示此之为玉阳灵都观。二句言观内彼姝所居,绮窗正结红纶,红绿相映,美艳无比,美其居室。“无双”二句言其发美腰细,体态轻盈;“汉殿”、“楚宫”,暗示其为宫人之入道者。“雾唾”二句,言其嘘气如兰,泣如泪珠,美其容颜,而叙其孤寂愁思。“歌从”二句,称美其歌喉,曼声低引,馀音绕梁;而调酒之技艺,胜于蜀烧。“柳暗”二句,言风吹柳枝,于小巷翻飞飘动;荷叶倾欹,似水槛斜抱小桥。老杜《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云:“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柳暗将翻巷”,言柳树茂密,思将翻巷”而人也。“抱桥”即“抱柱”,用尾生事。刘筠诗《又赠荷花绝》云“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可为“荷欹正抱桥”注脚。义山诗用语多隐喻、暗示,且一典多用。此既言荷叶之倾欹抱桥,又示以追求之执著,亦“春蚕到死”之意。“钿辕”二句,言忽见彼姝钿车开道而入观,片刻而观内玉箫声动然惟隔巷倾耳,咫尺天涯,无由得见。

下文写入夜展转反侧,彻夜难眠,积思成梦。而梦魂急驰,心系所恋。醒后即刻作书,聊诉相思。然无青鸟可传,即席亦如遥隔。《无题》云“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同一意绪。“河流”二句,言已心虽坚如砥柱,信如抱桥,然正为河水冲转;虽拟乘槎直上紫氛,而海沫飘浮阻遏,难近仙姬。末四句言有心赠以玳瑁、翠翘,永以为好,然彼姝犹未感知我心,我唯有重叠寄诗以表哀伤,如《董娇娆》之所云:“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名家点评
清朝文人纪昀《抄诗或问》:“此种是尔时风气所染,雕琢繁碎,格意俱卑,于《集》中为下下。”
清朝文人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首四句写居处深邃。“雾唾”四句,写色艺绝人。“柳暗”四句,无由得出。“梦到”四句,无由得近。末四句,恐此意之竟无由自通也。”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韩翃舍人即事》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
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此咏柳氏为番将沙吒利所劫,以分离而生哀怨之情。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牛享问曰:‘蝉名齐女者何也?’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曰齐女也。”
相传蝉为齐王王后含忿而死所变。后遂为咏蝉的典故,也借以咏后妃或女子的哀怨。

首联写初夏景色,颔联用望帝化鹃、蝉怨齐王典故,姑且对应上韩翃避难去乡、与柳氏唱和《章台柳》的经历。到这里或许还可以理解(或许吧?)
颈联直译出来大概是“走进皇宫藏珠宝的府库,在冶玉之坊做官”,这是啥意思?难道是说韩翃深受德宗赏识晋升不断,还是借此表达某种特殊情感?
尾联最让人想不通,荀令留香的典故在此处是什么作用?难道仅仅是触景生情,抒发一下高洁情操与身世之愁?

“藏珠府”和“解玉坊”都属于很宽的用典,泛指高大上的门庭和官府。“通内藏珠府”我觉得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韩翃的诗进入皇宫,得到德宗赏识,也可以把“藏珠府”理解成柳氏与韩翃相见时所在的府第。不过从承接上文来说,似乎第一种解释更顺一点。“应官解玉坊”就是说韩翃做官了,扣题目中的“舍人”。而且韩翃是知制诰,做的也确实是琢玉之事。“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应该还是写韩翃,很难说有别的意指。荀令留香的典故本来就没什么深意,朱鹤龄作注的时候还把荀令解释成了荀勖,虽然是低级错误吧,不过也说明,提荀令只是为了在说到帅哥和香的时候显得有文化一点,至于荀令是谁,是君子还是小人,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之所以用这个典,大概是因为柳氏曾经向韩翃赠香。《柳氏传》里写,柳氏为沙吒利所劫之后,又在街头与韩翃(《柳氏传》作韩翊)相遇。柳氏跟他约定期限,送了他一盒香膏,作为永别的赠礼。

这首诗是规规矩矩本着韩翃和柳氏两个人的故事来写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李商隐为什么想起写他俩了呢?叶葱奇说:“这首大概是有感于韩之遭逢,而深寓歆羡之作。诗人自慨安能有这种遇合,这一层意思当从字句以外去领会。”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里更是直接开了个脑洞:“今详采此事,与柳枝诗序及诸篇情事大有相近者。……柳枝属意义山,而东诸侯取去,安得有如许俊其人者哉!《唐诗纪事》既载此事,又录义山此诗,似已窥见其旨,特未合以相证耳。”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蝇蜨鸡麝鸾凤等成篇》

韩蜨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解:题为以六种动物组合成诗篇的意思。

蜨:即“蝶”。《搜神记》:韩凭妻美。宋康王夺之。凭自杀,其妻亦自投台下而死。遗书愿与凭合葬。王怒,使埋之二冢相望,曰:“尔夫妇相爱,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便有文梓生二冢之端,旬日而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有鸟如鸳鸯恒栖其树,朝暮悲鸣。宋人谓即韩凭夫妇之精魂。《列异传》亦载此事,云:“或云:化为蝴蝶。”
《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注引《吴录》载,孙权使曹不兴画屏风,误落笔点墨,因就以作蝇。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
玉勒:嵌玉的马络头。
融麝:融有麝香末的灯油。金缸:指灯。
瑇瑁:用砒瑁甲作的明窗。
冰:冻也。琉璃:指琉璃酒缸。
画楼:指妓馆的华美楼阁。鸾、凤分喻男女。

译文
韩凭妻怨恨宋康王的强暴化作蝴蝶忠于爱情作为图案翻飞在丝罗帷幕上,三国画家曹不兴为孙权在屏风上画画错画点点成苍蝇(加点草丛)飞拂在花纹的窗棂上。公子们斗鸡比赛骑马归来手握嵌玉的马络头,融化麝香粉末的灯油添加入温暖的金属灯座里。玳瑁壳装饰的窗户让书房明亮,琉璃制作的酒缸如冰晶莹。如画的楼阁女子们都有所属,如鸾凤一样各各都成对成双。
注:本诗讽刺了公子哥们生活奢华,女子们爱情不贞,表现了自己贫困与孤独。曹蝇:曹不兴为孙权屏风作画,误点一点,被迫画作苍蝇,又点几簇青草,孙权以为是活苍蝇,一掸才知画,赞说:此乃神来之笔啊!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蝶》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
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
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表面喻蝶,实质喻人,带有双重性的隐喻。实际上是指思乡之情。

b113、唐·李商隐诗选(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