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2022-04-03 07:35:12)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韵流长

故纸钩沉

壬寅诗历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魏晋·张华、庾阐
唐·张九龄、宋·徐积、郭祥正、李廌、李光、周必大、朱淑真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魏晋·张华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
祁祁甘雨,膏泽流盈。
习习祥风,启滞异生,
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祁祁】1.众多貌;盛貌。 2.舒缓貌。 3.娴静貌;和顺貌。
【膏泽】〈书〉1.滋润作物的及时雨。
【祥风】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
启滞,打通阻塞。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少孤苦贫穷,曾以牧羊为生。曾著《鹪鹩赋》自寄,阮籍见之,誉为“王佐之才”。魏末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后任黄门侍郎,与武帝、羊祜共谋伐吴,任度支尚书。以平吴之功封广武县侯。惠帝时任太子少傅、司空等要职。后因拒绝参与“八王之乱”,为赵王伦所杀。博闻强识,工于诗赋。今存诗30余首,诗藻华艳,而内容空洞。钟嵘《诗品》称其“巧用文字,务为妍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但代表作《轻薄篇》揭露了当时王公贵族极度荒淫奢侈的生活,《情诗》写游子思妇的篇什亦较清新。辑有集10卷,已佚。明人辑《张司空集》传世。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魏晋·庾阐
《三月三日诗》

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
清泉吐翠流,渌醽漂素濑。
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

《庄子》篇中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老子》第二十五章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在老庄的道家思想中,山水风景有崇高的地位。魏晋时期是个老庄盛行玄风大炽的年代,不少文人出入其间,研味玄理,寄意山水,留下了不少歌咏自然风光的诗篇,此是其中之一。

三月三日是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以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而得名,魏以后改定为农历三月初三)。这是个“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张华《三月三日后园会诗》)的良辰吉日,人们往往要去水边嬉游,以祓除不祥。而文人雅士更要集会于环曲的水渠旁,流觞取饮,吟诗作文,相与为乐。通过悦山娱水流连光景,言志抒怀。庾阐的这篇《三月三日》,当是文人雅集的兴会之作,不过,诗中所表现的,并不是曲水流觞的嬉乐场面,而是心与物游,澄怀观道的玄学思味。

开首二句“心结湘川渚,目散冲霄外”,起笔即已不凡。“湘川渚”指文人们流觞取饮之地。当在今湖南一带。诗人盘桓川渚,心萦流水,既而寄意无极,游心太玄,一个“散”字,颇点出了其中的神韵。作者不是寓目于景物之一点,而是放眼于云天深处,及至整个宇宙寥廓,这决非一般的流连光景的情怀,而是表现作者俯仰天地、逍遥物外的神思。次二句绾写三月三日的修禊之事。此令人想起书圣王羲之在《三日兰亭诗序》中的句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虽写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的雅集胜景,然与湘川之渚的文人兴会场面当大致不差。但作者在此略去了一觞一咏的嬉乐景象,而是着意描绘三月三日的清泉流觞:“清泉吐翠流,渌醹漂素濑。”泉水涌地而出,汩汩不绝,故曰“吐”,绿树芳草映水成碧,则云“翠”,二句极雅洁隽逸,修禊之趣已概见其中。然而,作者之意,并不止于曲水流觞的兴会之乐,而是通过娱目骋怀,表达他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味。“悠想盻长川,轻澜渺如带。”流觞带着诗人的思绪漂向了远方,作者眺望长河,波光如鳞,一水如带。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山河空间里,诗人的情感也由此得到了升华。“悠想”二字传出了个中的消息,正如此诗开头所写,作者抒发的乃是俯仰天地,逍遥物外的神思。所以,这里的“悠想”,也不会是通常的吟赏风光的赞叹,而是“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玄学思味。

作者在当时也是个玄言诗人。他在一首《游仙诗》中写道:“乘彼六气渺茫,辎驾赤水昆阳。遥望至人玄堂,心与罔象俱忘。”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物我两忘的逍遥之境,此很可用来说明当时诗人置身美景登临遐想的旨归。

不过这首诗同当时其他“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比较,可谓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了,全篇纯以景胜,描写雅洁,语言清新,特别是最后“轻澜渺如带”,隽逸传神,似为后来谢脁名句“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所本。

庾阐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仲初。庾东子。幼好学,九岁能属文。怀帝永嘉末,母没于石勒,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西阳王司马羕辟为掾,迁尚书郎。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赐爵吉阳县男。出补零陵太守,官至给事中。年五十四卒。有诗赋铭颂,今已散佚不全。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唐·张九龄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
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睢苑,汉梁孝王刘武所造园林。在睢阳(今河南商丘东),故称。后亦借指名园。
藉草:以草为铺垫物。这里指坐在铺草上饮酒。
曛,日落时的余光。暮;昏暗。

“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是关于描写“
绿树开花,亭阁高耸,飞檐越过树梢。池塘秀美,彩云飘绕。诗人用对比和映衬,写出了园圃建筑的豪华、壮丽。飞阁、华池有芳树、彩云相伴相邻,更使园亭增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风姿。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张曲江集》。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徐积
《三月三日作》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
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
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
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
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
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徐积(1028—1103年6月7日)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三岁父殁,因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避而勿践。事母至孝,母亡,庐墓三年,哭不绝音。初从胡瑗学。有孝名,后人谥为“孝节先生”。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郭祥正
《三月三日》

一盏扶头又半酣,久无归梦到江南。
桃花欲发杏花谢,细雨斜风三月三。

扶头,1.扶着头。 2.形容醉态。亦谓醉倒。 3.指饮酒。 4.谓酒醉醒后又饮少量淡酒用以解酲。
归梦,归乡之梦。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李廌
《三月三日》

柳眼脱壳花将飞,麦梢弄黄青穗肥。
鹁鸪翩翩避舟去,燕泥悮落沾人衣。
树外浮阳湖水渌,漠漠不动含晴晖。
沙暖浴凫遗翠羽,岸深老蚌吐明玑。

柳眼,早春初生的柳叶如人睡眼初展,因以为称。
鹁鸪,泛称“斑鸠”。天要下雨时,常在树上叫,故俗称“水鹁鸪”。
明玑,明珠一类的宝物。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所著除文集外,有《师友谈记》十卷、《德隅堂画品》一卷。《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传。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李光
《三月三日康守燕严亭》

禊饮城西路,山翁岸幅巾。
习池还倒载,曲水暗通津。
鼓吹雄南国,旌旗照暮春。
莫嫌娼妓拙,自有主人真。
散策花迷径,随车雨洗尘。
杖藜归兴晚,犹有浣纱人。

禊饮,谓古时农历三月上巳日之宴聚。
山翁,指晋山简。
幅巾,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后裁出脚即称幞头。
倒载,谓沉醉之态。

李光(1078-1159)字泰发,上虞(今属浙江省)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钦宗受禅,擢吏部侍郎,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改提举洞霄宫。再谪至昌化军。桧死,复朝奉大夫。卒谥庄简。有《庄简集》。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周必大
《三月三日适值清明会客江楼共观并蒂魏紫偶成》

修禊归来却踏青,临流谋野两关情。
不如省事游春女,挑菜渚边看水生。

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
踏青,习俗娱乐活动。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谋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后因以"谋野"指良策或策谋。 指谋于野。
省事,懂事;明白事理。
【挑菜】挖菜。多指挖野菜。指挑菜节。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  。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周必大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鸿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在庐陵逝世,享年七十九岁,获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宋·朱淑真
《三月三日》

林花落尽草初齐,客里萧条思欲迷。
又是春光去时节,满城飞絮乱莺啼。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2021-04-14 唐人上巳节诗选:
白居易《三月三日忆微之》、《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三月三日》(2)、《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陈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皇甫冉《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刘禹锡《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
韦应物《三月三日寄诸弟兼怀崔都水》
许棠《曲江三月三日》
张九龄《三月三日登龙山》
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壬寅诗历:三月初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