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365隋炀帝杨广

(2022-04-10 16:57:55)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钩沉

古韵流长

隋炀帝杨广

杂谈

分类: 品思

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上麻下女”字读作“摩”,写作部分网上系统无法显示此字,参考相关实体书) ,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 ,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杨侗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 ,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历代评价

杨侗:“世祖明皇帝则天法地,混一华戎。东暨蟠木,西通细柳,前逾丹徼,后越幽都。日月之所临,风雨之所至,圆首方足,禀气食芼,莫不尽入提封,皆为臣妾。加以宝贶毕集,灵瑞咸臻,作乐制礼,移风易俗。智周寰海,万物咸受其赐,道济天下,百姓用而不知。世祖往因历试,统临南服,自居皇极,顺兹望幸。所以往岁省方,展礼肆觐,停銮驻跸,按驾清道,八屯如昔,七萃不移。岂意衅起非常,逮于轩陛,灾生不意,延及冕旒。奉讳之日,五情崩陨,攀号荼毒,不能自胜。”
祖君彦:”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李世民:“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隋炀帝纂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颉利近者足为疆大,意既盈满,祸乱斯及,丧其大业,为臣於朕。叶护可汗亦大强盛,自恃富贵,通使求婚,失道怙乱,奄至破灭。”
朱敬则:“彼炀帝者,聪明多智,广学博闻,岂不知蛟龙失悖渔父足得为害?鲸鲵出水,蝼蚁可以为灾?忽乃弃崤函之奥区,违河洛之重阻。言贼者获罪,敢谏者受刑,岂不是色醉其心,天夺其鉴?窜吴夷以避其地,虚宫阙以候圣人,盖为大唐之驱除也。”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周昙:“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赵恒:“隋炀帝初平陈,斩五佞人以谢三吴,当时天下称贤。及其无道,乃过后主,深可叹也。”
安尧臣:“隋炀帝负其富彊之资,志逞无厌之欲,烦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赋敛百端,四海骚然,土崩鱼烂,丧身灭国。”
朱元璋:“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
努尔哈赤:“从来国家之败亡也,非财用不足也,皆骄纵所致耳。若夏桀、商纣、秦始皇、隋炀帝、金完颜亮,咸贪财好色,沉湎于酒,昼夜宴乐,不修国政,遂致身死国亡。”
王夫之:“隋之得天下也逆,而杨广之逆弥甚。”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现代评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对这个历史上称为隋炀帝的人的性格刻划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一些模糊的感觉外,人们不能期望在集中把他说成是古典的“末代昏君”的大量被窜改的历史和传奇后面,对此人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历史文献把文帝的谨慎节俭与炀帝的放荡挥霍进行对比,但从下面建设东都和完成运河体系这一节可以看出,这种鲜明的对比过分夸大了。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人们会发现,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点像政治美学家,这种人的特点可用以下的语言来表达:“的确,自欺欺人也许是一个规律,因为带有强烈的艺术成分的政治个性具有一种炫耀性的想象力,它能使其个人的历史具有戏剧性,并使一切现实服从野心勃勃的计划。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关于他(杨广)对三个年长资深的批评者采取的粗暴行动并在607年将他们杀害之事,我认为并无夸大;而这一年正是颁布刑罚较轻的新律之时。这些严酷的措施预示着以后几年不幸地加剧的暴虐行动方式的来临。即使我们姑且假定处决先皇的三个主要政治家的指控有一定的根据,609年年迈的薛道衡因含蓄地批评时局而被蓄意判处死罪之事,也肯定使炀帝的执政由此进入了更黑暗的第二阶段。
“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的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人民生活在一个无节制地使用权力、有豪华宫殿和享有无限声色之乐的世界中,只能产生这种感情上的共鸣。在中国的帝王中,他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而他在开始执政时也确有此雄心。但是他希望历史会肯定他的执政以及他追求豪华壮观的欲望,这就使他的判断力不能发挥出来。那种骄奢淫逸的作风只能使阿谀奉承之辈得势,而他周围确有这样一批人,这对他是致命的。远征高丽——这种企图的目的我相信是合理的,即使是传统的——随着每次失败,却使他越来越着迷,而着迷对于拥有最高权力的专制君主及其统治的人民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胡戟:“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高敏:隋炀帝耽于逸乐、沉湎酒色、滥用民力和拒纳忠言,这已是一千多年来史学界的公论,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蒙曼:“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帝王这种形式的纵欲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追求个人享乐所带来的灾难。 
蒙曼:“他(杨广)是个暴君。为了征讨高句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顾客观条件,任性妄为,把百姓和国家都拖进了灾难中,所以叫暴君……他(杨广)是昏君……在这第三时期,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不想履行什么责任了,只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方志远: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昏庸的君主之一。以天下为易事,视民生为儿戏,已经深入到杨广的骨髓。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轶事典故 

楼台牡丹
杨广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后携众嫔妃、太监、宫去西苑游玩,登上玉凤楼,看到牡丹盛开,大家十分开心。但有一妃喟然叹曰:“牡丹为花中之王,颜色虽好,可惜楼高,只能俯瞰,看不清楚,辜负了这国色天香!”杨广听了,即命花师来见他命令花师栽12棵高株牡丹,要和楼台一般齐,每株着花至少3色,违命者斩。众花师吓坏了,连连叩头求饶,杨广遂命全国各地花师来洛,群策群力攻克难关。各地花师闻讯,都推举当地技艺最高者前来洛阳。其中有个花师家住山东曹州,擅长牡丹栽培。他分析牡丹的生长规律、习性与特点,想到牡丹是可以嫁接的,就和其他花师一起搞试验,选择杏树、桃树、梨树、桑树、槐树等树种嫁接,但都失败了。最后,他们把牡丹嫁接在高高的香椿树上,结果成功了。牡丹昂然怒放,高过了楼台,杨广看得清楚,不禁龙颜大悦,称其为“楼台牡丹”。
杨广论功行赏,要奖励花师,不料一个宦官贪功,硬说这“楼台牡丹”是他领头搞出来的,杨广不明就里,赏给这个宦官许多黄金和绸缎。山东花师气愤极了,回家后发誓不再干这一行,培育楼台牡丹之技术失传,楼台牡丹随之绝迹。

龙舟选美
杨广下江南时,在龙舟选有1000名美女,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杨广在船上观赏时,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杨广曾靠着门帘,对身边大臣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文学成就

杨广少好学,喜欢诗文。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余人,“以师友处之”,于是爱好梁陈宫体。尽管他的诗歌有的比较粗糙,有的还有宫体轻艳之嫌,但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
他虽是北人,所作却可雄视南士。薛、卢之辈,自然更不易与他逐北。像他的《悲秋》,又像他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置之梁祖、简文诸集中而不能辨的。又有‘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数语,曾为秦观取入词中,成为绝妙好词。”王夫之评杨广《泛龙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犹有英气。”
《隋书·经籍志》著录《炀帝集》55卷,《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事迹见《隋书》本纪。
杨广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亡国之君,多被毁誉。他“好学,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诗。其中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江花月夜》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但原词早已失传。杨广曾以此题作曲。他的创作“并存雅体,归于典制”(《隋书·文学传序》)。其中许多颇有些刚健的佳句,多数诗作都很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月夜》。
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诗歌风格是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从他的现存另一首《夏日临江》亦可看出此风。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风气。杨广诗风功不可没。
杨广的代表作品有:《春江花月夜》 《野望》《饮马长城窟行》 《江陵女歌》


100@365隋炀帝杨广

《春江花月夜》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暮江:暮色中的江水。
春化:春花。春华。
满正开:满江正在开放。
流波:流动的波浪。流水。将:扶助。
潮水:海洋及沿海江河中受潮汐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流。
带星:携带星星。



100@365隋炀帝杨广

《春江花月夜》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夜露:夜间的露水。花气:花的气息。花的香气。
春潭:春天的潭水。漾:荡漾。
月晖:明月的光辉。
汉水: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游女:出游的女子。汉水女神。
湘川: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值:正值。正遇。遇到,逢着。
两妃:指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湘江的女神。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春江花月夜》
后世影响

此诗应是仁寿初(601)年杨广奉诏巡抚东南时作。这时,杨广已被立为太子,志得意满,故有 “春花满正开”之咏。
隋炀帝杨广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亡国之君,多被毁誉。他“好学,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诗。被评价为“词无淫荡”,“并存雅体,归于典制”(《隋书·文学传序》)。其存诗中乐府显然是承袭梁陈诗风,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这是本题现存最早的两首之一。其后才有唐朝张若虚的同题诗《春江花月夜》。杨广此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带星来”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将”字,一个“带”字,都是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如果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杨广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写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启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花开景色这方面,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诗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花多无隙、簇簇挤挤之状。而“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佳句描绘了一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拥星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启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脱化出:“海上明月”的优美诗句。“潮水”这一意象又启示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一个极为阔大的春江意境。
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本篇见载于《笔麈》,可能原有诗题):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袭用的例子。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亦是受上述杨广诗句的影响而化出的。
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隋炀帝集》中云:“陈隋文哀,帝王有作,与众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诗中不作王霸之语,而与民间诗人同一风格,确是一种良好的风气。杨广诗风功不可没。隋炀帝虽在生活上是不被后人称道的帝王,但是在文学上确实正统的诗人。他诗中热爱扬州风光之情,赞颂扬州美景之功,当书之,当记之!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

这首诗为隋炀帝登位前作,描写的是南方孤村晚景。
黯消魂: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黯然:失色,面色难看的样子。

作品赏析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这两句是说,千万点的寒鸦飞起落下;孤单的村庄被流水环绕。
诗人是在远眺,极目远眺,一副归心似箭的情态。视线无林树、群山的阻隔,正好远望。“长望当归”,欲归何时?“寒鸦”的“寒”,正映现心境之寒,“孤村”之“孤”,正见远离京国的孤单。
“斜阳欲落去,一望黯消魂。”这两句是说,斜阳欲落,暮霭渐逼,望之令人黯然销魂。
这首小诗很有意境,前三句皆景,首先映现的是“寒鸦”,再是“流水”、“孤村”,然后“斜阳”,形成了一个平远、萧疏、清冷、黯淡的境界。第四句“一望黯消魂”一下点醒,知道上面所写都是作者望中之景,为“有我之境”,而“黯销魂”又分明来自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就又将望中之情挑明了。一句出,全篇情活意动,最为警策。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寥落和孤寂的意境,此时诗人心里会产生凉飕飕、空落落的感觉,村庄是很孤单,有流水环绕,有所凭依,似乎也不那么孤零了。流水看来还是那么有情,流水啊,何时送我回归?“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中间有玩索无尽的意味。
这首诗意境浑成,语言又很自然、圆熟,因此博得了许多人的称赞。

评点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清新自然的语言,颇有诗意的意境,流传于世,对唐宋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忆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候,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肃肃:阴沉;萧瑟;清冷。
悠悠:悠长貌。
何所行:所行什么。
横漠:横穿沙漠。
台小子:小子我。我小子。《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台:三台。三公。官员自称,后为官员的称呼,如,臬台,府台等。也可表示“我”的谦称。
智:智慧。聪明。
先圣:先世圣人。
所营:所营造。
兹:此。
万世策:适用万世的谋策。
亿兆生:亿兆生命。
讵jù敢:岂敢。怎敢。讵,岂。怎。
惮dàn:惮,畏难,怕麻烦。殚思竭虑。
焦思:焦苦思虑。焦虑。
上京:对国都的通称。起于汉朝。
北河:清以前黄河自今内蒙古磴口县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当今乌加河,时为黄河正流,对南支而言,称北河。
秉:秉持。
武节: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
戎旌:战旗。
出没:时隐时现。
穷:穷尽。
超忽:旷远遥远貌。迅速貌。
摐金:摐,通“撞”,打击金钲;金,指钲,行军布阵时用来停止前进。
行阵:行进的战阵。

浊气:混浊之气。
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中亚细亚。
晨光:早晨的阳光。曙光。
高关:高大的关隘。
释兵:解除军事行动。
振旅:整顿部队,操练士兵。整队班师。
要荒: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
事方举:战事刚刚举行。
饮至:上古诸侯朝会盟伐完毕,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后代指出征奏凯,至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言旋:说凯旋。有说,回还。言,语首助词。
功归:功劳归于。
清庙: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赏析
这首诗颂扬了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长城是先辈的智慧的构想,是万世安宁的保障,令亿兆人民得以和平地生活。千军万马战长城,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单于来朝,远国归降,大军凯旋,饮庆功酒,终于可以在宗庙前告慰祖先的英灵了。
这首诗已成为千古名篇,后人评价此诗:“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由此也奠定了隋炀帝的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100@365隋炀帝杨广

100@365隋炀帝杨广

《江陵女歌》

雨从天上落,水从桥下流。
拾得娘裙带,同心结两头。


《江陵女歌》见于《乐府诗集》,被归类在“清商曲辞”篇目下,属于流行江浙都市的吴声歌曲。歌,自然有曲谱,按《古今乐录》记载,吴声歌是以觱篥、箜篌、琵琶或笙、筝伴奏的,其声圆润而悠扬。可惜曲谱已经失传,《江陵女歌》 留下的也仅有其词而已。
        歌中唱的是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追求和向往:雨从天上落哟,水从桥下流;拾起姑娘的定情裙带哟,做成同心结,连接起两颗相爱的心。“同心结”为用锦带制成的连环回文扣,古人用来表示男女相爱的象征。《玉台新咏》卷七梁武帝《有所思》中有诗句: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在 《江陵女歌》中,抒情主人公要用 “拾得”的 “娘裙带”制作 “同心结”,那么,“娘裙带”何以拾而得之呢?原来,在唐代,青年人搞恋爱比较开放,有未嫁之女抛掷信物给心上人的风习。这“娘裙带”若不是姑娘有意抛出,小伙子恐怕是拾不得的。
        比兴手法是历代民歌一个共同的艺术特征。“雨从天上落,水从桥下流”,这一句显然也是运用的比兴手法。它以动态的 “雨”和 “水”起兴,曲折委婉,给人以联想,仿佛那定情的 “娘裙带”随雨飘至,随水流来。人们常以 “柔情似水”来比喻女性,那绵绵雨丝、潺潺流水中,不正可以看到一位这样的佼好姑娘吗?比兴手法常用常新,这首民歌的作者用得生动和谐,富有韵律,颇得自然畅怀之情趣。一首《江陵女歌》在短短的诗章里创造的境界和形象极为动人。有人说,中唐时期,杜甫等北方诗人到江南避“安史之乱”期间,多为吴声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所感染。由是观之,斯言信哉。

100@365隋炀帝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