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65南北朝诗选(七)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古韵流长静修南北朝诗选杂谈 |
分类: 品思 |
南北朝诗选(七)
周子良、王叔之、刘苞、萧道成、谢晦
南北朝·周子良
《五仙诗五首 其一 保命府丞授诗》
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
仰携高真士,凌空驭绿轺。
放彼朱霞馆,造此尘中僚。
有缘自然会,不待心翘翘。
【华景】日光。
【琼林】亦作"璚林"。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造此】仓猝,匆忙。
【翘翘】1.出群貌。
2.高而危殆貌。 3.引申为惶恐谨慎貌。 4.上举貌。 5.众多貌。 6.企盼貌。
《五仙诗五首 其二 冯真人授诗》
太霞郁紫盖,景风飘羽轮。
直造尘滓际,万秽浇我身。
自非保仙子,安见今日人。
过此未申岁,控景朝太真。
冥缘虽有契,执德故须勤。
【太霞】高空的云霞。
【紫盖】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尘滓】1.比喻世间烦琐的事务。 2.比喻卑贱。 3.喻污秽或污秽的事物。
【未申】1.未能展现,未能表明。
2.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
【冥缘】佛教语。谓隐微难见的三世因缘果报。
【执德】固守仁德;遵守道德规范。
《五仙诗五首 其三 张仙卿授诗》
写我萧闲馆,游彼尘喧际。
骋景盖飞霄,寻此人间契。
周生一何奇,能感玄人辙。
无使凌云干,中随严霜折。
【萧闲】萧洒悠闲;寂静。
【尘喧】尘世的烦扰。亦指尘世。
【玄人】有道术的人。
《五仙诗五首 其四 洪先生授诗》
灵风扇紫霞,景云散丹晖。
八素不为迥,九垓何足巍。
志业虽右,习之亦成微。
勖此今日事,今阙方共归。
【灵风】1.谓时势。
2.春风﹐东风。 3.喻教化。 4.阴惨的风。 5.阴灵的节概。 6.修道者或神灵的风范。
【景云】祥云;瑞云。
【八素】1.道教书名。
2.道家称其至高的境界。 3.道家对喉咙之称。 4.古书名。
【七曜】指北斗七星。
【尘秽】1.犹污秽。
2.污染,玷污。 3.用作谦词。
【邪世】乱世。
南北朝·周子良
《彭先生歌》
太霄何冥冥。灵真时下游。
命我嚣涂际。采察云中俦。
世路多淫浊。真诚不可搜。
促驾还陆岭。人间无与酬金。
【太霄】天空极高处。
【冥冥】高远;渺茫。
【灵真】1.道教指修真得道。
2.指得道的真人。
【嚣涂】犹嚣尘。
【采察】采纳察知;查访。
【世路】1.人世间的道路。指人们一生处世行事的历程。 2.指宦途。 3.犹世道,指社会状况。 4.世情;世事。
5.世俗。
【淫浊】污浊混乱。
南北朝
周子良(497—516)南朝梁汝南人,字元和。少从陶弘景受仙灵篆等,传说后能通神。
南北朝·王叔之
《舟赞》
涂则骋车,水惟用舟。
弱楫轻棹,利涉济求。
缅彼渔人,鼓枻清讴。
【轻棹】指小船。
【利涉】1.顺利渡河。
2.称舟楫为利涉。
【渔人】1.以捕鱼为业的人。
2.古掌渔之官。
【鼓枻】1.亦作"鼓栧"。
2.划桨。谓泛舟。
【清讴】1.清美的歌唱。
2.指清亮的歌声。
南北朝·王叔之
《兰菊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薰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朝斯夕斯,愿言永贞。
【春敷】谓花木春天开放﹑繁荣。
兰花草在春天里散发着馨香,菊花又在秋天里怒放,兰花的芳香熏醉了百草,菊花的美丽艳压群芳,什么原因造就芳质,在清幽的环境中愈加馨香美丽。
南北朝·王叔之
《拟古诗》
客从北方来,言欲到交趾。
远行无他货,惟有凤皇子。
百金我不欲,千金难为市。
谁知岩穴中,箫笙终夜起。
凤皇子,砚石名。山东省淄川县东北仙岩洞所出最上等的砚石。
【为市】1.犹言开市。
2.交易;做买卖。
南北朝·王叔之
《甘橘赞》
节重履险,操贵有恒。
一树保荣,四运齐能。
在质惟美,于味斯弘。
异分南域,北则枳橙。
【四运】指四时,四季。
【异分】特别的天分﹑才能。
“异分南域,北则枳橙”:南橘北枳指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枳,枳是一种与橘不同的植物,古人误以为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用此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游罗浮山诗》
庵霭灵岳,开景神封。
绵界盘趾,中天举峰。
孤楼侧挺,层岫回重。
风云秀体,卉木媚容。
【灵岳】灵秀的山岳。庵霭:茂盛貌;云气弥漫貌。
【开景】开辟光明的局面。
【神封】谓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回重】旋绕重叠。
王叔之,晋宋之际学者。字穆夜,琅邪(今诸城)人。
晋宋之际学者。晋末曾任参军,入宋隐居。著《庄子义疏》三卷。《隋志》言梁有《义疏》十卷,李叔之撰,亡;《旧唐志》有王穆撰《疏》十卷、《音》一卷,皆当指叔之,或省称“王穆”。陆德明《庄子音义》略有摘引。又,《隋志》集部载《王叔之集》七卷。
南北朝·刘苞
刘苞(482~511年),字孟尝,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 南朝梁文学家、藏书家,
[2] 刘宋司空刘勔的孙子,太子中庶子刘愃的儿子。
勤奋好学,能写文章。天监初年,作为临川王(萧宏)王妃的弟弟,起家征虏主簿,历任中军功曹、库部郎中、丹阳郡丞、殿中郎、南徐州治中,累迁太子洗马、寿光殿侍讲。
天监十年他去世,时年三十。著有个人文集十卷,《隋书经籍志注》传于世。
《九日侍宴乐游苑正阳堂诗》
六郡良家子,幽并游侠儿。
立乘争钦羽,侧骑竞纷驰。
鸣珂饰华眊,金鞍映玉羁。
膳羞殚海陆,和齐视秋宜。
云飞雅琴奏,风起洞箫吹。
曲终高宴罢,景落树阴移。
微薄承嘉惠,饮德良不赀。
取效绩无纪,感恩心自知。
【六郡】指汉的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
【良家子】指清白人家的儿子。
【幽并】幽州和并州的并称。约当今河北﹑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辽宁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游侠】1.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 2.犹任侠。 3.指无赖之徒。
【膳羞】美味的食品。
【海陆】指山珍海味。
【和齐】1.谓调配口味。齐,通"剂",调味品。语本《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齐。"郑玄注:"和,调也。"
2.谓调配剂量。
【云飞】1.云阵飞行。
2.指雨云兴起。 3.在云中飞行。高飞。 4.比喻快速行进。 5.比喻才情奔放。
6.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7.比喻远走高飞。 8.飘扬貌。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雅琴】古琴之一种。
【风起】1.风刮起来。
2.比喻事物的兴起。
【洞箫】箫,因不封底而得名。
【微薄】1.微少单薄;菲薄。
2.犹微贱。 3.指帘。
【饮德】蒙受德泽。
【不赀】见"不訾"。不可比量;不可计数。
《望夕雨诗》
崇朝构行雨,薄晚屯密云。
缘阶起素沫,竟水散圆文。
河柳低未举,山桃落已芬。
清樽义不荐,淹留遂待君。
【崇朝】终朝。从天亮到早饭时。有时喻时间短暂,犹言一个早晨。亦指整天。崇,通"终"。
【行雨】降雨。
【密云】1."哭而无泪"的歇后隐语。意思是故作悲凄之态,而实则并不悲伤。语本《易.小畜》:"密云不雨。"
2.密布的浓云。
【素沫】白色水花。
【河柳】即柽柳。,别名垂丝柳,西河柳,西湖柳、红柳、阴柳,是柽柳科、柽柳属植物。
【山桃】野生桃树。亦称其果实。
南北朝·萧道成
《群鹤咏》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注释
八风:八面之风。《左传》有“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之说。儛:通“舞”,这里指飞舞。翮(hé):本义为羽毛的根部,这里代称鸟翅。
九野:九州地域。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清音:清亮的声音。
摧:摧折。志:意愿,这里指诗人的远大抱负。
苑:园囿。禽:玩物。
白话译文
迎着八面来风张开巨大的羽翼,在九天之上自由自在鸣叫飞翔的鹤。
因为失去羽翼不能再翱翔九天,只能成为帝王园囿中的玩物。
创作背景
宋明帝即位时,有很多王侯叛乱,萧道成是平叛中的一员主将,东征西讨,功勋卓著,但颇受猜忌。泰始六年(470),萧道成受命移镇淮阴,但宋明帝怀疑他有“四海之心”,便把他调进京城,担任黄门郎,以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萧道成忧虑重重,如芒在背,看见平泽苑中养的一群鹤,感慨良深,便写下了这首诗。
《群鹤咏》
文学赏析
这首诗描述鹤鸣九皋的壮观是为了叙述远大的志向,咏叹蹒跚帝苑的困窘是为了抒发满胸的愤懑。
诗的前两句描写失去自由之前的鹤。高天之上的云鹤,搏击八方来风,展翅翱翔。在茫茫九州之上,在朵朵彩云之间,奋翮高飞,无拘无束尽情地发出舒心的鸣叫。"九野弄清音"的“弄”字生动的表达了云鹤自由自在的翱翔于天空。比喻诗人自己当时远离朝廷羁绊之时的自由之身,纵横沙场,东征西讨,意气昂扬。通过对飞鹤戾天的描写,含蓄地展现了诗人的鸿鹄之志与旷世奇才,也反映了诗人希望挣脱朝廷束缚的强烈愿望。从本诗开头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身为人臣,却有包举宇内、气吞九州的帝王气概。
后两句写失去自由之后的鹤。在自由翱翔的云鹤,被捕入苑中,成为帝王苑囿中的玩赏之物,飞向云天的志向被摧折而不能实现。“一摧云间志”中的“摧”字生动直观的展现出了诗人自由翱翔的愿望被无情的摧折,导致诗人自己受人节制,郁郁不乐。这正是诗人被召回朝廷之后当时处境的形象比喻,受制于人而不能一逞英雄之志。通过前后两层鲜明形象的对比,诗人因一时受限制而内心苦闷不平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这是一首比体诗,通篇写鹤,而诗人之情感志向则通过云鹤来表露,极致的体现出含蓄不尽的意味。从诗人见群鹤而生感慨来说,这是兴。从诗人以鹤的形象自比来说,这是比。因此可以从描写云鹤而见诗人,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该诗通过前后意象的鲜明对比,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获得了生动的展现,诗意在转折跌宕中有波澜起伏之势。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先是以云鹤翱翔九州来表达自己不羁的自由身,而后又托失去自由而被捕入苑中的云鹤来反映出自己被召回朝廷导致满腔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这首诗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寄托深远:二是表达委婉。因此,它不是一般的托物言志诗,完全是缘事而起,有感而发,同作者的身世遭遇、抱负襟怀,以及在特定的处境中所具有的特殊感情,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名家点评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萧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即齐高帝,字绍伯,小字斗将,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
,南朝齐的开国皇帝(479年5月29日-482年4月11日)。
初为宋雍州刺史萧思话左军中兵参军。明帝末,官至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遗诏以右卫将军领卫尉,与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中领军刘勔共掌机要。后废帝元徽二年(474),桂阳王刘休范反,自请屯新亭(今江苏省南京市)以当其锋。事平有功,迁中领军,进爵为公,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值决事,号为“四贵”。五年,杀后废帝,立顺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反于石头(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领军刘韫、直閤卜伯兴反于宫廷,悉击平之。进位至齐王。
升明三年(479)四月,迫顺帝禅位,年号建元。博学有文采,工草、隶,弈棋第二品。身不御精细之物,每谓: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尝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卒谥高帝,庙号太祖。
南北朝·谢晦
谢晦(390年-426年4月22日),字宣明,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朝宋初年宰相、南朝宋开国功臣,东晋东阳太守谢朗之孙。骠骑长史谢重之子。
谢晦出身陈郡谢氏,颇识机变,才略明练。东晋时期,投靠建威将军孟昶,授中兵参军。后归顺太尉刘裕,历任太尉参军、刑狱贼曹、豫州治中。执行义熙土断,献策攻打后秦,从征司马休之,颇有功勋。在东晋攻打后秦的十策军谋当中,谢晦一人独献九策。
宋武帝即位,历任右卫将军、侍中、中领军,册封武昌县公。选为顾命大臣,辅佐宋少帝,加任中书令。
景平二年(424年),谢晦参与废杀宋少帝,迎立宜都王刘义隆即位,是为宋文帝。谢晦因拥戴之功出任卫将军、荆州都督。
元嘉三年(426年),听闻傅亮伏诛,举兵反叛,为名将檀道济和到彦之所破,擒送建康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彭城会诗》
先荡临淄秽,却清河洛尘。
华阳有逸骥,桃林无伏轮。
“华阳逸骥”参见“归马华山阳”。周武王灭商,“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指罢战休兵。
【桃林】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周武王放牛处。
前一篇:壬寅诗历:二月十九日
后一篇:b80、南北朝诗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