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65南北朝·刘孝绰诗选(三)

标签:
传统文化风流人物钩沉古韵流香南北朝·刘孝绰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南北朝·刘孝绰《太子洑》《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为人赠美人》《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咏姬人未肯出》《咏小儿采菱》《棹歌行》《望月诗》《咏素蝶》《夜听妓赋得乌夜啼》《归沐呈任中丞昉》
《太子洑》
川平落日迥,落照满川涨。
复此沦波地,派别引沮漳。
耿耿流长脉,熠熠动微光。
寒乌逐查漾,饥鹈拂浪翔。
临泛自多美,况乃还故乡。
榜人夜理楫,棹女暗成妆。
欲侍春江曙,争涂向洛阳。
太子洑: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元徽元年(473),“以第五皇弟晋熙王燮为郢州刺史,长史王奂行府州事,配以资力,出镇夏口。虑为休范所拨留,
自太子洑去,不过寻阳”。
【沦波】指水波。
【派别】1.水分道而流: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2.指学术、宗教、政治组织内部的分支或小团体:应该尽快制止组织内部各派别之间无谓的争斗!
【沮漳】沮水与漳水的并称。亦指此二水之间的地区。
【耿耿】明亮。
【熠熠】鲜明貌;闪烁貌。
【榜人】船夫,舟子。榜人(bàng-) : 船夫:榜人歌,声流喝。
【理楫】1.亦作"理檝"。
2.修理船桨。 3.谓举桨行舟。
【棹女】1.亦作"棹女"。
2.船家女。
'争涂'亦作争途。
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
《奉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
御鹤翔伊水,策马出王田。
我后游祗鹫,比事实光前。
翠盖承朝景,朱旗曳晓烟。
楼帐萦岩谷,缇组曜林阡。
况在登临地,复及秋风年。
乔柯变夏叶,幽涧洁凉泉。
停銮对宝座,辩论悦人天。
淹尘资海滴,昭暗仰灯然。
法朋一已散,笳剑俨将旋。
邂逅逢优渥,托乘侣才贤。
擒辞虽并命,遗恨独终篇。
【王田】西汉末王莽新朝把天下的田地称作王田。《汉书.食货志上》:"﹝王莽﹞下令曰:"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今更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后亦以泛称须纳田赋的耕地。
【比事】1.指排比史实。
2.指连缀性质相同的事类以为比拟。
【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亦谓功业胜过前人。
【楼帐】层层叠叠的帷幕。形容其多。
【岩谷】1.亦作"嵒谷"。
2.犹山谷。
【林阡】山林间小道。
【林阡】山林间小道。缇组:橘红色织品。
【乔柯】高枝。
【人天】1.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诸世间﹑众生。
2.人间与天上。
【优渥】丰足优厚: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受到的待遇,比前又更加优渥。
【托乘】比喻得人援引。
【才贤】1.有品德才能的人。
2.才德兼备。
【并命】1.拚命,舍命。
2.比喻尽最大的力量。
《为人赠美人》
巫山荐枕日,洛浦献珠时。
一遇便如此,宁关先有期。
幸非使君问,莫作罗敷辞。
夜长眠复坐,谁知暗敛眉。
欲寄同花烛,为照遥相思。
【巫山】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荐枕】亦作"荐枕席"。进献枕席。借指侍寝。
【洛浦】1.洛水之滨。
2.借指洛神。
【罗敷】古代美女名。
赏析
此诗写出与美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而共尽男女之欢,以及别后之相思。全诗多用典故,有齐时之风;后半部分又写“夜长眠复坐”,又是梁时写法。
《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
汇泽良孔殷,分区屏中县。
蹑跨兼流采,襟喉迩封甸。
吾王奄丰毕,析圭承羽传。
不资鲁俗移,何待齐风变。
东山富游士,北土无遗彦。
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
馀辰属上巳,清祓追前谚。
持此阳濑游,复展城隅宴。
芳洲亘千里,远近风光扇。
方欢厚德重,谁言簿游倦。
【孔殷】1.众多;繁多。
2.很紧急;很急迫。
【中县】指中原。
【蹑跨】跨有;据有。
【流采】三国魏文帝的剑名。
【襟喉】衣襟和喉咙。比喻扼要的地方:襟喉犄角之势。
【封甸】都城郊外。
【析圭】1.亦作"析珪"。
2.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 3.泛指封王﹑封官。
【不资】1.匮乏。指物资缺乏。
2.不可计数。
【东山】《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
【游士】1.指战国时的说客。
2.泛指云游四方以谋生的文人。
【北土】泛指北部地区。
【遗彦】指未发现或未任用的才德之士。
【阳濑】犹阳濒。亦作'阳滨'。
水之北岸。古代祓禊之处。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
“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说话如果算数, 哪怕只一句, 也比璧玉还要贵重; 做好事, 哪怕只一点点,
也比黄金还要可贵。
《咏姬人未肯出》
帷开见钗影,帘动闻钏声。
徘徊定不出,常羞华烛明。
赏析
在这首诗里,女子的出场仿佛李夫人的幽灵,唯有钗环投射的影子、叮铛的钏声,显示出她的存在。然而,就在诗人向帘里张望的时候,她也在帘幕后面窥视着诗人。他们的观望是相互的,不存在单纯的观望对象。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在自觉地欣赏和回味这个时刻,以一个绝句凝固了一个充满暗示与动感的瞬间。
《咏小儿采菱诗》
采菱非采菉,日暮且盈舠。
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
【采菱】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
【采菉】《诗·小雅》篇名。緑,通“菉 ”。荩草。
《诗·小雅·采绿序》谓“《采緑》,刺怨旷也”。诗描写了妇人思念丈夫不至而归沐以待的心情。后因用为妇女感到孤独寂寞的典故。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歌《采緑》之章,发《东山》之咏,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日暮】傍晚;天色晩。舠,形如刀的小船。解释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酒杯。
“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此两句由动作的“踟蹰”引出“畏”的心理揣摩,借用弥子瑕“残桃”典故展现出人物内心的犹豫徘徊。虽然诗歌心理展现的对象不一样,但是都不以外在描摹为重。但“踟蹰未敢进,畏欲比残桃”仍是采用典故传达心理活动。不注重描写引起人物心理变化的细节。
“残桃”典故:后汉董贤是汉哀帝的男宠,哀帝嬖幸无比。有一次两人同昼寝,哀帝欲起,董贤压住了他的袖子,哀帝为了不弄醒董贤,把衣袖截断。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有一次弥子瑕吃桃觉得味美,剩一半给灵公吃,灵公认为这是弥子瑕爱他。后用此典指男宠。
《棹歌行》
日暮楚江上,江深风复生。
所思竟何在,相望徒盈盈。
舟子行催棹,无所喝流声。
《棹歌行》,行船时所唱之歌。棹,长的船桨,泛指船桨。行:古诗歌的一种诗体。通称歌行体。
日暮:傍晚;天色晚。
楚江:楚地境内的江河。
复:又。再。
所思:所思念的人。
竟:究竟。到底。
徒:徒然。空自。
盈盈:充积貌;充盈貌。清澈貌;晶莹貌。泪盈盈也。
舟子:船夫。船夫之子。
行催棹:行船催促划桨。棹,长的船桨,泛指船桨。
无所: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喝hè:大声喊叫。喝斥。喝令。呼喝。
流声:流水之声。流啭的乐曲声。流传的名声。
赏析
诗以写景入手,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离别之地的别致景色:落日的余晖铺洒于茫茫的楚江之上,把江水浸染得绯红,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缠绕大地。开始,对于行将离别的人而言,哪有心思来欣赏这幅彩画呢?所以,这两句诗看似写景,实乃写情。是用眼前的丽景表现诗人的依依之情。因此,这里的景色给人的不是悠闲的感受,而是一种渺渺廓落之感。
在这典型的环境中,离别的人又将如何呢?昔日的情欢谐笑,明朝的别后重逢,诸多的遐思与憧憬又怎能不涌上心头?可是,“所思竟何在”?那毕竟是失去的或遥远的,只有分别才是活生生的现实,只有珍惜才是最大的安慰与思念。所以,离别之时“相望徒盈盈”。看似静场描写,却有着无限的思念和友爱蕴积其间,这种以静写动,正是此诗的高明之处。
如果说“相望徒盈盈”描写的是离别之人各自潜在感情的话,那么“舟子”二句则把那潜在的感情抛上了江涛的顶尖。船要起锚,人要分手,对于即将远去的游子、羁旅的孤客而言,这是暂时的分别还是永久的诀别?因此,“舟子”的催促,也就如无情的利刃般将诗人的友情斩为两段了。但是,离则离矣,孤帆远影暮色尽,可那友情那思恋又何尝消失?它也将随着江水的涛声伴君长流!诗写至此,戛然而止,不落俗套且又耐人寻味,具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总之,全诗写情净而不野,纯而不俗,细腻婉转,有起有伏。史传说刘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于此可见一斑。
《望月诗》
轮光缺不半,扇形出将圆。
流光照漭瀁,波动映沦涟。
不半:不到一半。
【流光】闪烁流动的光,特指月光。
【漭瀁】广大貌。
【波动】比喻不安定;起伏不定。
【沦涟】1.水波;微波。
2.谓水波起伏。
《咏素蝶诗》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微。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谢欲相依。
词句注释
素蝶:白蝴蝶。
蕙:香草名。所指有二——一指薰草,俗称佩兰,古人佩之或作香焚以避疫。二指蕙兰,叶似草而稍瘦长,暮春开花,一茎可发八九朵,气逊于兰,色也略淡。
青薇:指嫩青的细叶。
映日:日光映照。
乍:忽然。
出没:出入。
见:同“现”。
参差:纷纭繁杂。
叶际:叶子中间。
芳华:香花,此处泛指百花。
幸:表示希望之辞。
谢:凋谢。
嘉树:对树的美称。
依:依附、托身。
白话译文
素蝶与群蜂共同盘旋在绿草中,又忽而被飞来的鸟雀冲散,躲避在青青的花叶之中。
群蝶一会儿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互相追逐,一会儿又与突然吹来的风共舞于花草之中。
素蝶时而出没于百花之中,时而穿行于密叶之间。
百花千万不要凋谢啊,这美好的树木乃是欲相依起舞之处。
创作背景
刘孝绰虽在南朝文名颇盛,但因恃才傲物而为人们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于是,作者便写了这首诗以表示自己遭受多次沉浮后依然对为官抱有追求和渴望。诗的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观、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鉴赏
这首咏蝶诗体物入微,描摹传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诗的前六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素蝶的动人形象。这些诗句犹如电影中的镜头,伴随着由绿蕙、青薇、阳光、春风、红花、碧树组成的背景的不断转换,展示出了素蝶轻盈飘然、千姿百态的身影。不仅如此,诗人在表现素蝶时,还融人了感情色彩,既写它飞花舞叶的喜悦,也写它映日顺风的欢快,更写它受鸟雀追逐的悲哀,从而赋予了素蝶栩栩如生的神情。这些传神的描摹,固然得之于表现手法的精巧,但若诗人不作细致的观察,不作设身处境的体验,恐怕不可能如此形神俱妙地将素蝶的风姿表现出来。
但如果仅止于此,那也不过是一幅蝴蝶写生而已,然而诗人并没有只停留在对素蝶作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在动态描写中进步一写出了蝶蝴的“命运”。不要看它是一只蝴蝶,它同样有悲欢,有升沉,有追求。它要随蜂避雀,要映日因风,有“争起”的奋斗,也有“共归”的退隐,在花中叶际穿来飞去,归宿到底何在呢。“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二句,进一层展示了它的情感,诗句以素蝶自诉的口吻诉说希望百花不要凋零。这一感情的表白,透露出了素蝶内心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全诗由此而更显蕴藉深厚。同时,在这两句中诗人假托蝴蝶的口吻,对蝴蝶的前途给出了答案:它所向往的是一株花繁叶茂、生机无限的“嘉树”以求庇护依托。因此也可以懂得为什么诗人钟情于“素蝶”而不是“彩蝶”。显然,“素蝶”是一种象征。“素”既表示品格高洁,又暗示命运坎坷。它不能象彩蝶那样风云际会,洋洋得意,而必须寻求一个有力的保护者才有前途。刘孝绰的一生并不平坦。“前后五免”,多次遭受打击。这首《咏素蝶诗》或许就是他的一种自我表白。
沈祥龙曾指出:“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联系诗人刘孝绰的生平,当可看出,此诗并非泛泛咏蝶之作,而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据《南史·刘孝绰传》记载,孝绰自小聪颖异常,颇得梁武帝萧衍及昭明太子萧统的推重。然其为人好仗气负才,有不合意,便极言诋訾,由是与世乖仵,一生宦途屡起屡蹶,最后以“坐受人绢一束,为饷者所讼,左迁信威临贺王长史,晚年忽忽不得志”。于此诗中,诗人一方面借洁白的蝴蝶以表示自己品质的高尚与纯洁,一方面借蝶之口表示自己在遭受到多次沉浮之后,依然对仕宦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诗人索物寄意,已将物象与意念融合为一体,故既得题中之精蕴,又有题外之远致,读者或作咏蝶欣赏,或作寄慨体味,均可感其妙,这正是一般咏物诗所难以企及的。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
鹍弦且辍弄,鹤操暂停徽。
别有啼乌曲,东西相背飞。
倡人怨独守,荡子游未归。
若逢生离唱,长夜泣罗衣。
【鹍弦】1.亦作"鹍弦"。
2.用鹍鸡筋做的琵琶弦。
且:暂且、尚且。
辍弄:辍止拨弄,停止弹奏。
【鹤操】指《别鹤操》。泛指表示别离的琴曲。徽:琴徽,系琴弦的绳。
别有:另有。
啼乌曲:指【乌夜啼】歌曲。
相背:相违背。相悖。相背离。
倡人:倡优。古代歌舞杂戏艺人。唱诗之人。
独守:单独守着空房。
荡子:浪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游未归:远游没有归来。
忽闻:忽然闻听。
生离曲:活生生别离的歌曲。生离,犹生别离。生时与亲友的难以再见的别离。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上衣。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
步出金华省,还望承明庐。
壮哉宛洛地,佳丽实皇居。
虹霓拖飞阁,兰芷覆清渠。
圆渊倒荷芰,方镜写簪裾。
白云夏峰尽,青槐秋叶疏。
自我从人爵,蟾兔屡盈虚。
杀青徒已汗,司举未云书。
文昌愧通籍,临邛幸第如。
夫君多敬爱,蟠木滥吹嘘。
时时释簿领,驺驾入吾庐。
自唾诚玞,无以俪璠玙。
但愿长闲暇,酌醴荐焚鱼。
金华省
:指门下省。“门下省”为官署名称
,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的三省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
门下省一般设有:侍中二人,正三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
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又三国魏文帝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称承明庐。
【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佳丽】1.(容貌、风景等)美丽;美好。 2.〈书〉美貌的女子。
【皇居】1.皇宫。亦指皇城。
2.犹天下﹐全国。
【圆渊倒荷芰】圆池。"圆渊方井"。两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圆渊方井,反植荷蕖。"绘有圆形水池的天花板。因为方形,故称。
【人爵】爵禄,指人所授予的爵位。
【蟾兔】蟾蜍与玉兔。旧说两物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称。
【杀青】古代用火烫炙竹简,使青竹水分除去。冒出的水分形象似汗。
【通籍】1.姓名录于宫廷门籍,可以进出:得通籍入禁中|高祖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2.指初做官。意为宫中有了名籍: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蟠木】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酌醴】酌酒。
【焚鱼】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虹霓拖飞阁,兰芷覆清渠”:
虹霓拖着飞檐楼阁在空中横亘,兰芷覆盖着清清的水渠。诗人用虹霓、兰芷这样瑰丽高雅之物来状写飞阁以及清渠的奇丽。“飞阁”
一个“飞”字已经写出了楼阁的檐宇似欲触天的雄姿,再加上虹霓缠绕拖带,岂不要将飞檐伸展入天,成为仙境中之楼阁。渠用一个“清”
字来修饰已经足够了,可还要用兰芷这样清丽的香花来覆盖,使人们不仅看见渠水之清,又闻到渠水之香。“拖”、“覆”两字用得贴切,尤其是“拖”字既有动貌,又有诗意。
前一篇:壬寅诗历:二月十三日
后一篇:b74、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