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2022-03-17 16:35:46)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钩沉

古典文学

南北朝·萧纲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南北朝·萧纲《秋闺夜思》《饯别诗》《上留田行》《山池诗》《咏雪》《咏芙蓉》《赋得蔷薇诗》《赠丽人》《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咏朝日》《行雨诗》《雉朝飞操》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秋闺夜思》

非关长信别,讵是良人征?
九重忽不见,万恨满心生。
夕门掩鱼钥,宵床悲画屏。
回月临窗度,吟虫绕砌鸣。
初霜陨细叶,秋风驱乱萤。
故妆犹累日,新衣制未成。
欲知妾不寐,城外捣砧声。

赏析
萧纲的宫体诗之一。通过刻划、描写清凉凄切的环境,表现女子孤寂愁怨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哀怨之情。

开头四句述说了离别的原因,既无关乎宫怨,又不是因为征人,然而心头哀怨,却毫无疑问。中间几句借夕门掩、 宵床悲,遛月临窗、吟虫绕砌等一系列景物映衬闺妇空旷寂寥、孤独悲伤的感情。末二句借 城外捣衣声暗示她又是深夜无眠思念远人,全诗含蓄深沉,极有情致。
诗作抒发的是后宫女子失宠后对君王的怨恨,选取夜晚这一时间点,通过独守空床、虫儿哀 鸣、初霜陨叶、故妆未卸、新衣不襞、城外捣衣等这样一系列景物描写和内心烘托渲染出深 夜不寐的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对君王的哀怨。
全诗充分描写女性独守空房的悲苦哀怨,或由景生情,或由情及景,出乎外而入乎内,触摸女性脆弱 的心灵,讲述悲情的来龙去脉,诗因此而百转千回,回肠荡气,呈现出婉转深情的特点。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饯别诗》

行乐出南皮,宴饯临华池。
箨解篁开节,花暗乌迷枝。
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徒命衔杯酒,终成悯别离。

【南皮】县名。秦置。今属河北省。汉末建安中,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
【燕饯】设宴招待或送行。唐许浑有《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而迈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诗。
【华池】景色佳丽的池沼。

赏析
作者首句,先是纯粹写景,景中见人,刻画出离宴结束时人的凝视、出神,预示着离别时刻即将到来的忧伤与沉默。颔联,思绪由室内发散到室外,典故运用妥贴自然。颈联、炼字精彩,不露声色中展现出时光飞驶,离别终于到来,人的满腔深情,与无可奈何交织在一起,纯粹写景中映衬出人的内心含蓄深沉,蓄势迭加尾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上留田行》

正月土膏初欲发,天马照耀动农祥。
田家斗酒群相劳,为歌长安金凤皇。

上留田:上天或祖上留下田地。乐府曲名《相和歌辞·上留田》。
土膏:土地的膏脂。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肥沃的土地。
初:初次,开始。
欲发:想要发生。
天马: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农祥:农耕的吉祥之时。星宿名。即房宿。韦昭注:“农祥,房星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
田家:种田人家。农家。
斗酒:比酒量。一斗酒。
群相劳:众人相互劳作。
为歌:为了歌唱。
金凤皇:金凤台上的皇帝。
金凤:台名。
凤皇:凤鸟般的皇帝。凤凰。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山池诗》

日暮芙蓉水,聊登鸣鹤舟。
飞舻饰羽眊,长幔覆缇绸。
停舆依柳息,住盖影空留。
古树横临沼,新藤上挂楼。
鱼游向暗集,戏鸟逗楂流。

山池,山林池沼。 山中的水池。
鸣鹤舟,古代舟名。《西京杂记》卷六:“ 太液池 中,有鸣鹤舟,容舆舟,清旷舟,采菱舟,越女舟。”

写景诗 。以工整的对仗句展开描写,景象雅丽活跃。从格律上看,只在第二三联之间失粘一处,成为粘对混合式,即第一二联为粘式,第二三联为对式,第三四五联又是粘式,全诗以粘为主。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咏雪》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双句回文诗,其特点是每两句成一组,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倒读,自始到终皆如此。以 “飞盐、舞蝶、奁粉、落花”四个意象状写雪的洁白之色、轻盈之态,除奁粉外,其它三个意象词序颠倒,词性变化,偏正结构变为主谓结构,摹写物态由静转动,使得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可谓佳妙。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咏芙蓉》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芙蓉,荷花的别称,也叫芙蕖。

这首诗纯写景咏物诗。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两句,写芙蓉花的形状和花蒂的形状,以及莲叶交错和花半开的情况。从这种形状和情况的描写里,使人体味出红花绿叶的芙蓉含苞欲放的姿态。
“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两句,从开头两句对芙蓉花形状和姿态的静态描写,进而作动态描写。在阳光照耀下,芙蓉花倒影于池,散发出阵阵芳香,蝴蝶在一片芳香里悠然飞舞,徘徊不去。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再就其习性着笔,写它喜欢洁白的露水滋润,不喜欢秋风催促它凋零。
从全诗来看,先写荷花含苞欲开的状貌,次写它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散发幽香,蝴蝶在一片馨香之中徘徊。最后写它的习性,且以拟人化的笔法,赋予它人的感情,写出了它的喜好。诗人不使事用典,不刻意雕琢,平平写来,给人以朴实无华,清新自然之感。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赋得蔷薇诗》

石榴珊瑚蕊,木槿悬星葩。
岂如兹草丽,逢春始发花。
回风舒紫萼,照日吐新芽。

《赋得蔷薇诗》从蔷薇的颜色、形状 、习性 ,一直写到它 开花及吐芽的样子 ,将蔷薇 的形态完整生动地展 现在读者面前 ,体物工切 ,构思精妙 ,韵味无 穷。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赠丽人》

腰肢本犹绝,眉眼特惊人。
判自无相比,还来有洛神。

诗中的美人细腰艳眉,活色生香,诗人着意的并非远在天边,顾盼生情的洛神,而是跌 落红尘,可感可触的世俗尤物,凸显了现实之美的强烈感官愉悦效应。华美雕琢的丽词艳句,富丽凄美 的美人情态。
“判自”两句:谓美得无可取譬,只有洛神女子堪与比并。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作品赏析
刘氏兄弟即将出任临海、蜀郡太守。临别之际,萧纲设宴饯行,并写了这首诗。据《梁书.刘孝仪传》,孝仪之出守临海在梁武帝大同十年。又按本篇有“二龙今出守”一语,可知本篇当作于大同十年,二刘即将赴任之际。时萧纲四十三岁。

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惜别之意。。
前四句,紧扣诗题,含蓄地点出了二刘出守这一层意思。“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作者虽没有明说二刘出守之事,但濒临东海的碣石在临海境内,岂非指孝仪而说?峨眉乃蜀中名胜,当然是孝胜的辖地。不名言人物,却皆一一点到;不直说任地,却借辖地的名胜一一指明,切扣题目,含蓄而又分明。“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紧承上文进一步加以补充、发挥。“两杜”是指西汉杜周的两个儿子杜延寿、杜延考。《汉书.杜周传》云:周位至三公,二子亦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夹河为郡守,家资累巨万矣”。(参王先谦《汉书补正》)援古例今,意在褒扬。今日二刘之出守,不是犹如当年两杜佳话的重现,同样显赫、荣耀吗?这里诗人巧用典故,显得贴切自然,言约意丰。以“二龙”喻二刘则寓有赞美、期盼之意,犹如飞龙在天,此后二刘正可施展抱负,成就一番功业。这二句相对成文,笔法错综,前句用典,后句直喻;前句援古,后句说今;前句为宾,后句是主。皆是对二刘的称扬、赞美。
接着四句,作者掉转笔锋,荡开一笔,转而借饯别之际的气氛、景色。“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神牛”典出张华《博物志》“九真有神牛,乃生溪上,黑出时共斗,即海佛,黄或出斗,岸上家牛皆怖,人或遮则霹雳,号曰神牛。”(见《博物志》卷三)此处虚写,不过借指那些惊心动魄的情景。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切喧嚣、繁杂之声都已消失,周遭充溢着平和、静谧的氛围,甚至连狗的吠声也听不到,更不用说那些翻江倒海的情景了。“方无”、“向息”二词连用,一气贯注,一实一虚,共同营造出一片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绕轻幕,赉雨交新溜”,寥廖几笔,便勾画出一幅清新明净的图画。凉风习习,拂动了室内帘幕;飒飒细雨,交汇成道道细流。幕布而冠以“轻”字,轻柔之状可见,意在衬出风之轻微。不说风动帘幕,却着一“绕”字,足见炼字之妙,生动的传达出微风拂煦的状貌。“麦雨”暗点节令,是麦子将熟时节。“溜”,水流也。写雨,偏不从正面入手,却从细流下笔,可见构思之巧。此二句纯用白描,设色淡雅,无一奇字,却极精确、传神。且两句偶对,自然工整,却不失生动流利,成为本篇鎔情铸景的精美清新之佳句。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在上文作了层层铺展、描绘之后,至此方归结到离情的抒发上。临别之际,心绪黯淡,劝君杯酒,因念今日分别,此后自重会不易,那就只能借往昔的记忆重温这珍贵的友情了!感情沉郁低徊,在一片唏嘘慨叹中戛然而止,却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情思与悠悠的思慕。
本诗风格蕴藉含蓄,形式上则对仗工整,全篇除末二句之外,其余几联全为对偶句,是萧纲诗中较有特色的一篇。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咏朝日》

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峰。
光随浪高下,影逐树轻浓。

白话译文
天外日出,冉冉上升,逐层朗照山峰,把江河照射得金波翻涌,使朝阳笼罩下的树影显得浓淡相间的壮丽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赏析
全诗仅仅二十字,词语并无难解之处,内容亦无深奥之意,却描绘了一幅意境恢宏的朝日初升图。“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峰。”开篇二句,写一轮红日从山后、海中、天外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境况开阔,气势雄伟。“团团”、“煜煜”两对叠字,勾划出太阳运行的情状及光亮,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还表现出天然的动态美。
“光随浪高下,影逐树轻浓。”承写太阳的光与影,水到渠成。朝日映照着大海,阳光随着波浪的起伏而高下晃动闪耀,光影追逐着树荫而显得时浓时淡,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运动感。远景是淡淡的山峰,中景是泛起波涛的大海,海中托起一轮朝日,近景则是被阳光笼罩的树,层次有高下,颜色有清浓,俨然一幅朝日出海图。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每句诗都写朝日而不见“朝日”二字。出、上、随、逐,四个动词,把朝日的光与影都写活了,可见出诗人遣词用字的深厚功力。
全诗笔法灵活,描写细腻。可用来形容山水之间朝阳初升的景象。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行雨诗》

本是巫山来,无人睹容色。
唯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

赏析
第三句作“唯有楚王臣”,楚王臣指宋玉。有宋玉梦神女之说。《高唐赋》中襄王不识变化无穷的云气为何物,于是宋玉向他陈述了先王之梦,说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者乃是巫山神女。因此“唯有楚王臣,曾言梦相识”二句,是说千百年来,人们都不认识巫山神女(也就是不知“行雨”的真相),只有宋玉曾说过楚王在梦中认识了那位神女(亦即“行雨”)。萧纲还有一首《浮云》,亦载《玉台新咏》卷十。诗云:“可怜片云生,暂重复还轻。欲使荆王梦,应过白帝城。” 荆王,可解释为《高唐赋》中梦见神女的楚国先王(一般认为即襄王之父怀王)。《古诗纪》作“襄王”。若作襄王,倒是《神女赋》中王梦见神女的证据了。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雉朝飞操》

晨光照麦畿,平野度春翚。
避鹰时耸角,妒垄或斜飞。
少年从远役,有恨意多违。
不如随荡子,罗袂拂臣衣。

注解
晨光:早晨的阳光。
麦畿:一望无际的麦地。方千里叫畿。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度:飞度。飞过。
春翚:春天的雉鸡。翚,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
避鹰:避开鹰隼。
时:时时。不时地。
耸角:耸起羽毛的额角。
妒垄:嫉妒田垄。垄,土埂。坟。
从:参加。随从。
远役:谓到远方服役,戍守边疆。
有恨:有怨恨。
意多违:(妾的)意愿多有违背。
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拂:拭,掸去。
臣衣:臣子的衣服。

《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犊沐子所作也。齐宣王时,处士泯宣,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魏武帝时,宫人有卢女者,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特异於馀妓,善为新声,能传此曲。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b76、南北朝·萧纲诗选(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