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3@365南北朝·孔奂

(2021-12-09 12:24:54)
标签:

传统文化

钩沉

静思

风流人物

南北朝·孔奂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南北朝·孔奂

343@365南北朝·孔奂

343@365南北朝·孔奂

343@365南北朝·孔奂


孔奂(514-583):南朝陈会稽山阴人,字休文。吴兴太守孔琇之曾孙、太子舍人孔臶(音见)之孙、无锡县令孔稚孙之子,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卒于陈后主至德元年,享年70岁(《南史》作年七十余。此从《陈书》)。孔奂品学兼优,为人刚正,曾任晋陵太守,广受好评。仕梁为尚书仪曹侍郎。陈霸先为相,北齐南犯,将与决战。奂为建康令,以荷叶裹麦饭,一宿得数万裹,军人旦食讫,大破齐军。入陈,历仕各帝。陈武帝永定末,迁晋陵太守,以秩俸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陈文帝即位,历御史中丞,多所纠劾,朝廷敬惮。陈宣帝太建中,为吏部尚书,性耿介,绝诸请托,凡所甄拔,莫不悦服。陈后主时官至弘范宫卫尉。


343@365南北朝·孔奂

人物生平

孔奂,字休文,是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几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被叔父孔虔孙收养。很好学,善于写文章,经史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没有不通读过的。州里荐举孔奂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成绩优异。后进入朝廷为尚书仓部郎中,转任仪曹侍郎。
当时左民尚书沈炯被匿名信所诽谤,将要被判重刑,事情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孔奂在朝廷上发表议论辩审这件事,最后终于弄清楚了。丹阳尹何敬容因为孔奂刚直不阿,请求补孔奂为功曹史。
京城被侯景攻陷后,侯子鉴命令把孔奂的脚镣手铐去掉,命他主管文书工作。有人劝说孔奂道:“现在是乱世,人人都想苟且偷生,免予灾祸,这些异族之徒全不懂得道理,您又怎能以节义来抗拒他们?”孔奂说:“我的生命存在,即使不能为大义而死,但又怎么可以献媚讨好凶恶不善之人,以求得保全自己?”不久因为母亲去世,悲伤异常以致于毁损身体,超过了礼法的要求。
高祖受禅即位后,孔奂转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授为晋陵郡太守。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不赴任所,惟自己一人乘单船到达郡治所在地,所得的官俸,随即分给赡养孤寡之人。
当初,世祖在吴中,听说孔奂能妥善地处理政务,等到继承帝位后,征召他为御史中丞,兼领扬州大中正。孔奂性格刚直,善于推理,多次弹劾官吏的过失罪责,朝廷官员对他很是敬怕。孔奂深晓治国的纲领要旨,每次陈述上奏,皇上没有一次不称好的,朝廷百司所积压或难解决的事,都托请孔奂决断。
天嘉四年,重授他为御史中丞,不久又任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大中正不变。这时候世祖患病,朝廷的很多事,都委托仆射到仲举同孔奂一起决定。
世祖曾对孔奂等人说:“现在三方鼎立对峙,人民未得安宁,天下的事很重,应该要有一位年长的君主。我想近则效仿晋成公,远则弘扬商朝的方法,你等必须遵照我的意思去做。”孔奂流着眼泪抽泣着洗:“陛下只是饮食不大正常,很快就会痊愈恢复,皇太子正当盛年,圣明的品德一天天隆厚,安成王有皇弟的地位尊严,足能够像周公旦那样成为皇帝的辅政大臣,陛下若有废太子而立他人之心,恕臣子们只知道忠诚而不明事理,不敢按照您的意思去做。”世祖说:“古代坚持正道坚守原则的遗风,又在你的身上看到了。”
天康元年,遂起用孔奂为大子詹事。世祖驾崩后,高帝即位。
孔奂在职任上清廉俭朴,对不当之处进行了很多改正,高宗对此很赞赏。孔奂性格很耿直,对私相嘱托之事一概回绝,即使尊贵如大子,重臣如公侯,对他感情相加,也不为此屈服。后主时常在东宫,想要让江总作为太子的詹事。高宗准备答应允许,孔奂于是上书说::江总是有才华的人,现在皇太子才华也不差,怎么能跟从江总学习按照我的不太高明的见解,希望挑选敦厚忠实的人,用来辅导(太子),皇帝问:”就算像你说的这样,谁又可以担任呢?“孔奂说:”都宫尚书王廓世代都有好美德,知识丰富性格敦厚聪敏,可以担任。后主当时也在(皇上)旁边,于是说:廓王是傲慢的人,不可以位居太子的詹事。”孔奂又上书说:“宋朝的范晔也是傲慢的人,同样也是太子的詹事,以前的朝代没有怀疑。“后主仍然固执争论这件事,皇帝死后用江总为詹事,孔奂仍然违背旨意。这大概就是这样。
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343@365南北朝·孔奂


人物轶事

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会稽郡山阴县人孔奂出任晋陵太守.晋陵自南宋,南齐以后,一直是个较大的郡,虽几经盗寇骚扰,仍然是个殷实富足之地.在这里任职,对于那些贪婪的官员说,当然是一个肥缺.所以前后不少人在这里为官,都有贪沾公家财物的行为.唯独孔奂清白自守,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到晋陵去,只他一人单独赴任.不仅如此,他到任后,所得俸禄,常常用来赡养那些生活无靠的孤寡老人.晋陵郡的老百姓都很庆幸本郡来了这么一位太守,尊敬地称他为"神君".曲阿一家富户的主人殷绮,看到孔奂人为一郡之守,住的用的穿的都那么朴素节俭,以为他手头拮据,给他送来一套比较象样的衣服和一床毡被.孔奂答谢说:"太守的俸禄是很多的,怎么会买不起这东西呢 只是我看到郡中老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所以才不敢使自己生活豪华.多谢您的美意了,但东西我却不能收下,愿以后也别再这样打扰麻烦您了."
由于孔奂注重品德修养,又十分干练,一个时期内在仕途上还算顺利.到陈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年),孔奂已是南陈的侍中了,相当于宰相,握有选拔人才,黜百官的重权.有些人想走他的后门向上爬,他一概拒绝.即使是皇亲国戚,甚至那些公侯王子们,他也不肯通融.始兴王叔陵在湘州,曾几次私下活动,欲求宰相之职.这天,孔奂与陈宣帝议论起此事,颇对始兴王叔陵的行为不满,对陈宣帝说:"我认为象宰相这样的要职,考虑人选时应以品德是否高尚为根本,不一定非得是皇帝的后代或亲戚."陈宣帝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当时陈后主为东宫太子,他想让江聪为太子詹事,让管记陆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孔奂,孔奂直言相告说:"江聪这个人,虽有晋朝潘岳,陆机那样的横溢的文采,却没有汉初商山四皓中东园公和绮里季那样的见识和才干,让江聪辅佐东宫,我认为很难达到辅佐的目的."陆瑜把这些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陈后主,陈后主为此对孔奂怀恨在心,并亲自把想让江聪任太子詹事的事问陈宣帝说了,陈宣帝竟然同意了陈后主的意见.孔奂听说后立即进谏说:"江聪是个文人,如今皇太子并不缺乏文才,何必借重于江聪!依我之见,应当选择品行敦厚又有政治主见的人辅佐太子."陈宣帝问他说:"依你所言,谁比较合适 "孔奂说:"都官尚书王廓,世世代代德行操守都很有名声,他本人又才识过人,是较合适的人选."当时陈后主也在旁边,连忙阻止说:"王廓是王泰的儿子,不可居太子詹事之职."孔奂又上奏说:"南宋范晔即范泰之子,也曾任太子詹事之职."陈后主听了他这番话,仍然坚持已见,极力向陈宣帝陈述他的理由,陈宣帝最后还是听从了陈后主的意见,结果江聪成了陈后主身旁的要人,陈后主即位后又成了宠臣.最后南陈江山丧落在陈后主手中,与这件事极有关系.如果陈后主或陈宣帝听从孔奂的意见,那么后陈的历史恐怕是要另写的.


343@365南北朝·孔奂

343@365南北朝·孔奂

司马光评事

永定元年(557),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是为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在位虽只二年,却很能干,史评“江左诸帝最为贤”。陈霸先喜爱侄儿陈蒨胜过自己的儿子们,常称道说“此儿吾宗之英秀也”。永定三年(559),陈霸先驾崩,陈蒨继位,是为陈文帝。
陈文帝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通鉴》载有他勤于国事的一例。为避免晚上打瞌睡,陈文帝命每晚传送更签(古代夜间报更用的计时竹签)的人,一定要把签扔到石阶上,令其锵然有声,“吾虽眠,亦令惊觉。”陈文帝在位七年,表现也不差。
天康元年(566),陈文帝病重,国事皆由到仲举、孔奂两人来决断。此时中国版图上也是小三国的形态。北方原有东魏西魏,之后高洋篡东魏建北齐,宇文觉篡西魏建北周。
陈文帝知道儿子陈伯宗懦弱,担心“三方鼎峙”的局面,陈伯宗守不住江山,表示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安成王陈顼。陈顼扑通跪在地上,一把濞涕一把泪,推辞不做。文帝又对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说:如今局势复杂,需要长者为君,我想把皇位传给弟弟,你们依诏行事。然而孔奂声泪俱下地表态:坚决拥护太子,不同意行废立事,况且安成王足可当周公之任。
将死的陈文帝闻言,很是高兴,称赞孔奂有直道而行的遗风。于是任命孔奂为太子詹事。“太子詹事”在南北朝时期是东宫所有官员的首长。也就是说,陈文帝将保驾太子的重任交给了孔奂。
然而一年之后,陈顼野心勃发,废了侄儿陈伯宗,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孔奂对此无动于衷,被宣帝从外任招回朝廷,历任清要之职而终天年。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84篇里,首先祭出“人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一句。意思说,人臣事君,要玉成其美事,匡救其过失。然后分三点,把孔奂批得非常狠。
其一,孔奂负托腹心重任,决策国家大计,如果认为陈文帝的话不出真心,就应当像窦婴、袁盎那样,据理力争,防微杜渐,以绝陈顼非分觊觎之心。
其二,如果认为陈文帝真有那个意思,就应当请皇帝明下诏书,向中外宣布。这样,既可宣扬陈文帝舍子立弟的美德,又可避免陈顼后来废侄自立的恶行。
其三,如果真心拥护皇太子,就应当竭忠尽诚来辅佐他。可是陈奂在陈文帝活着时,一味揣测他的心思而去迎合。等到陈文帝死了,陈顼篡国却不能挽狂澜于即倒,嗣主失位又不能殉节去死。
司马光认为,象孔奂这号人,“乃奸谀之尤者”,是奸诈奉承到极品的人物。陈文帝托他顾命之重,是看走眼了。
孔奂不死于太子,这是当时的风气所致。从南北朝的实际来看,行的是绅士政治,皇帝的走马灯,士族们才不管,这一点我们在《城头变换大王旗》(臣光曰76)中说过。孔奂不算最典型,他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司马光的评论往往基于事实,又高过事实,他是从为人臣的大势来看,认为孔奂当死。但我以为,死不是尽忠的最高境界。尽忠的最高境界当是匡扶社稷,如周勃的安刘。孔奂于此两者都做不到,又不能匡扶太子,又不去死,所以挨批。
其实孔奂其人也有清介可取。孔奂,字休文,会稽人,孔子三十二代孙。善属文,通经史百家。有个叫刘显的,很是推重他,“尽以藏书相付”。侯景之乱时,尽管他侧身侯景心腹大将侯子鉴的手下,但别人对侯子鉴都高看一眼,独孔奂傲然自若,说:“岂有取媚凶丑,以求全乎。”陈宣帝时,他任吏部尚书,谁来买官卖官,他都一律拒绝,连陈宣帝的太子、后来的陈后主的面子,他都不买。《宋书》称“其梗正如此。”
但孔奂力保太子登基,表明了他的不知大势。不管真心不真心,陈文帝的担忧是对的,不有一个成熟的智慧来处理时事,皇位什么时候被人抢了去还不知道。此一番顾虑宋初的赵匡胤也有。赵匡胤与赵匡义有“烛光斧影”之说,传为疑案。但我以为,赵匡胤有陈文帝的心思是可以肯定的,赵匡胤本人不就是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皇位的么。基于此而言,可以肯定,疑案之说不能成立。
如果孔奂听从陈文帝的意见,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孔奂误导了皇帝。因此,司马光认为,孔奂是善于逢迎之辈。而其平生最为痛恨此类人,比如在“臣光曰”第22篇,就批叔孙通教唆惠帝文过饰非,但语气没见这么狠。此篇是司马光批此类人中语气最狠的一篇。

343@365南北朝·孔奂


廉篇孔奂单船

孔奂清白。赴任单船。俸分孤寡。不受衣毡。
原文
陈孔奂、除晋陵太守。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惟以单船临郡。所得俸秩。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殷绮见其俭素。馈以衣毡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岂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不烦厚意。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孔休文。靖之来孙也。少孤。为叔父虔孙所养。永定中。除晋陵太守。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惟奂清白自守。单船赴郡。应得俸秩。且分赡孤寡。况衣毡乎。JL7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 - 素食文化 素食厨房素食菜谱食谱 素食主义 素食馆素食环保


343@365南北朝·孔奂

白话解释

南北朝时候。陈朝有一个人。姓孔,单名叫一个奂字的。放到晋陵地方去做太守官。他的为人很清白自守。妻子们并不跟着上任去。只自己坐了一只船、到晋陵地方去。他所应得的、薪俸。随手立即分给那一般没有父母、和没有了丈夫穷苦的人。那一郡地方的百姓们。都称呼他叫做神君。有一个姓殷名叫绮的人。看见孔奂很俭朴。就送给他一套衣毡。孔奂见了就说道。我做了太守官。得了很大的俸禄。难道不能够备办这些物件吗。但是百姓们还没有周全。当然不可以独自享着温饱。你这种厚意。是可以不必的。


343@365南北朝·孔奂

古籍记载

《通鉴》卷169
臣光曰84:夫人臣之事君,宜将顺其美,正救其恶。孔奂在陈,处腹心之重任,决社稷之大计,苟以世祖之言为不诚,则当如窦婴面辩,袁盎廷争,防微杜渐以绝觊觎之心。以为诚邪,则当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使世祖有宋宣之美,高宗无楚灵之恶。不然,谓太子嫡嗣,不可动摇,欲保辅而安全之,则当尽忠竭节,如晋之荀息,赵之肥义。柰何于君之存,则逆探其情而求合焉。及其既没,则权臣移国而不能救,嗣主失位而不能死!斯乃奸谀之尤者,而世祖谓之遗直,以托六尺之孤,岂不悖哉。


343@365南北朝·孔奂

343@365南北朝·孔奂

《赋得名都一何绮诗》

京洛信名都,佳丽拟蓬壶。
九华凋玳瑁,百福上椒涂。
黄金络騕袅,莲花装鹿卢。
咸言仪服盛,无胜执金吾。

【京洛】1.亦作"京雒"。 2.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3.泛指国都。
【蓬壶】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百福】犹多福。
【椒涂】1.用椒泥涂饰的道路。取芳香之意。 2.皇后居住的宫室。因用椒和泥涂壁,故名。 3.指后妃。 4.古地名。
【騕袅】同"騕褭"。为古骏马名。
【鹿卢】1.亦作"鹿栌"。古时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车或绞盘。 2.见"鹿卢剑"。
【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僥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

343@365南北朝·孔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