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2021-10-31 15:06:46)
标签:

传统文化

风流人物

古典文学

静修

南北朝·柳恽

分类: 读书笔记

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杂诗》
《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云层遮空,已见沉重, “寒云”,则是云色的阴沉,感觉上的凛凛寒气。 “晦沧洲”,阴寒的云层笼罩水边,色调黯淡。 “奔潮”,形容潮水的迅疾,有如万马奔腾。“南浦”,点示出离别的题旨。屈原《九歌·河伯》: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开头两句以“寒云”、 “奔潮”的自然景象,加上“晦”、 “溢”的形态刻画,不仅描写出阴云压空、怒潮涨岸的壮阔画面,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主人公离情的沉重和内心的动荡不安。

江畔水边,近处有小亭翼立,远处有洲渚朦胧,白露闪耀着明珠般光芒,秋风吹起了涟漪,有人在徘徊相思,伫立远望,真挚的思念突破了秋水长天的宁静,它引人遐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柳恽这首诗中的“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二句,脱胎于前人,有自己的独创,韵味深含,写出相怀相望的深情。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虽然知道分别后相距甚远,但谁想得到南北分离就象燕、楚之遥隔,是出于意料之外。 “关候”,即“关堠”,关口、路亭。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路途遥远,难以伴随。诗人只能寄之于想象: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希望变成天上自由翱翔的飞鸟,无拘无束地飘然腾飞,紧紧伴随。

全诗善于借景抒情,脱化前人诗句,气骨苍劲。明王世贞《芝苑卮言》曾品评柳恽诗“篇法不足”,但象“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等诗句,“置之齐、梁月露间矫矫有气”。这首诗的“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数句,气格健举,为诗中佳作。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赠吴均诗三首 其二》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饶美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未成曲,踏屣复翱翔。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
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

【远游】1.亦作"远游"。 2.谓到远方游历。 3.见"远游冠"。 4.见"远游履"。
【伊洛】1.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远游】1.亦作"远游"。 2.谓到远方游历。 3.见"远游冠"。 4.见"远游履"。
【伊洛】1.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鼓瑟】1.弹瑟。 2.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踏屣】犹行步。
【翱翔】鸟回旋飞翔。上下振翅为翱,展翅不动为翔:翱翔蓬蒿之间。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三》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飞狐关:古代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古称飞狐之口。
碛砾坂:碛(音qì),不平整的沙石。砾(音lì),意为碎小的石子。坂,陇坂,古代对六盘山之称谓。碛砾坂合指高低不平的陇山碎石山坡。
思逐:思绪追逐之意。
秋霰:意指深秋的小霜露。霰(音xiàn),小雪珠、霜粒。
始信:开始相信。陇雪:陇山(六盘山)的雪花。
徭役:指官府的无偿劳役、劳动。命所当:命中注定要担当的意思。
念子:想念你的意思。

南朝梁天监初年,柳恽解除长史之职,和诗人沈约共定新律,曾两次为吴兴太守,为政清静。诗人吴均为人志向高远,有建功立业之心,但出身寒微,仕途上很不得意,曾应邀前往柳恽处效力,然颇不满意,曾一度离去,不久又返回吴兴,柳恽却对他依然如故,毫不鄙薄。柳恽将远行西北,遂作了《赠吴均诗》三首相赠,吴均感念其厚意,也以《答柳恽》一诗作为答谢之作。

本诗一、二两句,描写诗人夕宿边关,晨登陇坂,行旅匆匆,道途艰险。三、四两句,写自己戎马倦顿,形色疲惫,但心思仍追随着边地征战的旗子,渴盼建功立业。五、六两句写据守的边城情景:秋霜早早来临,春风迟迟不归,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渲染出了边地萧条与悲凉的景象。七、八两句,写身处六盘山中,开始以为北地的霜雪是那样的轻,慢慢才觉得原来是寒冷的云雾卷罩在身上。这两句虚实结合,动静相映,令诗意更为明朗和形象。末尾两句,表明自己前往北地是徭役所迫,命所当然,希望接受赠诗的吴均不要伤感,好自为之。

全诗意境开阔,语句精辟,节奏明快,笔力劲健,以较多笔触写景,却又景中寓情,给人以清拔健朴之感。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赠吴均诗二首 其一》

山桃落晚红,野蕨开初紫。
云日自清明,苹芷齐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苹芷:苹和芷,两种小草。霍靡:快速蔓延。
【郁陶】1.忧思积聚貌。 2.引申为凝聚貌。 3.形容喜而未畅。 4.犹郁燠。暑气蒸郁。
【物华】1.万物的精华:物华天宝。 2.自然景物: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赠吴均诗二首 其二》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

【关陇】指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地区。
【楚客】1.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2.泛指客居他乡的人。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从武帝登景阳楼诗》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
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

【太液】1.古池名。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沧波】碧波。
【翠华】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雕辇】玉饰的车子。多为对车驾的美称。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西河寂高业,北海望清尘。
音徽谁与寄,尚德在伊人。
遗文重昭晢,绝绪复纷纶。
露华尚朝日,兰生无久春。
芳猷动渊思,抚轼履高辰。
山风起寒木,野雀乱秋榛。
垄草时易宿,素轨邈难遵。

【西河】1.河名。古称黄河南北流向的部分为西河。 2.古地区名。春秋时卫地。指卫之西境的黄河沿岸地区﹐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 3.古地区名。战国时魏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一说在今山陕间黄河左右﹐又分为陕西大荔﹑韩城和山西汾阳等说﹐又说在今河南安阳﹐其时黄河流经安阳之东﹐西河意即河西。 4.《礼记.檀弓上》:"﹝子夏﹞退而老于西河之上。"后即以"西河"为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高业】学业优秀。
【音徽】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伊人】犹此人。意中所指的人。
【遗文】1.古人或死者留下的诗文。 2.散逸的诗文。 3.前代留下的法令条文﹑礼乐制度。
【昭晢】1.亦作"昭晣"。 2.光亮。 3.清楚;明显。
 绝绪:1.绝嗣,没有后代。 2.指史事头绪中断,无人继续撰述。
【纷纶】1.杂乱貌;众多貌。 2.渊博。 3.忙碌;忙乱。 4.华美。
【芳猷】犹美德。
【渊思】1.深思。 2.孔子弟子颜渊和原思的并称。二人皆安贫乐道,甘居陋巷。
【抚轼】1.亦作"抚式"。 2.乘车时﹐身子前俯﹐两手倚凭车前横木。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杂诗》

云轻暮色转,草绿晨芳归。
山墟罢寒晦,园泽润朝晖。
春心多感动,睹物情复悲。
自君之去矣,兰堂罢鸣机。
徒知游宦是,不念别离非。

【山墟】1.山丘。 2.山间集市。
【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
【兰堂】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
【鸣机】1.即机杼。织布机。 2.开动机杼。谓织布。
【游宦】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 2.泛指外出求官或作官。


381、南北朝·柳恽《赠吴均诗》(五首)《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