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2021-10-13 07:54:28)
标签:

传统文化

怀古

静修

九月诗历

雅趣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
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唐·皎然
《九月八日送萧少府归洪州》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
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布帆】1.亦作"布颿"。 2.布质的船帆。亦借指帆船。颿,"帆"的古字。
【鹤渚】鹤栖息的洲渚。

僧皎然(公元约720-约公元803 ),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长兴)人,唐代著名诗僧,自说谢灵运的十世孙,但据《唐才子传-颜真卿传》及《旧唐书》记载皎然是东晋名将谢安十二世孙,因皎然更重视谢灵运名气故自称谢灵运十世孙。
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唐·白居易
《河亭晴望 九月八日。》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

这首五律,题目是《河亭晴望》,题目后还有“九月八日”的四字题记,标明了是重阳节前一天写的。这样的题目说明了,重阳节的前一天,他登上了河边的亭子,去眺望秋天晴空下的渭河景色,然后,用诗句把眼下的美景记了下来。
开头四句,就是诗人对美景的描写。“风转云头敛”写的是天空:秋天,风向转为西风了,西风吹散了积聚的云头,天空的层云收敛了,展现出了个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天空。“烟销水面开”写的是河面:河面的雾霭,在炙热的太阳的映照下,水汽慢慢销熔(销,指受热力所致而熔化),渭河水面显得开阔了。“晴虹桥影出”写的则是河面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景:彩虹,是由于刚才的水汽在太阳的映照下出现的;太阳下,水汽没了,河面景色越来越清晰,远处刚才被雾霭笼罩的桥梁出现了,于是出现了彩虹与桥梁相辉映的美丽景象。“秋雁橹声来”,则是一幅天空与水面合璧的美景:天空,雁行在飞;水面,船只在摇橹前行。雁行,在地处中原的长安,是在秋天才出现的:北方早知冷暖的大雁,正列成雁行,经过中原,向南方飞去,他们一边飞行,一边发出“依依呀呀”的叫声;这叫声,与木船上摇橹时橹桨摩擦支架的“咿呀咿呀”相呼应,构成了一幅水天和谐结合的、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生动画面。——由天高云淡、烟销水碧、虹桥辉映、雁橹和声四幅组画组成的晴天秋色,确实是美不胜收的。
后面四句,写的则是他观景后的心情。从欣赏景色的角度看,诗人看见的无疑是“乐景”;诗人到此作“河亭晴望”,当然是想给自己一个好心情。从第五句“郡静官初罢”看,他当时是“官初罢”,——刚刚被贬了官。据《白居易年谱》,他那年44岁,在京师因得罪权贵而被贬官,这里说的“官初罢”,应是将要到南方当江州司马、但还没启程的时候。看来他是想借“河亭晴望”来排解心中因贬官而引起的烦闷,所以才来到河边的。但是,从这后面四句看,他心中的烦闷并没有得到排解。
这时候,他贬官的事情已成定局,风波已以他的失败而平息了,官场那像市镇一样的吵吵嚷嚷已经平息下来了(“郡静”)。但他的心却平静不了,大好秋景引起了他的乡愁:他家乡的亲人也许是给他来信了吧,但也许是由于路途遥远,书信还没有来到身边(“乡遥信未回”);再者,今天是九月初八,“明朝”就是“重九”了,家人相聚一起喝菊花酒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是哪位亲人,在为大家劝酒呢(“谁劝菊花杯”)?——这么一来,他的烦闷又怎么能够化解呢?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唐·白居易
《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
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
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
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唐·司空图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属山西)人。咸通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知制诰。黄巢起义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后,召其任礼部尚书,不食而死。他是晚唐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多表现山林遣兴,闲吟自适的情趣。词亦清雅可爱。著作有《一鸣集》。他所著述的《二十四诗品》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甚巨。有《司空表圣诗集》。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宋·晏殊
《九月八日游涡》

黄花夹径疑无路,红叶临流巧胜春。
前去重阳犹一日,不辞倾尽蚁醪醇。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宋·欧阳修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

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
我歌君当和,我酌君勿辞。
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
撷其黄金蕊,泛此白玉。
君勿爱此花,问君此何时。
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
芳岁忽已晚,朱颜从此衰。
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
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飞兔不恋群,奔风谁能追。
老骥但伏枥,壮心良可悲。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他在政治与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主要写恋情游宴,伤春怨别,表现出深婉而清丽的风格。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宋·司马光
《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与潞公宴赵令园有怀去年》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两阴浓。
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
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相从。
西湖在望亲朋远,节物那堪处处逢。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宝元二年(1039)进士。庆历八年,官大理寺丞,召试,授馆阁校勘。累除知制诰,改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朝,任龙图阁直学士,改右谏议大夫。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拜资政殿学士。因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四年(1071)离朝退居洛阳,致力编撰《资治通鉴》。哲宗即位次年,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废除新法。同年卒,封温国公,谥文正。以文著名,亦能诗词。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宋·秦观
《九月八日夜大风雨寄王定国》

长年身外事都捐,节物惊心一怅然。
正是山川秋入梦,可堪风雨夜连天。
桐梢摵摵增凄断,灯烬飞飞落小圆。
湔洗此情须痛饮,明朝试就酒中仙。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元·赵孟頫
《九月八日雨中闷坐和荅仇仁父张季野》

容居破屋苦秋雨,黑潦侵阶灶欲沉。
青蕊明朝不堪摘,谁能载酒慰幽心。

【黑潦】黑浊的积水。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九月诗历初八日:唐·皎然、白居易、司空图、宋·晏殊、欧阳修、司马光、秦观、元·赵孟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