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2021-06-15 10:09:28)
标签:

365

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

品思人生

魏晋·徐干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
《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魏晋·徐干
《情诗·高殿郁崇崇》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躇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崇崇】1.高貌,高大貌。 2.谓崇高伟大。 3.连绵广大。 4.尊敬貌。 5.象声词。
【闺闼[tà]】1.宫禁的门户。 2.妇女所居内室的门户。 3.特指夫妇的居室。 4.指家门﹑家庭。 5.借指女眷。
踟躇,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啸歌】长啸歌吟。
【相属】1.相接连;相继。 2.相关;相类。 3.互相劝酒;向人敬酒。 4.和人诗词。

鉴赏
此诗描写一位相思女子的情思动态。诗一开篇,“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描写出主人公所置身的典型环境。宋玉《高唐赋》曰:“宜高殿以广意兮”,“高殿”、“广厦”即由此化出;古乐府《伤歌行》有“微风吹闺闼”句,这是“微风起闺闼”的来历。房舍高郁,环境凄清,微风吹拂,落日残照,在这番描写中,浸透了主人公强烈而独特的心理感受,“郁崇崇”、“凄泠泠”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表现主人公心灵的感受。四句描写,表现生活状态的变化,体现丈夫远离后生活失趣,显示出其寂寞凄凉、了无意趣的心境。
接着,诗歌转而描写女主人公,展示她由特有的心态所引发的一系列形体动态。行为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复杂细腻的内心活动必然化为一连串相应的形体动作。诗歌从各个不同角度描写其行为状态,先写在云屋下“踟躇”不定,是心中若有所失的表现;又于华楹中长声啸歌,是借此宣泄心中的郁积。“云屋”、“华楹”指高大华美的房舍。接着又铺写其懒于妆饰的慵怠,古语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所爱之人远出不返,修饰妆扮就显得毫无意义,所为,主人公的“炉薰”固然无心使用,平日照颜妆扮的镜匣上也尘土厚积。而“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的描写尤显精妙。绮罗、金翠等其实并未改变其原有的色泽,只是由于心理的改变,故过去曾熠熠生辉的东西在主人公眼中,现在全都黯然失色。继而又描写主人公因相思而不思饮食,嘉肴无心尝,美酒无心饮。诗歌从诸种角度描写主人公惆怅若失的思恋之情,又以其行为的变异来反照其心理的异变;由于人物心理发生了变异,又导致她观察事物的眼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物动态、观察力的一系列反常,都是由起主导作用的心理反常所引起。诗歌借此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万种情思、百无聊赖的心境。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两句,将笔墨从专写主人公之“思”及其动态神情上略作伸展,主人公似从沉思中醒来,从对自己的情态追述回到现实场景中,看到“空寂寂”的院落,听到燕雀的啁啾叫声,欢快的叫声与空寂的院落形成对比,更倍增空虚寂寞感,更感到“忧思连相属”,无法了断;“中心如宿醒”,难以清醒。“中心”意为心中,这《诗经》中常有的倒装用法。“宿醒”即宿醉,毛苌《诗传》曰:“酒病曰醒。”诗以酒醉为喻,表现主人公心中因相思而感到一片痴迷朦胧。主人公先“瞻”后“闻”,所见所闻都是无可使人宽怀的东西,反而更加重了她的忧念和相思。
这首诗以主人公的内心感觉贯穿始终,开头的典型环境描写实也浸透着其主观感受。诗歌从起相思之念写起,渐加深入,从表层一直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层,最后以“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的总括性描写作结。诗中描写了诸般景物、器具,诗人不仅仅是做到使主客观世界交融合一,而且始终将环境、客观事物作为表现人物心理的工具,使之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种描写人物心理的手法是值得称道的。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答刘桢》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答刘桢》是汉魏之际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收到刘桢写给自己《赠徐干》之后,而作的一首回赠诗。
诗中作者谈及他与刘桢的分别并非很久,但却非常想念对方。他们尽管离得很近,同在邺城,但由于刘桢被拘禁,他们见面极难。表现了对好友的殷切思念之情。

注释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
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所经:经过的时间。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笃(d):深厚,真诚。
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里的“其愁如三春”所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涉:度过,越过。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陶陶:和暖的样子。朱夏:夏天。《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朱明为夏天的别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这里以夏天的和暖比喻刘桢人品的温和。“德”原作“别”,据《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四改。
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白话译文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创作背景
刘桢因平视曹丕妻甄氏,被曹操判为服苦役。在服刑期间非常想念徐干,就给徐干写了《赠徐干》,以表达对徐干的思念之情。徐干读了刘祯写的赠诗后,就写了这首《答刘祯》来回赠刘祯,同样表达了对刘祯的思念之情。 

文学赏析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说,盛阳的夏季,草木是那样的昌盛而繁茂。全诗前六句写情,结尾两句写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诗人与刘桢情谊之绵长,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无限的回味和深长的意境。
这首诗明白如话,无丝毫矫揉造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以“与子别无几”领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极写相思之深;以“虽路在咫尺”与“难涉如九关”相对比,续写相见之难。在相别与难见的内心情感矛盾冲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从其所表达的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中,可见诗人之功力。
 
名家点评
清初著名的诗人兼诗论家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句中多用虚字作健,非魏人不能。以能役虚字作转语,每句动折故健也。结法新警。”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
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
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
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是魏晋诗人徐干所作的诗词。“凉风”、“寒蝉”、“枯枝”,借景渲染,情更不堪。新婚宿昔而别,太短暂,太容易,日后相会,却遥遥无期。两相对照,又加重了一层伤感。与杜甫《新婚别》题材相同,更融儿女之情与家国之恨为一,拓大境界。自“冽冽寒蝉吟’’至“岁月无穷时”,运用顶针及顶针的变格,前后蝉联多致。

注释
[1]宿昔:即夙夕、旦夕、早晚。
[2]冽冽:寒冷的样子。
[3]穷极:穷尽,极尽。
[4]黄鹄(hú):鸟名。

白话译文
我和你刚把百年亲结,你就去拉纤和我分别。
虽是凉风撕秋草时节,蟋蟀们依然鸣叫相偕。
我这个寒蝉瑟瑟吟唱,抱上段枯枝也便喜悦。
不料风一吹枯枝断裂,小蝉被甩到陌生世界。
我们不悲叹身处异地,只痛惜失了宝贵岁月。
岁月无穷这倒是真理,我们相会得何日何夜?
我们一块变作黄鹂吧,清池中戏游欢乐不歇。

作品赏析
这是典型代言体。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写新婚少妇与輐船丈夫的新婚告别。新婚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时段之一,但这对新人一结婚就要分离,尔后的相见不知何时,战乱年代的分别还往往是生死之别,就中的痛苦可想而知。诗一开篇即点明一对新婚夫妻新婚燕尔,结果“宿昔别离”。接下来以秋天为背景倾诉离别的痛苦及新娘子对“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的深深担忧。这是最典型的思妇形象,不会有争议。“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人生苦短,最可怕的是来无多啊!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166@365魏晋·徐干《情诗·高殿郁崇崇》《答刘桢》《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