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诗词静心修身酷暑六月诗历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六月诗历初三日:
唐·白居易、宋·周必大、薛季宣、陈宓
唐·白居易
《六月三日夜闻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宋·周必大
《次韵贺胡邦衡除龙图阁学士且为六月三日眉寿》
马负羲图二百春,荣光犹属大河津。
细推班列论思旧,谁似耆英宠数新。
龙图使为黄阁老,洞岩应继紫岩人。
他年笑视孙思貌,只自开皇至永淳。
【班列】1.朝班的行列。 2.指朝廷或朝官。 3.官阶;品级。 4.按班排列。
5.班次,行列。
【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
【龙图】1.即河图。
2.借指神授的君权。 3.天子的雄图。 4.指皇帝的玺印。 5.借指君权。 6.画的龙。 7.宋代龙图阁学士的省称。
8.特指宋包拯。因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名。
【黄阁】1.亦作"黄合"。
2.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3.唐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4.借指宰相。
【紫岩】紫色山崖。多指隐者所居。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周必大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鸿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在庐陵逝世,享年七十九岁,获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从政四十五年,以宰相之尊主盟文坛,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名家交游频繁。他初学黄庭坚,追摹欧阳修,在南宋中叶的词臣中居于领袖地位。在校勘、刻印书籍方面也颇有建树,曾主持校订、刊刻了《文苑英华》。
有《省斋文稿》《平园续稿》《玉堂类稿》等传世。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宋·薛季宣
《六月三夜梦观某人诗》
多谢真人警梦书,青猿驯扰尚趑趄。
任从炉鼎喧风雨,争奈神明复古初。
君乐鍊形咀丹火,我甘饮水灌园蔬。
惟当敬佩终焉意,子欲无言致匪虚。
原题:六月三夜梦观某人诗什其书一章四绝盖绝笔也走读竟太一真人来告语青猿手里得长书静闻丹灶风中雨之句梦而默记之寤矣作诗导意
【驯扰】1.顺服;驯伏。
2.使顺服;使和顺。
【趑趄】1.亦作"趑且"。亦作"趦趄"。 2.相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3.形容踌躇不定,怀有二心。 4.滞留;盘桓。 5.见"赼雎"。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宋·陈宓
《六月三日大风雨蔡忠惠家玉堂红一洗而尽因忆》
三年渴想玉堂红,六月都随一夜风。
却忆去年当此际,一时台府馈筠笼。
【玉堂】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2.汉宫殿名。 3.泛指宫殿。
4.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 6.神仙的居处。 7.豪贵的宅第。
8.经穴名。
【筠笼】1.罩在火炉上的竹笼。
2.竹篮之类盛器。 3.指箱箧之类盛器。 4.鸟笼。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