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2021-07-22 08:36:01)
标签:

传统文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苦度

老骥伏枥

六月诗历

杂谈

分类: 心之旅


六月诗历十三日:

 

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宋·曾巩
《去年久旱六月十三日入境得雨今年复早得雨亦》

去年六月焦原雨,入得东州第一朝。
今日看云旧时节,又来农畔听萧萧。

【原题】:去年久旱六月十三日入境得雨今年复早得雨亦六月十三日也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 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宋·晁补之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典领】主持领导;主管。
【柱史】"柱下史"的省称。周秦官名,即汉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
【汉官】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新进】1.谓初入仕途﹑新得科第或新被任用。 2.指新进之士。 3.新出现的﹑先进的。
【曝书】晒书。旧时有七夕晒书之俗。
【宣赐】谓帝王赏赐。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哲宗朝,累迁著作佐郎,后因事屡遭贬谪。徽宗立,复召为著作郎。官至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杲州,主管鸿庆宫。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秦观、黄庭坚、张耒齐名,苏门四学士之一。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宋·赵鼎
《六月十三日书呈元长》

心远由来绝世纷,更寻丘壑避嚣尘。
门阑已觉贫无事,宾客应怜老畏人。
诗不名家免招谤,酒虽作病要全身。
香山千载流风在,鸡黍他年早卜邻。

【心远】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2.智虑深远。 3.感情疏远。
【世纷】人世间的纷乱。
【作病】发生疾病,致病。
【流风】〈书〉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遗风:~遗俗ㄧ~余韵。
【鸡黍】1.亦作"鸡黍"。 2.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3.借指深厚的情谊。
【卜邻】1.选择邻居。 2.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

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绍兴初,累官签书枢密院事,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荐用岳飞收复重镇襄阳。绍兴八年(1138)宋金和议时,因争地界,与秦桧意见不合,被罢为奉国军节度使。旋谪居潮州,再移吉阳军,仍被秦桧胁迫,忧愤国事,不食而死。能诗文,善词,多思念故国河山之作,凄楚劲峭。有《忠正德文集》,词集有《得全居士词》一卷。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宋·杨万里《六月十三日立秋》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宋·赵蕃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岁步宿雨犹湿》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余滴,不管垫乌纱。

【冲田】1.亦作"冲田"。 2.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侨居信州(州治在今江西玉山上饶)。北宋朝散大夫赵旸曾孙,南宋中期著名诗人、学者、理学家。
以曾祖荫入仕,初任州文学,后任浮梁县尉、连江县主簿、太和县主簿。调任辰州司理参军,为辨冤狱与郡守力争,罢官。后绝意仕途,归隐玉山。
宋理宗即位(1224年),召为太社令,不拜;特改奉议郎,直秘阁,皆辞。朝廷下诏予祠,依直秘阁致仕。
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以八十七岁高龄辞世。景定三年(1262),秘阁修撰郑协等请谥,朝廷追谥“文节”。 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

六月诗历十三日:宋·曾巩、晁补之、赵鼎、杨万里、赵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