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四月诗历汉唐遗风修身怡情杂谈 |
分类: 心之旅 |
四月诗历初八日:魏晋·支遁、李俊明、
唐·骆宾王、宋·文天祥、杨万里、蔡襄、葛绍体、陆文圭、袁说友
魏晋·支遁
《四月八日赞佛诗》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
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
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
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
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
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
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
感降非情想,恬怕无所营。
玄根泯灵符,神条秀形名。
圆光朗东旦,金姿艳春精。
含和总八音,吐纳流芳馨。
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
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
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首夏】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朱明】1.夏季。
2.指立夏节。 3.太阳。 4.指传说中的火神祝融。 5.汉郊祀歌名。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广东罗浮山。 7.指明朝。明朝皇帝姓朱,故称。
【令日】吉日。
【化生】〈书〉化育生长。【四王】指古代四位帝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倾柯】谓使枝条倾斜下垂。
【朝荣】1.早晨开花。
2.指早晨开的花。 3.特指晨开暮落的花。即木槿。
【珍祥】祥瑞,吉兆。
【四八】指四时八节。
【玄黄】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借指天地。
【紫庭】1.帝王宫庭。
2.神仙所住宫阙。
恬怕 ,
淡泊。
【玄根】1.指道家所称的道的根本。语出《老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2.道教语。指身躯。
3.道教语。指口中津液。 4.谓玄妙之根性。 5.指植物的深根。
【灵符】1.上天的符命。
2.指神奇的征兆。 3.道教的符箓。
支遁(314-366),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魏晋·李俊明
《满江红 李孝先寿日四月八日》
小雨初晴,风摇荡、绿阴清书。
见说到、长庚复向,人间钟秀。
又对上番成竹笋,能忘赠别垂条柳。
看将来、三五月圆时,人如旧。
时东平取前妻。浮世事,群知否。
春梦断,空回首。
笑平生豪迈,气冲牛斗。
幽鸟自歌无谱曲,飞花故送长生酒。
待骑鲸海上再相逢,为君寿。
【见说】告知,说明;犹听说。
【长庚】中国古代指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上番】初番;头回。多指植物初生。
【东平】1.地名。在今山东省。
2.指汉刘苍。因其封东平王,故称。
【骑鲸】1.亦作"骑京鱼"。《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李善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2.亦作"骑鲸鱼"﹑"骑长鲸"。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清仇兆鳌注:"南寻句﹐一作"若逢李白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太白醉骑鲸鱼﹐溺死浔阳﹐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李白之典。
唐·骆宾王
《四月八日题七级》
化城分鸟堞,香阁俯龙川。复栋侵黄道,重檐架紫烟。
铭书非晋代,壁画是梁年。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
二帝曾游圣,三卿是偶贤。因兹游胜侣,超彼托良缘。
我出有为界,君登非想天。悠悠青旷里,荡荡白云前。
今日经行处,曲音号盖烟。
七级,在息冢以东偏南20公里,现属定州市子位镇。据传,该村为黄巾农民起义军领袖张角的故里。
【化城】1.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盘,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见《法华经.化城喻品》。
2.指幻境。 3.指佛寺。 4.指海市蜃楼。 5.古寺名。废址在今安徽当涂。
【鸟堞】即雉堞。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香阁】1.青年妇女的内室。
2.宫廷或佛寺的台阁。
【复栋】栋下复为一栋以列椽,谓之"复栋"。亦代称复屋。
【黄道】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重檐】1.亦作"重檐"。亦作"重櫩"。 2.两层屋檐。
【紫烟】1.亦作"紫烟"。
2.紫色瑞云。 3.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游圣】游于圣人之门。语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胜侣】良伴。
【有为】佛教语。指有为法。 谓因缘所生、无常变幻的现象世界。
【青旷】碧空。
骆宾王(640-684)今浙江义乌人。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临海集》。
宋·文天祥
《四月八日》
今朝浴佛旧风流,身落山前第一州。
赣上瑶桃俄五稔,海中玉果已三周。
人生聚散真成梦,世事悲欢一转头。
坐对薰风开口笑,满怀耿耿复何求。
【浴佛】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灌洗佛像,谓"浴佛"。亦称"灌佛"。
宋·杨万里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
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宋·杨万里
《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
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
今年大阬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
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颞。
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
六十年来谁继渠?
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
【水沉】1.亦作"水沈"。
2.木名。即沉香。 3.用沉香制成的香。 4.指这种香点燃时所生的烟或香气。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颞,也叫颞颥(rú
)。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
宋·蔡襄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盈舟载鱼蝦,投泻清波际。
应无校人欺,独行流水惠。
非求升斗活,终免蝼蚁制。
江湖自相忘,洲岛亦还逝。
脱渊思曩戒,嗅饵省非计。
为生岂不幸,萍藻庶可翳。
【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
【升斗】1.容量单位。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2.比喻微薄的薪俸。 3.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
4.借指酒。
【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宋·葛绍体
《四月八日永嘉卢子高醵西湖》
远近山光浓淡中,晓云零乱越湖风。
飞来几点浴佛雨,湿住杨花粘落红。
葛绍体,宋台州天台人,居黄岩,字元承。师事叶适。有《四书述》、《东山诗选》。
宋·陆文圭
《四月八日偕张菊花村邓匪石洪乐闲游城西诸寺》
门外清山寺,西行半里强。
童分泉茗洁,僧供饭蔬香。
地僻红尘静,心闲白日长。
少年馀气习,棋酒愧疏狂。
【原题】:四月八日偕张菊花村邓匪石洪乐闲游城西诸寺以山高水长分韵得长字
【气习】1.风气和习俗。
2.气质;习性。 3.指诗文风格。
宋·袁说友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
一刹传经地,诸天诞佛辰。
犹将清净水,更浴涅盘身。
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
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
【居士】不出家的信佛的人。
【无垢】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