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2021-04-21 07:25:44)
标签: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古韵流长

故纸钩沉

三月诗历

分类: 心之旅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
宋·王安石、曹勋、
张纲、朱松、管鉴、段克己
·元好问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十日流杯亭》

唐·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流杯亭:流杯亦称流觞,《字源》中关于曲水流殇的解释是:“在曲折水流中泛杯而饮,三月三日之酒宴。”是古人举行的一种饮酒赋诗的娱乐活动,源于“祓禊”习俗。“祓禊”或“修禊”,本是古时每年三月上已日(三月三日)临水沐浴、招魂续魄、除灾求福的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祓除不祥”的活动,渐渐地和春游联系起来,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临流赋诗、饮酒赏景、尽游宴之乐的风雅之举。并逐步由室外缩小到在凿有弯曲回绕水槽的亭子内进行,于是,流杯亭也就应运而生了。
诗云“身属中军”,不规、木兰亦产蜀中,诗当大中六年三月梓州作。
身属中军:指任节度判官。作者《樊南乙集序》:“尚书河东公守蜀东川,奏为记室。十月得见吴郡张黯见代,改判上军。时公始陈兵新教作场,阅数军实,判官务检举条理,不暇笑砚。明年,记室请如京师,复摄其事。”知商隐复代记室事在大中七年。归:指归长安。

《本草》:木兰,大树,皮似桂而香,花粉红色,二三月间开。
子规鸣声若曰“不如归去”,此以“闻子规”寓归家之思。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

宋·王安石

清明晓赴韩侯家,自买白杏丁香花。
雀眼涂金银篾笼,贮在当庭呼舞娃。
舞娃聊捧笑向客,不顾插坏新乌纱。
朝来我舍报生子,贺劝大白浮红霞。
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谑一似渔阳挝。
袒惕击鼓祢处士,当时偶脱猛虎牙。
褊衷不容又何益,鹦鹉洲上空蒹葭。

雀眼:比喻细孔。银篾笼:银色的竹笼。此句应指装饰精美的鼓。什么鼓不得而知。
生子:新生儿子。
大白:大酒杯。浮红霞:新酿热酒。
酒狂:1.指纵酒使气的人。 2.谓纵酒使气。
暴谑:开玩笑过分。一似:很象。
渔阳挝: 同“渔阳掺挝”。汉末名士祢衡字正平,在曹操军中供职,他恃才傲物,得罪曹操,曹操降他为鼓吏。一次元宵节晚宴,曹操有意羞辱祢衡,命祢衡为宾客击鼓助兴。祢衡裸身扬棰击鼓,作《渔阳掺挝》曲,音调悲壮,锵锵如金石之声。鼓击三遍,四座宾客皆为之感动。《世说新语.言语》亦有类似记载。后因以“渔阳掺挝”为咏祢衡的典故。亦借喻慷慨激昂的鼓乐。
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裸露肢体。
祢处士:祢衡。
褊衷:褊狭的内心。
蒹葭:《诗·秦风》篇名。一般认为是一首情诗,写对“伊人”反覆追求而终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诗的意境优美深长,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十日

宋·曹勋

才看桃李锦成围,忽使园林绿作堆。
远草将人双眼去,飞花引蝶过墙来。
簿书节里无多著,怀抱朝来得好开。
已是七分春去了,何须鸟语苦相催。

飞花:飘浮在空中的落花。
簿书: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南宋大臣,北宋末词人曹组之子。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庚午三月十日游茅山

宋·张纲

雨馀沙径净无泥,策杖何妨过竹溪。
迎客野花随处发,劝沽幽鸟向人啼。
峰峦路转攀萝倦,楼观烟深望眼迷。
疑是武陵仙地隔,坐来遐想旧桃蹊。


幽鸟是用于描写幽静环境中的鸟儿,一动一静,交相辉映,增添意趣之用。形容鸟不好动,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凸显一种神秘,幽静的视觉享受。
攀萝:攀萝附木。形容道路崎岖,必须借助攀爬的力量才能前进。
桃蹊:指桃树众多的地方。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十日游报国院小轩颇幽胜为名曰双清仍书此诗

[宋代] 朱松

千峰收宿雨,坐见空翠滴。携筇出城隅,试此腰脚力。
竹阴穿窈窕,僧户扣岑寂。小轩清樾底,磐礴聊自适。
闯然见幽禽,百啭深拔隙。即此与晤歌,绝胜眼前客。
幽怀层冰结,屃赑不可释。忽如散春风,回首无处觅。
天游失六凿,真观了千息。乾坤鼎鼎中,指马坐可一。
不知双清老,何者为心迹。持问跏趺人,首肯复面壁。
山烟明欲合,归舸兀深碧。此心除溪月,炯炯谁复识。


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
坐见:犹言眼看着,徒然看着。
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
竹阴: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窈窕:指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样子。亦作"窈窱"。出自陆机《吊魏武帝文》、《游天台山赋》、《后汉书.曹世叔妻传》等。
僧户:僧房的门户。
岑寂:寂静;冷清:山堂夜岑寂。
樾:树荫。
磐礴:雄壮;宏伟。
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晤歌:相对而歌。
层冰,厚冰。
屃赑,读音喜碧,指强壮有力;坚固壮实。
天游: 谓放任自然。 指帝王的游幸活动。 谓在天空遨游。
六凿,指耳﹑目等六孔。
鼎鼎,指盛大;形体怠缓貌。出自《礼记·檀弓上》。
指马: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则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谓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应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长短﹑多少。后遂以"指马"为争辩是非﹑差别的代称。
跏趺: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泛指静坐,端坐。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醉落魄/一斛珠·三月十日赏酴醾

 其二 三月十日赏酴醾,时坐客沈、赵与余将终更花干复议归蜀醉中口占

宋·管鉴

春愁无力。酴醾娇软难禁摘。
风流彻骨香无敌。
积玉团珠,明月夜同色。

花时易失欢难得。
尊前半是将行客。
为花一醉何须惜。
明岁花时,何处谩相忆。

春愁:春日的愁绪。
酴醿,亦作"酴釄"、"酴醾",花名。亦有因颜色似酒,故从酉部以为花名。
娇软:柔美;轻柔。
玉团: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花朵。
花时: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2.开花的时期。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临江仙 三月十日与诸君约会西园

三月十日与诸君约会西园久而不至花又狼藉因赋此以排闷

宋·段克己 

人道花开春烂熳,花残春便无情。
小园独自绕花行。

是非何日定,洗耳听江声。

勺药牡丹俱不见,风枝犹有残英。
阶前绿叶已成阴。

所期犹未至,何日倒吾瓶。


段克己
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遯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段克己为河汾诗派作者﹐兼擅填词﹐存世作品中一些诗词﹐写故国之思﹐颇有感情。如"塞马南来﹐五陵草树无颜色。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他也关心民间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四壁摧颓手重泥"(《冬夜自适》)﹑"便把锄头为枕﹐眠芳草"(〔满庭芳〕《山居偶成》)﹐虽只是生活片断的记录﹐但也可以看出他是安于澹泊和有劳动体会的。前人称段克己的作品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在继承文学传统方面﹐他受苏﹑辛的影响比较明显。其弟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也有文名﹐诗词风格与克己相近。金代赵秉文以"二妙"相誉﹐后人编他们的合集时﹐称《二妙集》。《中州集》成书之日﹐段克己尚在世﹐所以元好问未录其诗词。《二妙集》8卷﹐有吴昌绶双照楼影元刊本。又有海丰吴氏《九金人集》本﹐增《补遗》1卷。二本文字间有不同。词亦见《强村丛书》和《全金元词》。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庚子三月十日作

金·元好问

残梦忘书帙,馀寒殢酒杯。
青铜元懒照,白纻更宽裁。
水际时独往,花边知几回。
殷勤双语燕,应自谢家来。

书帙:书卷的外套。泛指书籍。
殢:滞留、纠缠、困于。
青铜:指镜子。水际:水边。
白纻:白色苎麻所织的夏布。郑玄注《周礼·典枲》“白而细疏曰纻。”后世称为白细布,是制作深衣的布料。
水际:水边。

元好问(1190—1257)金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起《论诗》绝句三十首,崇尚天然,反对柔糜、雕琢,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编有《中州集》。


三月诗历初十日:唐·李商隐、宋·王安石、曹勋、金元·元好问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