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三月诗历风流人物故纸钩沉 |
分类: 心之旅 |
三月诗历十九日
宋· 杨万里、汪莘、苏过、许景衡、陈孚

《谢皇太子三月十九日召晏荣观堂,颁赐金杯襭》
宋·杨万里
春草池塘太液旁,水精宫殿牡丹香。
惭非绮里攀鸿翼,也侍承华宴凤庄。
玉唾银钩看落笔,绣袍金碗拜盈箱。
迎门儿女牵衣袖,搜得随侯与夜光。
太液:古池名。
【绮里】复姓。汉初有隐士绮里季,为"商山四皓"之一。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亦用作绮里季之省称。
鸿翼:鸿鹄的羽翼。比喻俊逸之才。
承华:.太子宫门名。指太子宫室或太子。
玉唾:指砚滴。
银钩: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樵青:唐颜真卿《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肃宗尝锡奴婢各一,玄真配为夫妻,名夫曰渔僮,妻曰樵青。"后因以指女婢。
玄真子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肃宗赐之奴曰渔童,婢曰樵青。人问其故。曰: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玄真既离苍波,游绮市,与群仙集于平湖。樵青,鄙女也,得随仙迹,暂至尘寰,情动于中而献之歌。
“渔父插桃花”:渔父和桃花源的故事。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二》
宋·汪莘
万顷烟波短棹飞,一双鸥鸟弄斜晖。
如今频作姑苏客,遥指当年旧钓矶。
姑苏:山名。即“姑胥山”。在苏州西南:上姑苏,望五湖。
姑苏客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在江苏做客的人,又因为古诗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因此后又含有游子思乡的意思,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汪莘(1155-?)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早年屏居黄山,精研《易经》。嘉定中,曾三次诣阙上封事,均未果。后筑室于柳溪,自号方壶居士,布衣而终。其词风格清丽。有《方壶存稿》,词两卷。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三》
宋·汪莘
笠泽沧波拥洞庭,望中七十二峰青。
待偕龙女乘云去,占取参天一画屏。
【笠泽】1.即松江。
2.指太湖。
洞庭: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沧波:碧波。
太湖七十二峰:传说秦始皇在湖边赶山,一连赶了八天,每天赶下九座山,一共赶下了七十二座山。这天,秦始皇拿了赶山鞭,又准备赶山了。当他来到一座高山下,正要举鞭,忽见山脚下有间草屋,屋内有个姑娘在纺纱。秦始皇走近一看,啊,多漂亮的姑娘呀。心想:我见过天下多少美女,没有一个比得上她的。秦始皇连赶山也忘记了,立即叫人把姑娘抢进了行宫。
晚上,姑娘和秦始皇一起喝酒,姑娘敬了一杯又一杯,秦始皇喝了一杯又一杯。待秦始皇喝得酩酊大醉,像死猪一样地睡着时,姑娘偷偷地找到了赶山鞭,溜出了行宫,一阵风似的回到了东海龙宫去了。
原来,这姑娘就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她知道秦始皇好色,变了个漂亮的姑娘,故意让秦始皇抢了去,好拿掉他的赶山宝鞭。
现在,立在太湖中的七十二峰,就是秦始皇当年赶下去的。后来,秦始皇失去了赶山宝鞭,就没法赶山去了。要不,太湖中的山头还要多呢。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四》
宋·汪莘
薰风吹梦听新蝉,又向长桥舣钓船。
好剪吴松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
【新蝉】初夏的鸣蝉。
【长桥】桥名。在江苏省宜兴市﹐建于东汉时﹐相传为晋周处斩蛟处﹐又名蛟桥。桥跨荆溪﹐又名荆溪桥。
舣 :
停船靠岸。钓船:渔船。
《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其五》
宋·汪莘
煎茶徐读散人传,对酒朗吟渔父词。
除却月风同此意,祢应烟雨暗相知。
【散人】1.平庸无用的人。
2.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覊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渔父词】《楚辞》篇名。写一渔父因见屈原憔悴困苦,劝他随波逐流,与世浮沉;而屈原则表示决不妥协。篇中表达了两种处世哲学的对立,并明显赞同屈原的立场。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屈原之名所作。
《三月十九日同仲豫兄长率崔遐绍赵汉英游朱园放鱼》
宋·苏过
何人溃溪流,忽作瓴建屋。不知几鱼虾,生毙此枯渎。
纤纤跃泥沙,濡沫曾不足。虽求升斗活,终困蝼蚁毒。
眷余二三子,行春访脩竹。危桥得小憩,涸鲋哀穷蹙。
汲井叩邻里,捐金劝僮仆。好生人所欣,稚子助揽掬。
要令徙窟宅,终免愧口腹。瓶罂得千尾,不满百钱赎。
勿轻其微细,有如异草木。蚁蜂杂君臣,蜗角载蛮触。
君看长平战,一举百万覆。扰扰大块中,钜细同倚伏。
达人齐万物,愚士蔽一曲。慎勿废此言,小惠何足录。
溃溪流:把溪流溃散干涸。
瓴:房屋上仰盖的瓦,亦称"瓦沟"。枯渎:干涸的水沟。
涸鲋:见"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汲井:汲取井水。捐金:1.弃金。 2.捐助钱财。
要令:使;须让。窟宅:巢穴,多指盗匪盘踞的地方。
要令:使;须让。窟宅:巢穴,多指盗匪盘踞的地方。
扰扰:纷乱貌;烦乱貌。大块:大自然;大地。犹大片。
倚伏:语出《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祸与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齐万物: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
苏过(1072-1123),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营湖阴地数亩,名为小斜川。徽宗政和二年(1112),监太原税。五年,知郾城。宣和五年,通判定州,卒。苏过逝后葬于河南郏县。
《李老峪闻杜鹃呈应奉冯昂霄》
元·陈孚
三月十九日,客行桑乾坂。
杜鹃啼一声,清泪悽以潸。
故园渺何处,万里隔云巘。
燕子三见归,我车犹未返。
杜鹃尔何来,吊我万里远。
同行二三子,相顾一笑莞。
问我此何鸟,怪我苦悲惋。
掉头不复言,日落千山晚。
【云巘】高耸入云的山峰。
陈孚(生卒年不详),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宋庆历间(1041~1048),尝从郡守建阳宋贯之学。由是登第,乡人慕之,始习进士业,琼人举进士自孚始。被祀为琼州府乡贤。
前一篇:198、唐·李白诗选(三)
后一篇:120@365说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