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2021-04-18 15:33:15)
标签:

暮春

传统文化

古典文学

唐诗

王建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日五门西望》《寄蜀中薛涛校书》《华清宫前柳》《晓思》《春来曲》《寒食行》《调笑令》《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春去曲》《长安春游》《赠溪翁》《昭应官舍》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送人游塞》

唐·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注释:
春枝:春日草木的枝条。边头:边疆;边地。茫茫:渺茫;模糊不清。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春日五门西望》

唐·王建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百官】古指公卿以下的众官。后泛指各级官吏。
【五门】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2.泛指宫城之门。 3.借指京城。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亦称"五停心观"。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玄宗晚年耽于享乐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几至灭亡。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五门”,又称午门。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西”即诗题所云“西望”。百官自大明宫下朝,步出五门,西望则是西内之太极宫、掖庭宫和东宫。西内是玄宗游戏的重要地点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宜春院的梨园弟子就生活在西内。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一阵阵春风,把一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显得迷迷濛濛。“尘起春风过御堤”一句虽为写景,却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唯有玄宗的荒嬉尚历历在目。由此为下文张目。西内留下了唐王朝历代帝王的足迹,宫掖中秘闻逸事数不胜数,但最能勾起诗人回忆的却是唐玄宗。这不仅由于玄宗距诗人的时代最近,更重要的是因为玄宗是位因荒嬉几至覆国的君主。因此,颔联很自然地就从首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马,此指舞马。舞马以黄帕覆盖其马鞍以见其珍贵。玄宗时,教坊中百戏杂耍名目繁多,诸如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等应有尽有。此外,斗鸡、舞马也特受玄宗喜爱。据载,玄宗曾驯练出舞马一百匹。这些马在表演时,站在巨榻之上,“衣以文绣,饰以珠玉”,随着音乐的节拍俯仰跳动,曲尽其妙。玄宗又好斗鸡戏,曾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专门训练金毫铁距、高冠昂尾的雄鸡上千只。斗鸡比赛时,则分成若干支斗鸡队,胜者则缠以锦段。杜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也正指此。舞马和斗鸡,玄宗后不再时髦。两句诗,诗人别出心裁,只选取玄宗荒嬉最典型的事例,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故事的读者,自己去充实众多未写入诗中的内容。

  颔联两句是虚笔叙事,这是由“望”而产生的遐思。颈联和尾联则是实笔写景,这是“望”的真实景物,但景中有情,是借景以寄慨。不过,在具体表现上却又不同,互有差异。

  颈联“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作今昔纵向对比,不过不是事与事对比,而是以今之物同昔之事对比。“馆”,当指建于西内之宏文馆。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馆松御柳,曾作为玄宗享乐的见证者而存在,可现在,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同转瞬即逝的玄宗的荒嬉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这当然要激起诗人心中对今昔盛衰的强烈慨叹。只不过这种慨叹,并非是出自疾呼呐喊,而是寓之以景罢了。岑参《山房春事》诗云:“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以“无情”“无知”的庭树之花,来透露其对梁园萧索的无限伤心之情。“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教坊”,当指建于西内之宜春院。宜春院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象。诗中“阴”和“冷凄凄”数字,既是写实的景语,又饱蘸着作者抚今追昔的伤痛之情,将实景和心境融合为一。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寄蜀中薛涛校书》

唐·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译文

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注释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人,随父官于蜀,父死不得归,遂居于成都,为有名的乐妓。校(jiào)书:即校书郎,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据说武元衡曾有奏请授涛为校书郎之议,一说系韦皋镇蜀时辟为此职。薛涛当时就以“女校书”广为人知。而“蜀人呼妓为校书,自涛始”(《唐才子传》)。

万里桥:在成都南。古时蜀人入吴,皆取道于此。三国时费祎奉使往吴,诸葛亮相送于此,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此得名。

枇杷(pí pá):乔木名,果实亦曰枇杷。据《柳亭诗话》,这是与杜鹃花相似的一种花,产于骆谷,本名琵琶,后人不知,改为“枇杷”。

扫眉才子:泛指从古以来的女才子们。扫眉,画眉。《汉书·张敞传》载张敞为京兆尹,“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管领春风:犹言独领风骚。春风,指春风词笔,风流文采。

赏析

  元稹有诗云:“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偷巧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诗将薛涛比卓文君,然而就知名度与实际才学而言,薛涛实在文君之上。

  王建这首寄赠之作,在众多献殷勤的赞美诗中,算是出色的一首。薛涛在成都居住,于城郊百花潭有别宅。“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里原是诗圣杜甫居住过的地方。“万里桥边女校书”,开门见山,尊呼薛涛的身份,又点明地望,起笔庄重。据载,薛涛居蜀时好种菖蒲,此物难得开花结实。有时开花,则被古人视为一种祥瑞,如五色云,故元稹诗有“菖蒲花发五云高”之句。后居碧鸡坊,又别种枇杷。“枇杷花里闭门居”一句,意象清丽可人,人们可以通过杜鹃花开的情景来想象枇杷花开的繁盛美丽。女校书端居其中,飘飘然当俨若仙子。“闭门居”三字,不仅有雅静之韵,且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意味,与后二句紧密关联。

  如果说前两句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已暗寓赞美之意,则后两句便是极其热情的颂扬了:“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扫眉才子”即活用张敞为妻画眉典故,那些从古以来的女才子们在诗中作为女主人公的陪衬。其实不仅是女才子比不上薛涛,当时倾慕薛涛的才子很多,到了所谓“个个公卿欲梦刀”的地步,这些男士们的才情,很少能超出薛涛。“管领春风总不如”,即元稹“纷纷词客多停笔”之意。这个评价看似溢美之辞,但也不全是恭维。薛涛不仅工诗,且擅书法,“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法。”因此,又以巧手慧心,发明了“薛涛笺”,韦庄有诗赞曰:“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在巴蜀文化史上,留下了一页佳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805—820)年间。薛涛辩慧工诗,甚为时人所称。她的文采风流,曾受到当时许多文士的倾慕,与之唱和者,就有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张籍、杜牧、张祜等著名诗人和达官显宦。而此诗王建也曾与薛涛在成都有所交集,作者欣赏薛涛才华,作此诗以赠。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华清宫前柳》

唐·王建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注释

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

忽:形容春景来的突然。

在先:预先;事先。唐王建《赠人》诗之一:“每度报朝愁入阁,在先教示小千牛。”

晓来:天亮时。唐杜甫《逼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明王守仁《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茆屋。”

 

骊山: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晓思》

唐·王建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
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
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
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

【晓气】清晨的雾气。【霏霏】〈书〉(雨、雪)纷飞;(烟、云等)很盛。
【讵能】岂能。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春来曲》

唐·王建

春欲来,每日望春门早开。
黄衫白马带尘土,
逢著探春人却回。
御堤内园晓过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妆初出红犹湿。
光风暾暾蝶宛宛,
绕树气匝枝柯软。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少年即见春好处,似我白头无好树。

【黄衫】1.隋唐时少年穿的黄色华贵服装。 2.泛指飘逸华丽的服装。 3.借指少年。 4.指行侠仗义的人。 5.古时吏役之服。
【探春】早春郊游。唐宋风俗,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灯后争先至郊外宴游,叫探春。【内园】内苑。宫内的园圃。
【露妆】比喻带着露水的花枝。
【光风】1.雨止日出时的和风。 2.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风。 3.苜蓿的别名。
【暾暾】1.明亮貌。 2.和暖貌。【宛宛】1.盘旋屈曲貌。 2.谓山川道路蜿蜒曲折。 3.迟回缠绵貌。 4.细弱貌。 5.真切可见貌;清楚貌。
【枝柯】1.枝条。 2.比喻次要的事物。【少年】不几年。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寒食行》

唐·王建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
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
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调笑令》(两首)

唐·王建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罗袖,罗袖,
暗舞春风依旧。
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
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
唐·王建

行子绕天北,山高塞复深。升堂展客礼,临水濯缨襟。
驱驰戎地马,聚散林间禽。一杯泻东流,各愿无异心。
蓟亭虽苦寒,春夕勿重衾。从军任白头,莫卖故山岑。

【行子】〈方〉称不喜爱的人或东西:我不希罕这~。
【客礼】招待宾客的礼节。【濯缨】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驱驰】1.策马快跑。 2.喻奔走效力。 3.指辛苦;勤劳。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春去曲

唐·王建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
缘冈绕涧却归来,
百回看著无花树。
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
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长安春游》

唐·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赠溪翁》

唐·王建

溪田借四邻,不省解忧身。
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
应得丹砂力,春来黑发新。

【僧斋】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
【中酒】饮酒半酣时。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昭应官舍

唐·王建

绕厅春草合,知道县家闲。
行见雨遮院,卧看人上山。
避风新浴后,请假未醒间。
朝客轻卑吏,从他不往还。

【县家】犹官家。【请假】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187、唐·王建《送人游塞》《春来曲》《昭应官舍》等春季诗作13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