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诗词唐卢照邻夏之声怡情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初夏日幽庄》《山庄休沐》《浴浪鸟》《曲池荷》《和吴侍御被使燕然》《至陈仓晓晴望京邑》《晚渡滹沱敬赠魏大》《还京赠别》

《初夏日幽庄》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高踪, 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高尚的行跡;指高的造诣;指隐退。
【耿介】〈书〉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ㄧ~之士。
【瀑水】谓瀑布。
【秋气】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山庄休沐》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
龙柯疏玉井,凤叶下金堤。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
玉轸临风奏,琼浆映月携。
田家自有乐,谁肯谢青溪。
《山庄休沐》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此诗共十二句六十字,写作者与一位秘书省官员的交往,表达的是对隐士情趣的赞赏,风格上却又有一种矫饰的优雅。
卢照邻善于写贫穷题材、令人信服的隐逸诗。可是,由于正规应景诗必须运用宫廷风格,在其影响下,竟连隐士主题也被饰以不和谐的珠光宝气。这首《山庄休沐》就是这样的作品。
在此诗中,卢照邻想赞美这位不知名的秘书省官员是模范的乡村隐士,却召来“玉轸”和“琼浆”,与结尾对朴素情趣的肯定不和谐地放置在一起。最后一句可能沿用郭璞《游仙诗·青溪千余仞》的“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卢照邻诗中扮演多种角色的农夫兼隐士、仙人、朝臣,生活于一个与陶潜和王绩诗中的角色截然不同的诗歌世界。
《浴浪鸟》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磐石:大石。
浴浪鸟独舞时绕着大石飞旋,群飞时掀起阵阵轻浪。它们在沙滩前急速奋飞,心中常怀有凌云之志。
首句的“独舞”和“依”以生动的拟人手法刻画了浴浪鸟绕石飞舞的景象,“鸟”和“石”,一动一静,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和谐画面。第二句中的“群飞”和首句的“独舞”形成对照,给读者展现出单只鸟儿舞动和一群鸟儿飞翔时的不同景象,群飞时它们扑扇的翅膀掀起了水面的阵阵波动。后两句以“碧沙”和“白云”两种色彩的衬托,增加了画面的靓丽感,同时诗人借浴浪鸟自比,抒发了自己胸怀白云,志向高远的广阔胸襟和抱负。
《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曲池荷》是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后两句突然借花之自悼,实写人之自悼。此诗托物言志,情感真切自然。
这首诗作于永徽三年(652年)。卢照邻,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时染上风痹病,辞职北返,“羸卧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咸亨四年(673年),他写的《病梨树赋·序》中说:“癸酉之岁,余卧病于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君思邈居之……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椿囷之性,何其辽哉!”此时他虽求助于神医孙思邈,但对自己身体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常常“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病梨树赋》中他写道:“怯衡飙之摇落”,忌炎景之临迫。”这里的“怯摇落”与《曲池荷》诗中的“叹飘零”是一样的含意,其中深深寄寓着诗人一生的忧愤与感慨。
注释
浮香:荷花的香气。曲岸:曲折的堤岸。
圆影:指圆圆的荷叶。华池:美丽的池子。
飘零:坠落,飘落。
白话文
轻幽的芳香朗绕在弯曲的池岸,
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
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
“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写荷的诗作不在少数。而这首诗采取侧面写法,以香夺人,不着意描绘其优美的形态和动人的纯洁,却传出了夜荷的神韵。“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卢照邻在去世前不久写的《释疾文》中说道:“春秋冬夏兮四序,寒暑荣悴兮万端。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解欢。圣人知性情之纷纠。”这不免也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原因。由于他被病痛所折磨,对事物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如《释疾文》中所说:“神翳翳兮似灰,命绵绵兮若缕。一伸一屈兮,比艰难若尺蠼,九生九死兮。同变化乎盘古。万物繁茂兮此时,余独何为兮肠邅回而屡腐?”“草木扶疏兮如此,余独兰騨兮不自胜。”万物越是繁茂越是生机勃勃,他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形象枯槁。同时他对繁荣的万物是“感其生而悼死”,“见其盛而知其阑”也有对自己和他人盛时的回忆与感慨。他的这种思想突出表现在他晚期的诗歌里。
《曲池荷》的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咏物诗,“因物以见我”,乃见其佳处。除余山《竹林问答》中说:“咏物诗寓兴为上,传神次之。寓兴者,取照在流连感慨之中,《三百篇》之比兴也。传神者,相赏在牝牡骊黄之外,《三百篇》之赋也。若模形范质,藻绘丹青,直死物耳,斯为下矣。”如此看来,可见卢照邻咏物诗之造诣。
这首诗托物言志,为中国咏物诗之正宗手法,自不待言。其略可称道者大致有两点:一是咏花诗最易落入精雕细刻、镂金错彩的细微描写套路,这首诗写曲池荷,虽略带六朝余韵,然能于大处落墨,气象较为阔大。二是切物抒情,较为真切自然,婉转写来,并无造作,笔未离题而深沉之意尽蕴其中。
《和吴侍御被使燕然》
春归龙塞北,骑指雁门垂。
胡笳折杨柳,汉使采燕支。
戍城聊一望,花雪几参差。
关山有新曲,应向笛中吹。
【龙塞】即龙城。泛指边远地区。
【燕支】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
3.泛指红色。 4.指美女。 5.喻鲜血。 6.古剑名。 7.汉时匈奴王单于正妻的称号。 8.山名。
9.泛指北地;边地。
【戍城】边城。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
拂曙驱飞传,初晴带晓凉。
雾敛长安树,云归仙帝乡。
涧流漂素沫,岩景霭朱光。
今朝好风色,延瞰极天庄。
【飞传】指传驿的车马。
【素沫】白色水花。
【朱光】1.赤光,红色光亮。
2.日光。 3.指烛光。 4.谓火德。汉以火德兴,因亦借称汉朝。
【延瞰】远望。【天庄】指京师。
《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霞明】像彩霞一样明丽。
【沙文】沙滩上呈现的纹理。
【仙舟】舟船的美称。
《还京赠别》
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万里同为客,三秋契不凋。
戏凫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断岸】江边绝壁。
【高标】1.高枝,高树。
2.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3.高耸,矗立。 4.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5.比喻高深的造诣。 6.高名次;高榜。
7.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8.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
9.古代杂技名。
《还京赠别》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作品之一,文章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的离别之情。首联通过景物描写离别时间。颔联表达了作者虽远隔万里但情谊永不凋零的感情。颈联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离别愁绪。尾联交代了离别地点,及作者依依不舍之情。其中仙桥、锦城均位于如今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