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暮春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修身养性故纸钩沉 |
分类: 心之旅 |
三月诗历十四日:唐·白居易
宋·黄庭坚、梅尧臣、洪咨夔、喻良能、田况、刘克庄
唐·白居易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宿直:夜间值班。
西垣: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红药 :芍药花。
风帘:指酒帘,酒旗。
暗香:指清幽的香气:暗香盈袖|暗香浮动月黄昏。
禁中:也作“禁内”。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宿客:1.座上之常客。 2.投宿的旅客。
紫微郎:亦作“ 紫薇郎 ”。 唐 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次韵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观翰林公出遨》
宋·黄庭坚
金狨系马晓莺边,不比春江上水船。
人语车声喧法曲,花光楼影倒晴天。
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
还作遨头惊俗眼,风流文物属苏仙。
金狨:狨皮制成的鞍垫。狨毛长而金黄﹐故称。
系马:拴马。
法曲: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花光:花的色彩。
化鹤:成仙。语出《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后来用以作为死亡的婉辞:化鹤登仙|惊悉世伯大人遽然化鹤,曷胜震悼。
海上看羊:称誉身处逆境而坚守节操。源见“苏武节”,典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建·(子)苏武〉。指苏武出使匈奴时所持的符节。
汉武帝天汉元年, 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匈奴 ,单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坚贞不屈,持汉节牧羊于北海畔十九年,
始元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
遨头: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纵观,称太守为"遨头"。
俗眼: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宋·梅尧臣
太守风流甚,吟牋写蜀麻。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蜡炬传新火,朱栏发旧花。
月光将欲满,特地炤铅华。
吟牋:吟牋亦作" 吟笺 "。诗稿。指写诗用的纸。
蜀麻:蜀地所产的麻纸。
寻春:游赏春景。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朱栏:朱红色的围栏。
炤:古同“昭”,明显。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
宋·梅尧臣
三月日几望,士游溱水阳。
溱流已涣涣,有美此翱翔。
偶来适此愿,月色同满床。
士曰陟少室,女曰归大梁。
及晨各异役,悲喜竟回肠。
芍药有遗风,赠好期不忘。
固匪子能逮,是焉继新章。
几望:称农历月之十四日。几,近;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溱水,古水名,它源于河南省新密市白寨镇,与洧水在交流寨村会流后称双洎河,最后注入贾鲁河。水阳:水的北面。
涣涣:〈书〉形容水势盛大。
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亦名“九顶莲花山”或“御寨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登封市西北。少室山包含的三十六峰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有猴子观云海、少室秋色、云峰虎啸、三仙石、石笋闹林、少室晴雪、忉利天池、茶仙泉、人祖石、少室寺、少林寺、少林永化堂等景点40余处。
大梁:古地名。战国魏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隋唐后﹐称今开封市为大梁。
宋·洪咨夔
周天日月何曾住,大地山河祗自磨。
不死者存人独耳,舍令斧亦烂如柯。
何曾住,何曾停止过。
烂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后两句源于此成语: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飢。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復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原题】:三月十四日送焘东下至龙爪滩过虞开国坟庵见壁间虞仲易观棋诗有天上人间元一气如何顷刻烂樵柯之句雁湖甚赏之因用韵反骚
洪咨夔(1176年-1236年),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泉簿。继口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历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为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朗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谥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三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为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三月十四日陪同年十有六人游净慈遂饮於水月居坐中即事》
宋·喻良能
崇桃秾李亦不恶,一笑海棠尤可人。
徐熙赵昌俱骨朽,翠袖卷绡谁写真。
崇桃:谓桃树结实繁盛。
秾李:华美的李花。
不恶:不错。
可人:〈书〉可人意;使人满意。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善画花鸟虫鱼,所作禽鸟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画花木落墨为格,杂彩副之,人称“落墨花”。与黄荃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流派。赵昌(970-1040年),北宋画家。
骨朽:谓死亡已久。
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指女子。
喻良能(1120—?),南宋诗人,出生于浙江义乌,字叔奇,号锦园,人称香山先生。官至兵部郎中、工部郎官。后人因此称他出生地为“郎官里”。陈亮说他:“于人煦煦有恩意,能使人别去三日念辄不释。其为文,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著《诸经讲义》、《家帚编》、《忠义传》20卷,诗文《香山集》34卷,收入《永乐大典》。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三月十四日太慈寺建乾》
宋·田况
赤精流景铄,朱夏向清和。
绀宇修祠盛,华封祝庆多。
簪裳千载遇,钟梵五天歌。
远俗尤熙泰,皇猷信不颇。
【赤精】1.谓南方之神。古代天子于立夏之日祭之南郊。 2.见"赤精子"。
3.谓眼球赤红。精,通"睛"。
【景铄】盛美;盛明。【朱夏】夏季。
【绀宇】即绀园。佛寺之别称。【修祠】祭祀。
【华封】同"华封三祝"。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天竹、两种吉祥花卉或两只小鸟构图。意思是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典出《庄子·天地》。
【簪裳】冠簪和章服。古代仕宦者所服﹐因以借指仕宦。
【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五天】1.见"五天竺"。 2.天。古代谓天有皇天﹑昊天﹑旻天﹑上天﹑苍天等五种别号,故称。 3.指五种天色。
4.五种中药的合称。
【远俗】避世;远离世俗。【熙泰】和顺。
【皇猷】帝王的谋略或教化。
田况(1005—1063)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简。有《儒林公议》。
《三月十四日陪帅卿出游一首》
宋·刘克庄
未出尧山云,既出云徐开。君侯与天通,造化力可回。
驾言访岩扉,群彦森然陪。旗钺映川原,笳吹喧藁莱。
扫石坐夷旷,扪葛窥崔嵬。訾洲久芜没,草树皆新培。
范张数君子,遗刻苍藓埋。方羊不忍去,返照明千崖。
沙禽就栖宿,彩鹢犹泝洄。眷焉宇宙间,此乐何常哉。
邺都会应刘,梁园命邹枚。主公富贵人,襟抱尤雄猜。
当年篇翰存,往往邻俳谐。英英大都督,羔雁招遗才。
云烟生妙笔,冰雪悬灵台。况复是夕霁。素魄海上来。
一碧九万里,空洞无纖埃。临风惜饮量,孤负黄金罍。
座中尽文豪,授简奚徘徊。吾诗固拙速,聊为石生媒。
尧山(石人山):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段。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
【与天通】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驾言】驾:乘车。言:助词,无义。《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作驾车出游、出行之意: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岩扉】1.岩洞的门。 2.借指隐士的住处。
群彦:众英才。【扫石】谓清扫山中场地。多指修身养生者的居处。
【夷旷】1.平和旷达。 2.闲适放达。
3.平坦而宽阔。
【方羊】亦作"方佯"。亦作"方洋"。即彷徉。徘徊﹐不自安貌。
翱翔;腾飞。
【返照】同‘反照 ’。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