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宋词暮春情感杂谈 |
分类: 诗词学习 |
[宋]欧阳修《玉楼春》(8首)《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清平乐·小庭春老》《定风波·对酒追欢莫负春》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释:
芳菲节:花草飘香的季节,指春季。
相间(jiàn)发:先后连续不断地开花。
游丝:蜘蛛和青虫之类的昆虫所吐之丝,被风吹到空中,成为游丝。
垂柳句:古有折柳送别之俗,故云。
馆:驿馆。
白话文:
洛阳春浓花满城,姹紫嫣红香正浓。游丝有意,苦留游客丝萦绕。杨柳无情,争相送别为那般。杏花红处,遮去青山一片青。山路远,行人山下歇驿站。相去远,今宵谁能与我伴,唯有寂寞、孤馆与明月。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
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
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
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
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
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
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从头歌韵响铮鏦,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後不知红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释:
玉真:作者所爱的女子名。
重头:歌词的上、下阕节拍完全相同者叫重头。
琤琮: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
入破: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
红旋乱: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译文
池塘中微波荡漾,微风吹拂,令人感到春天的温暖。还记得就在那次的宴席上,我初次与玉真姑娘见面。她甜美的歌喉如碧玉相击般清脆,舞到高潮时,她的红裙随着纤细腰肢飞快地旋转。
在玉钩挂起的珠帘之下,在香气袭人的台阶旁边,我昏昏大醉,竟然忘记了白日将要落山。当时与我一同饮宴赏花的旧友,掐指算来,如今已经不足一半。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
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
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
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舞馀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么花十八。
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注释:
西湖:指颍州城西北的西湖。
丝:琴瑟之类;簧:笙筝之类;丝簧:泛指乐器。
琉璃:本指绿色或金黄色的釉料,此指绿色的酒。琉璃滑:喻美酒甘甜爽口。
六幺:又名绿腰,唐宋时期的歌舞曲名。
白话:
西湖阔,烟波浩渺波连波,东西南北望,不见岸堤坡。丝竹篁管声悲咽,随风荡湖面。绿裙罗带伴娇飞,舞罢双双垂。尊前美酒入红唇,染就香腮红云。贪看歌舞人入迷,酒盈金杯,不知滑欲坠,欢乐极时宜生悲,想起日后各南北。面对美景与歌舞,不禁惆怅盈腹肺。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燕鸿过後春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闻琴解珮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玉楼春》
[宋] 欧阳修
蝶飞芳草花飞路。把酒已嗟春色暮。
当时枝上落残花,今日水流何处去。
楼前独绕鸣蝉树。忆把芳条吹暖絮。
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宋] 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
百卉争妍
蝶乱蜂喧
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
疑是神仙
返照波间
水阔风高扬管弦
《清平乐·小庭春老》
[宋] 欧阳修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
长忆小阑闲共绕。
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
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定风波·对酒追欢莫负春》
[宋] 欧阳修
对酒追欢莫负春。春光归去可饶人。
昨日红芳今绿树。已暮。
残花飞絮两纷纷。
粉面丽姝歌窈窕。清妙。
尊前信任醉醺醺。
不是狂心贪燕乐。自觉。
年来白发满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