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二月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诗词美女杂谈 |
分类: 诗词学习 |
二月诗历:十二日
[隋]江总、[宋]蔡襄、强至、赵蕃(2首)、周必大
《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诗》
[隋] 江总
纵棹怜回曲。寻山静见闻。
每从芳杜性。须与俗人分。
贝塔涵流动。花台偏领芬。
蒙茏出檐桂。散漫绕牕云。
情幽岂狥物。志远易惊羣。
何由狎鱼鸟。不愿屈玄纁。
回曲:犹言‘衺曲’。邪曲。
芳杜:
花台:1.四周砌以砖石的种花的土台子。
2.指妓院。
狥:同"徇"。顺从,曲从。
何由:1.亦作"何繇"。
2.从何处,从什么途径。 3.怎能。 4.因何。
鱼鸟:1.鱼和鸟。常泛指隐逸之景物。
2.指梦境。
玄纁:1.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 2.后世帝王用作延聘贤士的礼品。
《丙午二月十二日杂言》
[宋]
蔡襄
仲春一浃,我生之辰。纪岁之行,五十有五。
慈亲是时九十二,称觞献寿於膝下。
曾孙满前侑以词,慈颜强饮至酒所。
我今鬓发白垂丝,挥拂莱衣辄起舞。
愿亲长年无穷已,愿儿强健典州府。
不富不贫正得宜,如我奉亲难比数。
酒所:1.犹酒意。 2.饮酒的地方。
挥拂:1.谓运笔书写。 2.斫削。 3.弹奏。 4.谓搧动烟尘使散去。
莱衣:相传春秋楚老莱子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着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比数:相与并列;相提并论。
![二月诗历:十二日[隋]江总、[宋]蔡襄、强至、赵蕃、周必大 二月诗历:十二日[隋]江总、[宋]蔡襄、强至、赵蕃、周必大](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二日城西送韩玉汝龙图马上作》
[宋]强至
信马春风踏软沙,晴郊芳意接京华。
绿垂波面官桥柳,红出墙头御苑花。
莫问年光侵老境,且拚日醉送生涯。
归鞭犹恐严城隔,那得行人不念家。
信马:任马行走而不加约制。
春风:1.春天的风。 2.喻恩泽。
3.喻融和的气氛。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春风化雨"。 5.形容喜悦的表情。 6.比喻美貌。参见"春风面"。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春风一度"。 8.指茶。
软沙:细沙。芳意:1.指春意。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官桥:官路上的桥梁。御苑:帝王家的苑囿。
老境:1.老年时代:渐入~。 2.老年时的境况:他的~倒也平顺。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那得:怎得;怎会;怎能。
《二月十二日偶题》
[宋] 赵蕃
空庭无人风自扫,风定时闻有啼鸟。
簿书幸免苦束缚,文字何妨恣探讨。
菊汤瀹茗杂鼠蓂,瓦炉欲作风泠泠。
睡魔于此不得灵,檐间卧对山横青。
簿书: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文字: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2.文章:文字流畅。
探讨:1.谓探幽寻胜。 2.探索研讨;探索讲求。
瀹[yuè]茗:煮茶。蓂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鼠蓂:荆芥
瓦炉:用陶土烧制的香炉。
泠泠:1.清凉、冷清的样子:清清泠泠|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2.形容声音清脆、悠扬:音泠泠而盈耳|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二月十二日雨寒》
[宋] 赵蕃
重设匡炉火,还披故絮裘。
春风今已半,地域况南头。
次第农耕动,侵寻花事休。
浮生有过鸟,归计欠沉牛。
重设:指军事要地。
侵寻,出自《史记·孝武本纪》,意为"指渐进,渐次发展"。
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有过鸟:有如鸟飞过。
归计:1.听从计策。 2.回家乡的打算﹑办法。
《二月十二日夜梦奏事》
[宋] 周必大
曾抱疲驽佐圣明,枕中议政似平生。
五更鼓角惊残梦,彷佛待司报点声。
![二月诗历:十二日[隋]江总、[宋]蔡襄、强至、赵蕃、周必大 二月诗历:十二日[隋]江总、[宋]蔡襄、强至、赵蕃、周必大](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