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标签:
二月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诗词美女杂谈 |
分类: 诗词学习 |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夜霜》
[宋] 梅尧臣
欣欣东园杏,忽值春飞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汤。
既能与之荣,而复使之伤。
向来肃杀时,已共百卉黄。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长。
天理固难测,谁要必其常。
【天理】天然的道理。【要必】大体总是;总归。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宋] 杨万里
其一
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
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无那】1.无奈,无可奈何。 2.犹无限;非常。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宋] 杨万里
其二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发潮后作》
[宋] 赵蕃
归路今无几,春风半已经。
潮回知岸远,雪积见山青。
问欲从渔父,明当访客星。
未须伤逼仄,那敢怨飘零。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至越州轩酒泛湖欲往诸刹风作不能》
[宋] 周邦彦
青山定厌俗人游,萝帐云屏到即收。
更欲凌波访幽杀,疾风已戒早回舟。
【青山】1.青葱的山岭。 2.指归隐之处。 3.山名。一名青林山。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故又称谢公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俗人】1.庸俗的人;鄙俗的人。 2.一般人;百姓﹑民众。
3.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
萝帐:丝织帘幕。【云屏】1.有云形彩绘的屏风﹐或用云母作装饰的屏风。
2.喻屏捍朝廷的人。 3.喻层叠之山峰。 4.云翳﹐云。
【凌波】1.在水上行:凌波而渡。 2.指波浪:抚凌波而凫跃。 3.形容美女步履轻盈:凌波纤步,轻盈欲飞。
【幽杀】1.囚禁处死。 2.阴干。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明] 方孝孺
斧扆临轩几砚闲,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斧扆】1.亦作"斧依"。 2.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其上有斧形图案﹐故名。
【临轩】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 2.在窗前。轩﹐窗槛。
【几砚】1.亦作"几研"。 2.几案和砚台。
【春风】1.春天的风。 2.喻恩泽。 3.喻融和的气氛。 4.比喻教益;教诲。参见"春风化雨"。 5.形容喜悦的表情。 6.比喻美貌。参见"春风面"。 7.比喻男女间的欢爱。参见"春风一度"。 8.指茶。
【和气】1.态度温和:对人~。 2.和睦:和和气气丨他们彼此很~。 3.和睦的感情:咱们别为小事儿伤了~。
【龙颜】1.谓眉骨圆起。《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晋潘岳《西征赋》﹕"造长山而慷慨﹐伟龙颜之英主。"后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 2.借指帝王。 3.谓鱼头如龙。
【天语】1.上天之告语。 2.谓天子诏谕;皇帝所语。
【挥毫】〈书〉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儿:~泼墨 ㄧ对客~。
【香烟】1.香点燃后所生的烟:香烟迷漫。 2.烧香祭祀祖宗,因称传宗接代为继承香烟,也称继承香火。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明] 方孝孺
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阑干。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黄门】1.宫禁。 2.官署名。 3.官名。本秦官,汉因之。因给事黄门,故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中书谒者﹑黄门﹑钩盾﹑尚方。"后为非宦者充任的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官的简称。南朝梁江淹有《萧太尉子侄为领军江州兖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一文。胡之骥题注引《资治通鉴纲目》﹕"﹝萧长懋﹞升明二年﹐除中书郎﹐迁黄门侍郎。"又《杂体诗三十首》中有《效潘黄门<述哀>》一首﹐潘黄门即指给事黄门侍郎潘岳。 4.宦者,太监。因东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 5.谓男子不育。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 二月诗历:十四日[宋]梅尧臣、杨万里、赵蕃、周邦彦、[明]方孝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