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三坊七巷之林聪彝故居

(2017-11-13 09:28:43)
分类: 鄂湘赣闽粤琼游记
福州三坊七巷之林聪彝故居
西阁2017/11/13
(福州漆艺博物馆,门票20元)

    计划春节去雁荡游玩,顺便去福州看看,三坊七巷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景点。
    先作功课于此,待实地勘游后再补照片和游记。

    林聪彝为林则徐次子,福州凤池山出土的林聪彝墓碑刻有:“皇清诰授资政大夫、赏戴花翎、欽加三品衔、署理浙江按察使、 杭嘉湖道、留浙补用道、加四级”等铭文。他的一生,宦海浮沉,政绩卓著,一路擢升,并得左宗棠大力提携(左年轻时得林则徐垂青提携)。林聪彝有十子,其后代占了林则徐后裔之大半。

    清顺治年间,福建尚未被清军攻占,仍属明朝,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河南一路逃到福建,被掌控福建的郑氏家族(多为明朝重臣,郑成功的叔伯们)拥立为明帝,号武隆。可怜登基不过一年,福建沦陷,被清军俘获,绝食而死。朱聿键世袭唐地(今河南南阳一带),故亦称唐王。
    唐王即帝位后,把福州设为临时国都,国之应有的各衙门均纷纷设立,大理寺(最高法院)就设在今林聪彝故居这个院落,该院落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林则徐次子林聪彝因病归养老家福州,购入此院落,安度晚年,并殁于此,享年55岁。

http://s13/mw690/001D9Ugvzy7fLFpdwkcac&690
http://s6/mw690/001D9Ugvzy7fLFpUMjb55&690
    林宅位于宫巷,坐北朝南,毗邻三座,深四进,临街六扇大门。门额“高风亮节”为林则徐手迹。还有一块“福州漆艺博物馆”的牌子。林宅于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聪彝对该院落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改造,成为典型的清式缙绅豪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花厅花园是三坊七巷里第二大的。林宅的建筑装饰非常精美,雀替、悬钟和窗棂的雕工极精,墙檐灰塑也很经典,还有壁画故事等细节,均值得细细观赏。主座进正门迎面照壁上有彩绘獬豸,是明朝大理寺的标志。因林聪彝曾任浙江按察使(省级检察官),故其保留了照壁獬豸。今天,各
市检察院大门前也常有獬豸石像。

    獬豸(音谢志,又称独角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周身黑毛、四足独角、貌似麒麟(双角),能辨是非善恶,发现奸佞即用独角触倒其人而食之。帝尧的刑官皋陶养了一头獬豸,凡遇疑难不决之案,就牵来獬豸分辨罪犯,绝无差错。因此,獬豸自古就是睿智勇猛、司法公正的象征。獬豸的模样和本领跟地藏王的坐骑“谛听”很像,大概是一奶同胞吧?

    现在的壁画獬豸,是修复三坊七巷时,依据历史资料,新绘上去的。据承担彩绘工程的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修复研究部主任杨秋颖介绍:这面墙当时已斑驳脱落,全无獬豸痕迹,在无可参照的情况下,幸运地找到了林聪彝的第四代后人,当时已89岁高龄的林桢墉老先生。凭其记忆,列出了林家“獬豸”的几大元素:暗红色身体、牛蹄、鳞甲、翘尾、腾空姿势……,画师草绘,林
老修正,几经改进,最终确定。颜料也不含糊:文保研究人员根据墙面残存的暗红色痕迹,反复试验后,以朱砂和铁粉调配在一起,最后才呈现出如今的效果。复绘獬豸,历时年余,这幅高宽均达五米的獬豸图,无声自威。层层晕染的传统技法,更显獬豸活灵活现。
http://s6/mw690/001D9Ugvzy7fLFIHdlje5&690
    除了恢复照壁“獬豸”,其它墙壁上的壁画,也并非随意画上去的,它们都有根据、有出处,以不同的院落功能、不同的主人身份来确定复原壁画的内容。在林聪彝故居正座一进院的墙裙上,文保人员以明成化年间的戏曲版画为蓝本,依次绘上包公一生的事迹,与“獬豸”及衙署公堂相呼应。而故居中落后花厅属于林家的生活场所,这里的墙裙图案包含了“商山四皓”、“圯桥进
履”等文学典故,呈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人趣味。据“獬豸”的画师刘印权介绍,在前期调研中,文保人员走遍了福州周边县市,搜集了大量有益素材。其中,有些壁画还借鉴了漳州风俗画的画法。

    林聪彝故居修复后,曾在院内新闻社工作多年的杨老先生,拿着一张老照片,对比修缮好的老房子,仔细观摩。“这是1955年,采编人员在办公室内的合影。靠近池塘的这间,就是当时我们办公的地方,一个小房间里摆着七八张桌子。”杨老先生在水井边说着,“当时没有自来水,大家都是用井水,水井也成了老朋友,见到水井,特别有感情。”杨老先生还告诉记者:“2007年,
我专门来此看过一次,当时非常伤心。里面住了20多户人家,整个院子随意搭盖、改建,不少木构腐损严重,部分建筑已经坍塌,整体濒临毁灭。”如今,杨老先生和老伴看到修旧如旧的老房子,心情特别好,说“这些雕梁画栋都是原来的样子,看到故居修复得这么好,很是欣慰!”

    林聪彝故居内还设置了私人藏家的《福州漆艺博物馆》,2011年10月对外开放,展示明清及现代脱胎漆器,以及由脱胎漆器工艺发展而来的漆画,展品逾千件。不过现在好像挪到南后街上的叶氏民居去了,待我前去探寻。
    有点奇怪的是,百度竟未搜到很详细的林聪彝故居游记,所见几篇游记都语焉不详。就为这,我一定要去林宅游览一番,以补此缺。另外,据说,林聪彝故居里还开辟了《茶文化世术馆和国宾级接待中心》。百度一番,没有这个《茶x馆和x中心》的相关资料,这到底是个什么鬼?待我前去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