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郁时代”来临
(2009-12-14 12:25:46)
标签:
房产 |
分类: 投资 |
在过去的近20年中,万科的成长,烙上了王石个人的鲜明印记。
一个“王时代”的万科,在很多时候,莫如说正是王石本人。
人终将会老去,王石也不例外,当人老去,不可避免的昏招频频,便将自己从原本神话了的供桌上赶了下来。
从本质上来说,仍然印有王时代鲜明烙印的万科在这个时代的后期的作为,并没有任何逻辑上的错讹,但却因为王石相对的刚愎自用和草率的嘴巴,得罪了行业,得罪了许许多多以卫道士自勉的那些文化人和网民们。
如果说,依逍遥此前多次的博文,王石在卸下万科的总裁宝座之后,便该真正退居二线,不再以自己的行业“座山雕”的本色去代表万科说些什么了,那么,对万科近几年或者未来的发展或许会扫清更多的无形障碍。
然而,直到王石为千夫所指,才委屈地(却并不知道其是否真正甘心)停止在博客和传媒大嘴评说万科的是是非非、行业的是是非非。
既然王石给自己带上的花环是职业经理人,那么卸下了这顶帽子之后的他,便该将自身的言行尽可能与企业割裂,以免各类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并掣肘新领导集团的发展战略。
王时代的万科,最鲜明的特征,在我此前的《万科、金地、中海如何过海?》一文中呼之欲出,中文系特征明显,呱呱其谈于媒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近年来万科口碑的日渐凋零或许不无相关。
与业内很多评论者的观点不同,逍遥曾反复强调,万科的对手只是中海,保利像个暴发户,根本未曾有足够的交流底气。正如此,中海在高调万科之前,依然默默耕耘,精耕城市,专心中高端项目,近年来的口碑明显要强于万科不少。
相比于王时代的万科,逐步向郁时代过渡的这段时间,万科在媒体前的曝光度要相对弱了一些,但我们更当看到万科在两个领导者过渡完成之后的公司战略和人文上的改观,或许,这才是更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万科。
王时代的万科,以所谓的品牌溢价为前提,言必社会贡献度,住宅和规模成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除外无它。
郁时代的万科,以股东利益为最高前提,其实企业的正当经营,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多言标榜毫无意义,高利润回报率及稳定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目标。
逍遥曾经在此前的一些文字中提到,现在的房企动辄讲规模如何如何,但他们的人才储备和集团管控是否已经做到了粮草先行?
譬如万科,如今是600亿左右的规模,假如其开发的楼盘均价再下降3成,到7000元左右,那么意味着万科对于各个项目的人力将多支出3成,对合作企业的管控也将增加3成的难度。
做大规模,莫不如做高精品,至于斯也。
万科尚且如此,保利更何为之?
郁时代的万科,将在回馈股东的道路上如何展开凌波微步,又能走多长的时间,我们将继续观察。
By 逍遥狂客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