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卖鞋的思考
(2009-03-28 12:44: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 |
非洲卖鞋是营销学中一个老极了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这里仍然请容许我再说一遍。
某企业意欲开拓非洲市场,委派甲乙两位行销人员到非洲考察。
甲君在非洲呆了几天,举目所见都是赤脚的非洲人。他颇为颓丧,原因是没有人穿鞋,意味著没有市场。于是他便向总公司汇报有关情况,同时订购机票回国。
而乙君到了非洲视察之后,发现大家都没有穿鞋子,市场潜能非常可观。他连夜致电总公司,催促加速生产,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甲乙两君同样考察非洲市场,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讯息。乙君以乐观的心境看到希望,在第一时间催促加速生产,以供应非洲市场。然而,业绩却一败涂地。
原来,非洲人世代以来都是赤脚的,他们没有穿鞋的习惯,也不懂得穿鞋,鞋子无法激起他们的感动;再加上长期赤脚的结果,脚趾左右张开,一般中国或亚洲设计的鞋子,都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乙君对市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这时候,该企业的营销员丙自告奋勇去开拓这个市场。
为了使鞋子能够在非洲畅销热卖,丙君进行深入的研发,掌握非洲人的脚型,量脚订制,让他们穿起鞋来感到舒适。
同时,丙君重视营销策略,以一种信仰的力量来突破非洲人不穿鞋的习惯,在重要的节日让人们看到自己的敬仰的名人、领袖穿着鞋子的姿态。
很快,这个市场被丙君一举攻克,销售业绩蒸蒸日上。
正如此前的全球金融市场,给所有的观察家、市场参与者留下的印象只是满目苍夷、百废不兴、无可救药。
可是,我们真的就不能从这千疮百孔的现实经济环境中找到百废待兴的机遇么?
百废不兴与百废待兴只是一字之差,可前者给人的是绝望,后者却同时隐含着希望的曙光,当然,具体到如何用药以及何时才能使患病的躯体逐步好转,仍然有待于丙君那样的细致者研究后缓图。
By 逍遥狂客 200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