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或变
(2009-03-12 12:34:56)
标签:
房产 |
分类: 投资 |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写房地产或者万科的文字了,因感觉想说的,大部分都已经说了,至多不过是未能细化罢了。
昨夜万群再次聊到这个话题,也疏懒于笔墨,稍作整理,直接贴上来算了,其实好多观点,此前的博文早已零星提及。
记得我多次谈到,万科该学习的对象是中海,而不是帕尔迪,万科的最大竞争对手同样是中海,而不会是保利之流,如今仍然坚持这个观点。
相对于中海的沉稳和低调,万科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实在是太高了。
从两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客户而言,中海的客户层次总体要略高于万科。当然这个并非仅以个别楼盘作表述,更多是以全部项目销售对象和定位来说。
因为历史的沿革,万科在许多年来,没有能力得到城市核心地段的土地,由此,即使是在土地市场公开招拍挂之后,也缺乏足够的底气对城市核心土地进行相对公允的估值,自然也就不具备与同业的竞拍底气了。
万科多年来的经验储备在于城市远郊,若论造镇策划,全中国或许是无出其右,但如以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项目开发,则远非其长,或者可以说万科所欠甚多。
万科只能是在土地成交清淡时候,从长计议、从容不迫地获得核心地段的开发项目。
由于远郊楼盘项目相对于宏观经济的波动更为敏感,对国计民生的政治压力也更大,同时也可能面对更多的经济适用房等项目的冲击。因此,万科从战略上逐步转移向以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为基础口号的高端项目发展是势在必然。
2008年的营收已经证明一切,习惯于远郊作战的万科,与城市战的中海,在主营收入倍数的情况下,盈利近乎等同,佐证了核心楼盘对楼价波动的相对平滑性。
但万科的未来固然将由中端客户挟品牌溢价向高端客户转型,但万科在高端项目开发的储备是极度欠缺的。
这些个欠缺的储备包括了土地、人才、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解决难度也如上述次序。
土地储备相对容易解决,人才可以直接向中海、世贸、仁恒等传统高端楼盘开放商挖,而企业文化的重塑则是最最困难的。
也许,有朋友会提及万科也有高端豪宅项目,可明眼人会注意到,除了远郊临景豪宅外,有几多市内核心高层豪宅项目?
这方面的改变或许要许多年之后才能逐步感受到,而去年我曾经在博文后提到想说的万科大企业病,或许已经身在局中了。
By 逍遥狂客 20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