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书志

(2009-02-02 21:42:12)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

熟悉我的朋友都非常清楚我对先秦人文的痴迷程度,即使是前些时候阅读《资治通鉴》,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置于先秦时期。

 

在我看来,在全世界范围,从来没有任何一次的人文盛世能够超过中国的先秦时代,即使是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也完全无法比肩其时。

 

先秦时期的中国,对人才的尊重几乎是划时代的,即使是搬移到现今的世界,放眼全球,也依然找不到有一个国度能有如此开明的人文环境。

 

彼时的百家争鸣,各执一说而成大家,不论礼、文、政、法、经、兵、医、工、农、水等皆成就了一代巨子,即使是非应时显学,也依然能凭一生所学而衣食无忧,绽放思想的火花。

 

不像现如今,执一技之长者,漠漠而不得志,蜂拥而向那吃财政饭的官吏独木桥,远时的那农、水、工等都能成就一世功业的环境早已不复存在。

 

在过去的数年中,几本《韩非》时刻伴我左右,车上、床头、书桌、办公室,墨底白字封面的《韩非》早已被我翻阅得破损几多。

 

从读书和思考的效率来说,或许早已不如更早前对《周易》的痴迷。当然,思考的深度、广度或许早已非那颗年轻的心灵所能探索。

 

韩非一生的坎坷和棱角,在这本书中崭露无疑,而在如今的混沌时代中的我,经过了早些年的颟顸,也已经学会了些许的圆滑,总会不经意地用看似无意的哈哈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满和窘迫。

 

春节前,就一直在思考将用哪一本书来替代这伴我多年的良师益友,昨日晚间在卓越下单购入四本《荀子》算是将本次思维运动做一个最终的注解。

 

《荀子》四本,将依然伴我床头、书桌、车上和办公室,质辩的源源思潮将随之涌动。

 

对手边书的选择,很多人也许是终究无法理解我,但对法治而后大治的崇仰或许是我精神中最闪耀的那颗明珠。

 

由《周易》而《韩非》,由《韩非》而《荀子》,我日益成长。

 

By 逍遥狂客 2009.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房事断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