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润回升取决于去库存化
(2009-01-13 14:18: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 |
素来为资本市场焦点的深发展(SZ.0001)昨日晚间公布巨额计提、核销后,2008年全年净利润将较上年减少77%的信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昔日中信杨青丽与国君伍永刚对深发展利用拨备做财务调节粉饰后的估值之争再次呈现眼前。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欠缴的钱,彼时不扣,迟早是要扣的,越积累,日后的炸弹就越大。
不出其料,深发展称,该行第四季度新增拨备约为56亿元,核销约94亿元,核销了全部损失类和可疑类的不良贷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级类贷款,绝大部分为2005年以前发放的历史不良贷款。
最后一句早已是点睛之笔,为何在2005年直至2008年3季度报表均为有计提?新桥、纽曼之流为巨额收益而做财务调节的阳谋如司马之心,昭昭烈烈。
纽曼连续数年为上市公司高管收入排行榜巨头,此财务调节给其高收入做了注解。
新桥入主,在深发展融资前不做任何平滑财务波动的计提,而一旦融资行权之后,便立即报表大变脸,如此无良,无出其右者,只是可怜了曾经只看每股税利的投资者们。
鱼肉广大投资者的顽主,虽然如此伎量在法规上无法对此惩戒,但投资者当敲起永远的警钟。
由此引爆今日沪深股市的下跌走势,在持续了多天的资金流入后,今日各路资金夺路而逃,即使是港股回暖也对沪深两市毫无刺激。
近日走访几家企业,在商品牛市时期囤积的原料库存,大致在春节前可以去库存化结束。
根据利润=售价-成本,当库存高成本原料饱满,而售价一路走低时,企业利润自然持续下滑;但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工业原料的价格下跌幅度远高于企业的产品售价下跌幅度,当库存代谢正常,较低的售价与更低的成本,或将带来利润率的些许回升。
由此,去库存化的速度,或许是我们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判断的一个最大要素。
By 逍遥狂客 20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