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认识”的巴菲特(一)

(2008-09-13 06:11:55)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

当今社会,拥有“悟”性的人们特别多。或许正是出于为了培养人们悟性的出发点,很多领导们崇尚简要而模棱两可的说辞,让下属去悟,并根据悟的结果去做事,做好了是领导们英明有术,做砸了是下属们领悟错了,不开窍。

 

对于巴菲特的说话,我们很多投资人和研究者也在悟,不断去悟,也因此造成了形形式式的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解读结果。

 

我也是草根俗人一个,免不了也会参悟一番,现如今不揣鄙陋,拿出来献予诸公阅丑。

 

首先说目前愈演愈烈的保险为王之风尚,很多解读者只以为拥有了不断增长的浮存金,就能重构一个伟大的帕克夏,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或许美国国际集团更有理由比帕克夏伟大了。

 

其实,巴菲特多次在在告股东书中谈到浮存金的问题:

 

“我们坚持有利可图的价格,而不去跟那些乐天派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一个不十分关注今年承保是否有利可图的保险机构,明年还会这么干。”

 

“浮存金固然不错,但前提是取得成本要够低,而其成本取决于核保的绩效,也就是损失与费用占保费收入的比例。”

 

“我们所做的是一般保险业者绝对无法复制的一种管理思惟,请大家看一下年报的首页,大家肯定没有看过有公司可以忍受营收连续十多年(1986年-1999年)持续下滑的经营模式,我必须强调,那种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并不是没有生意可做,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降点价格,马上就会有几十亿美金的保单上门,但NICO宁可维持利润也不愿与同业随波逐流,我们从来不弃客户于不顾,是客户主动离开我们。”

 

从以上摘录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巴菲特先生虽然对拥有高额的浮存金而兴奋,但前提是每一张承保的合约必须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只是为了大量的浮存金积累而付出高额的市场竞争成本,他晚上一定会失眠。

 

早年的帕克夏是一家纺织企业,巴菲特以为在自己及其他全美最好的管理团队的经营下,利润迅猛增长指日可待。然而残酷的现实打击了巴菲特,即使是哈撒韦曾经拥有全美最高的纺织品市场占有率,却仍然无法改变价格战下毛利进一步下滑的泥潭。

 

他举例说,“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你说购买的玉米产自何处并不重要,只要它是玉米,并且口味与玉米完全一直就可以了。因此玉米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正因为在纺织业中的挫败经历,巴菲特明了了行业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注定了只能陷入价格战泥潭的行业或者无法被其有效认识的行业将不可能成为其重点投资目标。

 

这就不仅仅只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能力圈的选择,在更广义的概念上应该排除那些无法拥有自己独特蓝海竞争力的,而不得不在激烈的红海中依赖成本制胜的行业中的公司。

 

By 逍遥狂客 2008-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又到中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