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与思考在股市的不同阶段的表现

(2008-08-26 15:37:49)
标签:

股票

在股市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绝大多数的朋友在股市潮起的沸腾时刻,捧了一大堆的投资书,奉若经典,每日孜孜求索,似乎股神能一日炼成;而到了股市潮退低迷时,则对投资的学问置诸脑后,不闻不问手中公司的任何动静,甚至是连业绩和分红与否都不清楚,将投资的损失完全推到政府、分析师、经纪人身上。

 

这面镜子里,应该有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的影子,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确实如此呢?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清醒,不管是潮起或是潮落时。

 

至于估值,那实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标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和股市起落的不同周期都会有或上或下的游弋,但一个公司的估值是否真的有必要在这个过程中上下波动吗?我们在经济景气时就不该了解到某个时间也会迎来必然性的不景气吗?至于股市的波动,那更是这个市场存在的常态。

 

也正如我此前提过的,很多人挂在嘴边念念有词的安全边际,这是一个怎样的判断名词?以5元的价格买入一个假设10元合理估值的目标算不算拥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不管我们安全边际的卖出逻辑是如何定义,或许是符合估值时卖出,或许是高于估值时卖出,那么假如由于整体股市的不景气影响而导致股价仅仅上扬到8元或者9元就开始回调,甚至跌到3元的亏损位置,如果仅仅只是从股票现价的标杆意义上评论,估值与安全边际的理论存在怎样的问题?

 

虽然我们大多数市场人士遵循的投资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也即在一定的时间中,价格的波动均值略等于价值区间。可我们必须知道价格波动的本身即代表着另外一个格格不入的无效市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价格总是不能正确反应价值。

 

即使是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我们仍然无法确定这个时间周期是以1年计算还是按照5年统计,完全有可能一个公司在长达3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总是在价值标尺之下波动,假设果然存在这样的确定性的价值标尺的话。

 

在刚刚过去的1年不到的时间内,中国沪深股市跌幅不可谓不惨烈,我们最常耳闻的就是这样的抱怨:“为什么我没有在别人都要买进时候的高点卖出这些股票呢?”

 

通常会有以下主观答案:

 

1、能在高点卖出纯属运气,这个赌场的价格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不利于投资者的。

2、公司未能提供给我们足够的关于分析判断公司价值和风险的完整而精确的信息。

3、我们所信赖的研究员、分析师是戴有色眼镜或者存在利益输送行为的。

4、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故意操纵公司股价以使其能从中获利。

5、国际、国内、行业的经济基本面产生了重要的变化,而我们未能及时判断到这一点而错失了卖出的良机。

6、以上因素都有。

 

很显然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长期关注一个公司的价值判断,这些答案或许都不会成为问题。

 

因为即使是很多投资人奉为神仙的巴菲特也常常提到很少关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整,即使是这个股神重仓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在我的《股权激励是否真的那么美好》这篇文章中也提到经历了腰斩和长达3年的萎靡。虽然可口可乐在绝大多数并不了解其价格波动的投资人来说,是个非周期性的好公司,值得长期投资和持有。

 

如今的股市不可谓不低迷,足以使许多曾经希望抱定价值投资的朋友们重新转投趋势投资的怀抱,或许早已有很多投资者已经意识到股市的下跌已经背离了可能的经济滑坡风险,但人们更愿意相信从趋势上这个股市还会跌不少。

 

同样是巴菲特的中石油投资案例,其曾经大举买入的中石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被套牢的,由于去年的石油飙升和中国式牛市的影响才使其获取高额利润,假设不存在这样的经济基础呢?这个案例是否又会被许多人奉为经典价格投机之作?

 

综上所述,我们很多的投资者只是在价格的波动中失去了自我的思考能力罢了,价格决定思维的模式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决定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判断。

 

By 逍遥狂客 2008-8-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