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招商银行永隆银行收购股票 |
分类: 投资 |
有网友留言让我谈谈对招行高价收购永隆银行(HK0096)的看法,这里我也只能说是以小人之心度高管之腹了。
随着招商银行公告挫败工商银行和澳新银行,以每股156.50港元的价格收购永隆银行53%的股权,从而获得该银行的控股权,历时两个多月的竞价案就此偃旗息鼓。
再此期间,永隆银行由3月13日第一个澄清公告日的收盘价83.8港元一路飙升至5月29日的147.4港元,短短两个月的累计升幅高达75.9%。
根据永隆银行披露的财报,招商银行的出价相当于2007年末的2.9倍PB,或2008年1季度的3.1倍PB,以其总股本2.32亿股计算,相当于永隆银行的市值为363.3亿港元。
另据公开信息显示,永隆银行现有分支机构42个,职工总数1600多人,在香港本地独立银行中排名第四,提供全系列银行服务支持。
此次收购将使招行直接获得香港的成熟银行网络,与永隆共享30万优质客户,以及引入永隆的产品服务经验。
永隆银行2005年底的资产总值为747亿港元,2006年末为850亿港元,2007年末资产总值为930亿港元,近两年的资产总值增长分别为13.79%、9.4%。
总资产增长能力相对于国内任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都可以说不是太出色。
永隆银行2007年实现净利润13.72亿港元,ROA(资产收益率)为1.54%,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1.5%,CR(流动比率)为46.8%,2007年底的资本充足比率为14.7%,坏账率为0.26%,拨备覆盖率由上年的92.5%上升至141.9%。
工行、中行、交行和建行四家大型银行2007年的ROA平均达到1.08%,招行以1.36%的ROA高居上市银行榜首,招行同时以25.34%的ROE居于上市银行前列。
从这些数据综合来看,永隆银行的经营相对稳健,2007年实现PE为6.12港元,市场预期2008年PE为5.65港元。
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招行本次收购都可以定义为高溢价收购,这是毫无疑问的,且永隆银行相对于招行的高速发展而言,将在磨合期内呈现了对招行本身增长的拖累作用,虽然将在磨合期后有助于迅速提升香港市场的零售银行地位。
香港本身财富金融化趋势很明显,在对银行业务的增量相对比较成熟,除非招行能迅速摆脱香港其他虎狼般竞争对手的围剿,否则盈利增长前景堪忧,我并未发现招行能在汇丰、恒生等对手面前能有明显突出的优势。
招行目前在国内零售银行业的领先优势,相对而言更因为其在国内的先发,而这个在香港已经失去了复制能力,更何况还有两家银行之间漫长而低效的磨合期。
相对于民生银行的业务版图扩张是因为需要而去拓展来说,招行此举总体来看或许会降低其投资评分。
当然,也许收购永隆银行能直接对目前招行正在着手进行的“中小企业创业上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有关。
招商银行副行长张光华日前提到,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是招商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如何将资本市场融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一直是招商银行重点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招商银行将整合各种债权融资、私募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协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
我们通过公开资料可以了解到,永隆除了全部银行业务之外,还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提供租购贷款、物业信讬、受讬代管、保险代理、经纪及顾问、期货证券经纪服务。
除了境内招行拥有自己体系内完整的金融服务平台外,香港永隆或许成为这个平台在大陆之外的又一个桥头堡。
若是在战略前景的层面看,也与招行传略转型的策略有关,即使是高溢价收购却能尽快打造其业务发展所必须的战舰。
当然,改革需要支付成本,公司和投资者愿意承受多大的代价以及多长的周期进行调整,或许是市场各方在未来将关注的焦点。
收购永隆银行全部股权所需资金逾360亿港元,除去172亿人民币的前期支付资金之外,按目前汇率情况,招行还需要预备近150亿人民币才能达成目标。
如果招行全部动用自有资金进行收购,必将触及8%资本充足率的政策红线,招行必须要进行融资。
目前招商局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共持有招行21.47%的股份,如果再次股权融资势必造成招商局股权的进一步摊薄,而招商局持股比例若低于20%将无法再合并报表,因此向股市公开增发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是股权增发也会有大股东同时参与配售。
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债权融资了,从各种因素考虑,发行次级债的可能性又绝对高于分离债。
个中曲折,我能理解的已经言尽,是非对错,还请我的朋友们自己判断。
By 逍遥狂客 2008-6-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