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 |
最早的时候炒股,市场中人们只看着股价和买卖交易量,这是最朴素的直观数据。
也就是说,买的人越多,盯着的人也越多,股价的上涨也就越多,典型的马太效应。
接着,一些聪明人意识到了供求关系,琢磨起公司的股票供应量,也就是说流通量的多少,此时的小盘股极为吃香。
随着,一部分人又意识到,如果小盘股能有高送配,价格一下子降下来,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这时候,神州大地各路诸侯已经发展起来了,一般而言,对本地上市公司的各种内幕信息和联合炒作更为有利,于是公司的注册地大行其道,此时的“本地股”由来就因为沪深的金融机构先发。
于是各大金融机构开始学着向散户讲股市,一个好故事成就股价表现大行其道。
坐庄行为在这个阶段也到达了最为辉煌的顶点。
投资者们在不断捕捉机构大户坐庄消息的传闻时,开始关注每股税后利润的多少。
紧接着,公司的简报数据、业绩预告也被视为投资高手的功课。
再接着,就是近几年的那些投资故事了,行业、周期、公司、产品、价格的研究登堂入室。
在上面那一根根路线图上,如果你不能提前于市场先期把握,将被市场无情淘汰。
其实股市最终研究的必然是人,股价交易行为人和产品交易行为人。
所以,研究人是股市研究的终极目标,不管是股市投资者还是公司管理人及客户等。
By 逍遥狂客 2008-5-4